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政委,你这是什么意思?我打赢仗了,你还给我降职,我得罪你了吗?”

“胡司令,你先喝口水,冷静一下,听我跟你细说这中间的来龙去脉。”

“好,那你跟我好好说说,我就不信有打赢了仗还降职这回事!”

说完这句话,胡奇才气冲冲地在南满军区指挥部的政委办公室坐了下来,看着陈云的脸,期待他给出一个合理的答复。

这一幕发生在1947年的秋天,此时正值辽沈战役进行到关键的时刻,那么为什么组织上会一反常态地做出给打赢了仗的胡奇才降职的决定呢?



这还要从胡奇才之前的经历开始说起。

作为四野的一员悍将,胡奇才在整个东北的战局中一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管是司令员林彪,亦或是政委罗荣桓,都对胡奇才非常看重,所以在1946年的时候,胡奇才就被调到四野的四纵,做了司令员。

而这个时候,正值杜聿明率领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去进攻南满地区的解放区。而身为四纵司令的胡奇才,自然也肩负起了守备整个南满解放区的重任,他不仅要将解放区的成果巩固住,而且还要打破杜聿明对于四野的威胁。

面对这种严峻的情况,胡奇才在跟四纵的政委彭嘉庆商量后,决定先将杜聿明大军中由悍将李正谊所率领的25师想办法击破,这样能够很好遏制住杜聿明大军的嚣张气焰,同样也是兵法中所谓“拔得头筹”的关键所在。

于是,在经过了跟四纵参谋部数天不眠不休的商议后,胡奇才最终决定在新开岭一带对李正谊的25师进行伏击。

之所以选择新开岭一带,也是颇有深意的,因为这一带地区多崇山峻岭。四纵的战士藏身于山麓之中,借助密林来进行掩护,是很难被发现的,无形中也提供了一重保障。



这场伏击的结果也是非常成功的,李正谊所率领的25师几乎被全歼,四纵取得了非常重大的胜利和战果,为这次对垒杜聿明的进攻打响了当头一炮,同时也让胡奇才颇为自得。

胡奇才本来以为自己凭借这次战功,可以在职务上“更上一层楼”,可没想到过了没多久,组织上就下发了电文,在内容上,确实是将四纵和他本人表扬了一番。

可在职务上,胡奇才反而被降为了四纵的副司令员,这种“峰回路转”,确实让胡奇才确实没有想到,也同时让胡奇才感到愤慨。

于是就出现了故事开头的那一幕,胡奇才专门来到了南满军区指挥部的政委办公室,质问负责职务升迁工作的陈云,为什么自己打胜了仗,反而职务被降了,是不是自己什么地方得罪了陈云?

陈云面对胡奇才的质问,并没有任何不满,而是对胡奇才耐心解释起了组织上之所以这么做的用意。原来在四纵刚刚成立的时候,四纵的总司令是吴克华,可以说四纵的架构就是吴克华一手搭建起来的。

可是后来因为现实情况的需要,吴克华被调到了其他地区工作。



但到了1947年的这个节骨眼儿上,组织上又将吴克华调回了四纵,作为四纵的老司令员,既然让让吴克华重新回来,那么他担任副司令显然是不合适的,于是就只能让胡奇才降一降,担任副司令,而让吴克华恢复到原来的司令员位置。

这一切其实都是组织上为了大的形势考虑而做的安排。而了解了组织上的安排以及考量之后,胡奇才也接受了组织上的建议,毕竟身为一个革命军人,本身就应该有为了革命牺牲和接受安排的觉悟。

在之后的战斗中,胡奇才也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不满,而跟吴克华产生什么矛盾,两个人反而是亲密无间地合作了起来。在随后整个辽沈战役中最为重要的塔山阻击战里,胡奇才也发挥了自己出色的军事才能。

在战前,胡奇才曾经前往塔山地区侦查过当地的地形,发现在几个关键的地方并没有布置相应的火力,也没有安排上足够的防御工事,于是胡奇才便向组织上建议,火速将这几个地方进行一些防御工事的修筑。

后来塔山阻击战真正开始后,胡奇才的这个远见,也被证明是相当有效的,正是因为在几个关键部位安排了足够的火力,塔山阻击战最终才没有出现问题,而塔山的胜利,也为整个辽沈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胜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