张帆、程欣
浙江省政协委员孔令立。人民网 程欣摄
衢州是“南孔圣地,东南阙里”,也是“东南四贤”朱熹、吕祖谦、张栻、王阳明的重要讲学地和思想传播地。因独特的地理交通优势及人文积淀,儒学由衢州向外延伸和拓展,形成了东南儒学文脉。学术界也将以衢州为中心,涵盖浙江、江西、湖南、安徽、福建五省在内的“Y”字形的儒家文化传承发展大通道称为“中国东南儒学走廊”。
在今年浙江省两会上,浙江省政协委员,衢州市柯城区政协副主席、衢州孔氏南宗家庙管理委员会主任孔令立带来“立足南孔文化 打造中国东南儒学走廊”的提案。他指出,目前,打造“中国东南儒学走廊”仅停留在学术理论层面,相关研究并未实质性规划实施,缺乏一批全域性、综合性、系列性的成果。同时,儒学尽管内容体系十分丰富,但思想上学派众多,学术、学理和影响力等存在差异,经济上各地区环境条件、历史资源禀赋不同,导致保护、传承、利用、开发和发展上存在“各自为政”“画地为牢”的现象,缺乏综合协调机制推进全域“一盘棋”,缺少顶层设计、规划纲要、平台载体。
他建议,以浙、赣、闽、皖、湘五省为第一梯队,衢州、金华、杭州、上饶、九江、抚州、长沙、南平、泉州、黄山等城市为重点规划实施区域,将全面打造东南儒学走廊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同时,争取明确衢州为东南儒学走廊的核心区域,构建东南儒学论坛轮值承办机制。此外,承办城市要按照国家规划和本省儒学文化特征,出台相关政策,配套财政资金,推进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加大文化创意和业态布局,打造高质量文化论坛。
孔令立认为,应构建省际文化共富共有共享大平台,加强省域之间、城际之间在思想、人文、社科、经济、文化、教育及遗存保护等方面的交流、研讨、合作,重点围绕东南儒学文化中“学术、施政、流派、人物、文庙、盛会、书院、文化、艺术、儒商、遗存(文物)、文献、祭祀”等十三个方面开展保护、研究、利用和开发。“各地应加快区域儒学文化的挖掘、提炼和转化利用,重塑文化形象、构建文化特色品牌。”孔令立说。
“学术成果的高质量转化也是重点。”孔令立建议,重点围绕“学理、学术、学派、学院(书院)、学庙(文庙和家庙)、学政(教育)、学会(历史盛会)、学路(游径)、学子(主要包括鸿儒巨匠)、学商(儒商)”“十个学”开展历史文化研究,全面梳理东南儒学“经世致用、求真务实”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实践。同时,邀请全国名家聚焦南孔文化及东南儒学发展成就,征编出版一批蕴含深厚哲理、具有鲜明标识、符合新时代特征的历史文化丛书。此外,还可推进故事创设、文学创作和影视化改编,打造系列影视、戏剧、短视频、实景剧等作品,举办研究论文、宣讲、微电影等大赛活动,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通过多种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东南儒学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最后,应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学术交流,推进国际传播体系建设,助力拓展“国际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