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节渐近,置办年货成为扶余市弓棚子镇家家户户的“头等大事”,而赶大集也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月6日,大集如期而至,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早早结伴而来。踏入大集,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许。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交织成一曲热烈的市井乐章:“新鲜的鱼嘞,活蹦乱跳的鲢鱼、胖头鱼!”“大棉鞋,绒厚底软,防滑保暖,便宜卖咯!”
集市上,年货琳琅满目。从日常所需的冻货、糖果、干果、服饰,到节日特供的春联、福字、年画,应有尽有。活鱼欢快扑腾,肉类香气四溢,炸串滋滋作响,烤地瓜甜香扑鼻,各类货品令人目不暇接。
肉类区是大集的热门区域,新鲜的猪、牛、羊肉及冻鸡、冻鹅、冻鱼等,皆是乡亲们的心头好。买得多还有团购价,商贩们一边忙着精打细算拉主顾,一边与乡亲们热络地聊天。在一来一往的交流中,浓浓的温情不断升温传递。
在集市一角,老式手摇补鞋机旁,几位乡亲围坐唠家常,等待修鞋。修鞋师傅感慨:“现在修鞋的人少了,不过每逢集市出来摆个摊,不为多挣钱,就想给大家行个方便。”这小小的角落,充满着邻里间的温情。
时代变迁,乡村集市也在不断变化。弓棚子镇大集不仅传承着乡土文化,承载着乡亲们的乡愁记忆,更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这里,人们既能品尝地道的东北美食,购买极具特色的土产,深度体验东北风情,又能感受到城乡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
弓棚子镇组织委员刘禹彤告诉记者,弓棚子镇集市至今已有20年历史,每个月的6号、16号、26号出集,一共三次。老百姓认为6意味着“顺”的意思,所以选定逢6出集。镇政府本着活跃商户经济,促进发展,将各村、镇商户聚集在镇内两条主街。现在临近年根儿,农民都已经开始购买年货,欢欢喜喜过大年。
近年来,弓棚子镇积极发展花生特色富民产业,农村生活日新月异。农民对文化生活的追求日益高涨,赶大集不再只是单纯购物,更成为大家享受生活、感受传统文化的重要契机。
弓棚子镇村民杨春雨说:“这大集以前人没这么多,东西也没这么全,现在啥都有,实实在在满足了咱老百姓的需求。”大集为乡亲们带来满满的幸福感,也让归乡游子寻回那份浓浓的乡情,为乡村振兴注入温暖而强大的力量。这充满烟火气的乡村集市,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蛇年的到来,也描绘着乡村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毕玮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