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如何进行温暖有爱的亲子沟通?家长又如何自我调适?……寒假临近,家长却心事重重:既怕孩子假期放得太松,又怕压得太紧。为此,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近日组织了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医学等领域的十位资深咨询师,一对一解忧答惑,帮助家长寻找育儿良方。
“假期往往是增进亲子关系的好契机,但是家长容易被学业焦虑裹挟。”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陈小文说,他在咨询会现场发现,不少家长从咨询寒假生活变成了“寒假报什么班”。“家长首先需要对学习结果保持理性期待,才能让孩子更自如地应对假期的来临,找寻适合自己的兴趣特长。”
不要一味指责“不努力”
学习问题,仍然是家长关注的首要问题。一位五年级孩子的爸爸有点苦恼:“孩子刚来到新环境,成绩跟不上怎么办?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一些家长有点头疼:“孩子的做作业总是拖拖拉拉怎么办?”更多的家长坐下来就问:“希望孩子爱上学习,远离电子游戏,并合理规划寒假学习生活。”
咨询师们一致建议,家长需要找准原因具体分析。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张丽老师建议: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家长们应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理解孩子的情绪、给予孩子适当的情绪支持和鼓励。“孩子学习内驱力不足,很可能是因为孩子缺乏学习自信和成就感,与其一味指责批评,不如思考如何鼓励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孩子学习习惯不好,一是需要与孩子商讨制定规则,并坚持执行;二是需要家长做好榜样示范,如少看手机多看书等;孩子作业拖拉,与习惯有关,也可能与专注力有关,还有可能存在畏难情绪等。家长与其一味指责孩子不努力,更需要看看孩子在学习上需要怎样的帮助。”
与此同时,专家们也建议,必要时还需要借助医教结合,共同助力孩子身心健康。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胡海萍医生说,家长们会因为孩子被诊断为多动症或抽动症而不知所措。“首先,家长要调整好心态,不要讳疾忌医,科学客观看待孩子的状况;其次,必要的药物治疗还是需要的,客观认识药物的作用,遵医嘱服药,并保持定期跟进就医;最后,请家长尽量为孩子提供平和宽松的氛围,保持耐心,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些都有助于缓解孩子症状。”
二胎家庭做好爱的平衡
随着生育政策放开,二胎家庭逐渐增加。记者在现场发现,二胎家庭往往要面对争宠的烦恼。二年级的萌萌是家里的老二,家中哥哥是一名5年级的小学生。萌萌妈妈说:“兄妹俩都要争宠,都要黏着妈妈,动不动还会争执起来,真是一团乱麻。”
张丽说,在父母面前,孩子始终是孩子,尤其是未成年前,哪怕有了弟弟妹妹,哥哥姐姐也会希望获得同样的关注。“所以二胎家庭里,父母更要关注大娃的感受,尽量抽时间跟老大保持交流谈心,不要勉强老大谦让老二,也不要总表扬其中一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表扬鼓励,公平处理两个孩子间的矛盾。”
而青春期孩子的家长们则面临着学业外的烦恼。中学生家长感叹,青春期的孩子特别难相处,动不动就闹情绪,家长都不敢轻易讲话,亲子沟通不畅。 “不要和青春期孩子较劲,他的许多情绪问题未必是他的有意对抗,很可能是因为他生理发育所导致的。青春期的孩子大脑边缘系统发达,情绪易冲动,而大脑前额叶发育不成熟,控制情绪的能力又很有限,所以孩子有可能无法做到完美的情绪自控。家长需要多了解青春期的知识,对孩子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和互动沟通,帮助孩子度过青春期。”
家长自身保持稳定情绪
假期一到,一些家长表示,焦虑并没有得到太多缓解,一看到孩子学习状态不好或者房间乱糟糟,就觉得心里很烦躁,忍不住冲孩子吼。“情绪难以自控的背后,往往与个人的观念、心态、习惯以及成长经历等诸多因素有关。”陈小文说,家长首先需要对学习结果保持理性期待,其次,需要科学客观地看待孩子在学习、生活中的言行,比如,孩子学习状态不好未必就是不努力,多关注其状态背后的情绪压力和心理需求。
陈小文建议,一方面,家长尽量减少情绪失控的次数,必要时也要为自己的失控向孩子道歉,另一方面,家长也需要积极寻求并运用舒缓情绪的方式,比如,觉察到情绪要失控时,可以暂时离开孩子的视线,各自冷静;养成运动习惯,有助于保持身心愉悦;不要熬夜,不刷手机,有助于稳定情绪等。“家长也要学会自洽,情绪失控往往难以避免,这时候家长也无须过度自责。”
栏目编辑:郜阳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