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其实很有趣儿——正说西夏史系列连载NO.69 初次较量

宋政和四年(西夏贞观十三年,1114)十月,战争开始。

前面提过,当小梁太后与宋朝大动干戈的时候,宋朝一边打仗,一边对西夏大小官员进行诱降,西夏有个叫李讹移(左有口旁)的首领就是在此时投奔宋朝的,宋朝授他为环州定远城大首领。不知是宋朝待遇不好,还是思念故国,此时的李讹移(左有口旁)打算回西夏了,他给西夏统军梁哆夌(左有口旁)写了封信,说他在宋朝待了十几年,发现每到春天的时候宋军去年储备的粮食就已告竭,而当年的庄稼此时又未成熟,所以宋军每年到了那个时候都会青黄不接,吃不饱饭,面黄肌瘦,毫无战斗力,如果梁哆夌(左有口旁)能抓住时机直捣定远城,肯定会轻易攻下,定远城一拿下,周围的十几座城池也就不足为虑了。他还表示,自己这么多年攒了很多粮食,西夏大军若来,粮食尽管吃,想吃多少有多少。

梁哆夌(左有口旁)心动了,别说攻下十几个城池了,只要能攻下定远城,帮助李讹移(左有口旁)回归,那就是大功一件,到时候皇帝估计要好好奖赏一下自己。他亲率部下万人去围攻定远城,顺便迎接李讹移(左有口旁)归夏。

李讹移(左有口旁)太天真了,宋朝怎么会对他们这些投降过来的人没有任何防备呢?早在他把那封信发出去后,宋朝方面就得到了情报,宋陕西转运副使任谅先派人日夜不停地把李讹移(左有口旁)十几年积攒的粮食偷偷转移到了别处。夏军前来围攻定远城,结果由于粮食早被宋军搬空,后勤无法跟上,只好被迫撤退,只接回了李讹移(左有口旁)所部一万余人。

消息传到汴京,宋徽宗大喜,正愁找不到借口打你呢,你居然自己找上门来,好,就借此机会一举解决掉你!他当即命童贯为陕西、河东、河西经略使,率兵攻伐西夏。

我们先来说说童贯这个人。世所共知,童贯是个宦官,有人考证,童贯作为一个宦官,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多个记录:历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宦官、获得爵位最高的宦官、第一个出任使臣的宦官。



影视剧里的童贯形象

童贯,字道夫,开封人,他原本出自于自己的宦官前辈李宪门下,由于善于拍马屁,他被宋徽宗任命为供奉官,专门负责在南方搜集花石纲。由于他工作得力(善于搜刮),业绩突出,还帮助蔡京在政治失意时再次入朝为相,蔡京便推荐他去带兵。童贯估计是深得李宪的用兵精髓,刚开始带兵就立有大功,此次宋徽宗决意对西夏用兵,便推荐他为主帅。

这里插播一条广告,就在童贯磨刀霍霍,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宋政和五年、辽天庆五年、西夏雍宁元年(1115)一月,女真统领完颜阿古打在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称帝建国,国号大金,完颜阿古打即为金太祖。

这是一件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事,至少影响了一百多年。

阿骨打暂时还不会成什么气候,我们就先让他闹腾吧,现在还是好好看看夏宋之间这场大战的发展情况。

童公公的计划是这样的,熙河经略使刘法率军十五万出湟州,秦凤经略使刘仲武率军五万出会州,两路大军行军路线不同,但目的是一致的——打通通往灵州的道路。童公公自己则坐镇兰州,随时准备增援。

很明显,这两路大军中刘仲武只是配角,最多也就起个牵制夏军的作用,真正的主角是刘法。那么,刘法是个怎样的人呢?童贯如何敢如此放心地把十五万大军交给他呢?

刘法,出生年月不详,籍贯不详,家世不详,履历不详。

说来惭愧,我曾经仔细寻找过关于刘法的资料,结果就找到了以上几个不详,因为史书中关于刘法的资料实在是太少了,这位当时名震全国,连西夏人都害怕的名将,《宋史》里居然没有他的传,实在是相当怪异。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此前刘法战功颇多,所以这次童公公才任他为主帅,把攻伐西夏这样的重任交给了他。

刘法率军进至古骨龙(今青海省乐都县北),遇到了前来迎战的察哥。

由于事发仓促,来不及调集更多的军队,所以此时的察哥手下只有几万人。

十五万对几万,双方实力相差好几个档次,战争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悬念,宋军在刘法的指挥下大胜,斩杀夏军三千多人,察哥被迫撤退。



