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文化底蕴深厚,几千年来,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杰出人物,演绎了一场又一场历史典故,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文化符号,被称为“中国牡丹之都”“戏曲之乡”“书画之乡”“武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文化品牌塑成工程”,为下步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
文艺创作“走深走实”
我市深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牡丹文化、农耕文化等研究阐发,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文艺作品创作丰富,策划《家有喜事》《小镇牛事》等创作项目,复排《窦娥冤》《抬花轿》等传统经典剧目,10余个新创剧目被搬上舞台,36件作品入选2024山东省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精品剧目展演季。
围绕打造“菏泽有戏”品牌,开展“百团千场”戏曲巡回演出季活动,展示“戏曲之乡”文化魅力。新创群文作品35件,3件作品入选全省群众艺术优秀作品名单,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一。
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效能,全市16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三级站以上标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水平持续提升,巨野县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馆,填补了菏泽市没有国家一级博物馆的空白。文旅产业发展质效获得新提升,品牌创树成效显著,文化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非遗文化“活态发展”
随着2024世界牡丹大会和第33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单县第六届全域旅游文化节、曹县第二届汉服文化节相继举办,我市在文旅资源开发、品牌创建、文艺作品创作展演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
在这些活动中,我市独特的“非遗文化”展现出强大的活力,为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为推动非遗融入当代生活,让更多人共享非遗成果,我市探索非遗“活态”传承路径,编印《菏泽市非遗资源地图》《菏泽市非遗打卡地图》及各县区非遗地图,方便了非遗爱好者、广大市民查阅、参观非遗文化。
日前,山东琴书进课堂传承教学实践案例(菏泽市艺术研究所)和山东古筝乐进校园创新实践案例、牡丹传说IP数字化传承与创新实践案例(菏泽学院)入选优秀实践案例名单,为我市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为扎实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切实摸清底数、夯实文保工作基础。我市持续推进定陶王墓地(王陵)文物保护、曹州老城考古等重点项目,加快山东大学菏泽考古教学与科研基地建设,提升学术研究能力。积极推动非遗资源记录数字化,实施传统工艺振兴工程、手造工程,持续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制作“文物带你游菏泽”系列短视频,开展公众考古、文物知识普及、文物保护宣传系列活动,让出土文物“活”起来。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开展非遗展演、体验、传习活动,推动文化遗产融入旅游、融入百姓生产生活。
文旅融合“有质有效”
在巨野县,镇镇有画院,村村有画室,学画有人教、卖画有渠道,群众收入稳步提高。在曹县,汉服乘国潮风而起,汉服产业逐年壮大,汉服从业者近十万人,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品牌孵化体系。在郓城水浒好汉城,听水浒故事,体验非遗文化。在东明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看成群的白鹭在水面嬉戏。在单县,跟随单县湖西革命历史纪念馆讲解员,追寻先辈足迹,接受革命精神洗礼。
我市深入挖掘菏泽文化内涵,突出特色,注重品质,高标准策划打造有文化影响力、旅游吸引力、产业竞争力的文旅项目。
强化项目储备,我市新储备水浒旅游及武术文化综合提升,党集古镇、白虎山萌宠部落等优质项目19个,投资总额109.5亿元。10个项目在2024菏泽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签约,总投资近32亿元。加强在建推进,全市有在建重点文旅项目16个,总投资129.02亿元,已完成投资34.3亿元。强化科技、创意、艺术赋能,注重沉浸式场景打造,开发一批有内涵、有温度、有品质的项目和产品。
持续培育文旅新业态,以文化旅游融合为契机,深入实施“文旅+”工程,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8家,省级非遗旅游体验基地2家,省级研学基地10家,培育市级以上工业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游基地77家。持续壮大特色文化产业,会同各县区立足资源禀赋,搭建研发设计、生产制作、销售推介服务平台,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扶持小微企业茁壮成长,形成了牡丹系列文创和旅游商品、巨野书画、曹县木草柳工艺品、曹县汉服、鄄城鲁锦、东明粮画等特色文化产业集群10余个,年产值超200亿元。
下一步,我市将以建设世界牡丹文化旅游核心区、水浒文化旅游目的地、国家黄河文化旅游带重要节点城市等目标为引领,优化完善“一个文化旅游核心区、两条精品文化旅游带、七大文化旅游集群片区”的空间布局体系,立足“黄河、牡丹、红色、水浒、非遗、祖源”六大品牌文化资源,加强项目建设,提升景区品质,完善旅游要素,做优文旅服务,做强品牌推介,实现文旅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服务创新,持续提升“牡丹之都 花样菏泽”旅游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菏泽日报 文/记者 毛慎沛 图/记者 李保珠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