这是察哥与他后来的老对手刘法的第一次较量,虽说双方数量差距巨大,打了败仗也怪不得他,但察哥仍然狠狠地责怪了自己,并从心底里记住了刘法这个名字。

宋军这次虽然声势浩大,大有一鼓作气灭掉西夏的架势,但是童公公吸取了元丰伐夏的教训,决定步步为营,一口一口地吃掉西夏。所以刘法击退夏军后,并未乘胜追击,而是在此修筑了一座名叫震武的城池,派兵戍守,自己则率主力撤回。

一支能克制自己欲望的军队是可怕的,西夏真正的危机到来了。

刘仲武和刘法虽然都姓刘,但是很明显,两人的水平差距很大。刘仲武率军进到清水河,遭到了夏军的阻击,他奋战多日仍然无法前进一步,只好也筑城退回。

第一阶段的战事就此结束。

几个月后,童贯展开了第二阶段的攻势。他命刘仲武、王厚会合泾原、鄜延、环庆、秦凤四路兵马,进攻西夏的藏底河城。乾顺针锋相对,派兵前去救援。

这一次,刘仲武、王厚虽然作战很尽力,但无奈水平相对有限,宋军以惨败收场,损失接近半数,秦凤路一支部队上万人,居然全军覆没。之后夏军挟大胜之余威,突破萧关,大掠而还。

宋军已经很长时间没有遭到如此惨败了,童公公接到战报,气得暴跳如雷,大骂刘仲武和王厚是水货。

童公公所谓盛怒,估计只有三分钟,因为当王厚在第一时间送来大量钱财后,童公公便很“大度”地表示不追究王厚的责任了,他还向王厚保证,绝不把此事报告给朝廷。

对于童公公,我表示很无语。

宋军吃了败仗,童公公自然不能就这么算了。宋政和六年(西夏雍宁二年,1116)二月,童贯命刘法和刘仲武会合熙河、秦凤两路兵马十万,进攻西夏的仁多泉城(今青海省门源县东南)。西夏守将派人求救,乾顺急忙命察哥率军增援。

出人意料的是,察哥率军走到半路,却止步不前了。

对方人多势众,主将又是刘法,这不得不让察哥好好考虑一下。察哥自认为面对刘法,他没有必胜的把握,为了不让手下将士的生命白白丧失,他忍痛停止了行军。仁多泉城能不能守得住,就看天命吧。

援军久久不来,仁多泉城中的夏军只有死守了,他们凭借坚定的信念苦苦支撑,给宋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甚至还用炮击伤了宋将何灌。宋军一连拼命攻城一个多月,还是无法前进一步。



虽说大量杀伤了宋军,成功保住了仁多泉城,但这只是暂时的,在经过了长久的艰苦作战后,夏军的损失也很巨大,没有援军,仁多泉城的被破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夏军选择了投降。

刘法接受了夏军的投降,率领宋军进入城中,之后,他下了一道命令——屠城。城里三千多西夏人,被屠戮殆尽。

古语有云:杀详不祥,人家既然都投降了,你还非要赶尽杀绝,心态实在很有问题。而刘法干的是比杀降更无耻的屠城,真不知道此时他脑子里是否都是糨糊。

乾顺这次是真的气愤了:一直以礼仪之邦、仁义之国自居的宋朝,居然干起了这种下三滥的事情,岂有此理!你既然不仁,那就休怪我不义了!他召集全国兵力,对宋泾原路方向的靖夏城展开了猛攻。夏军先派数万骑兵绕城狂奔,扬起大量烟尘,靖夏城的能见度迅速降低,宋军士兵甚至连身边的战友也看不见。

这正是夏军所要达到的目的,他们趁此机会偷偷挖地道进入城中,将城攻陷,随后,夏军展开报复行动,将城里的宋兵尽数屠杀。

封建时代的史学家以程朱理学治史,强调正统观念,对西夏这种偏居一隅的少数民族政权向来抱有敌视的态度,总是爱用有色眼镜看待。这一次,几乎所有的封建史学家都保持了沉默,没有对西夏这一行为展开批判,甚至有人难得一见地提出了比较客观公正的观点:“非夏之跋扈,实宋之自取也”。

西夏虽然报了仇,但自身的被动局面并没有什么大的改观。此后宋军连战连捷,连之前吃了大亏的藏底河城也被宋将种师道(即《水浒传》中的“小种经略相公”,种谔之子)率军十万攻克。宋军在新占据的地方大肆修城筑寨,西夏的地盘只能越来越缩水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