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上午,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新鲜出炉,报告明确提出,今年北京将全面推进花园城市建设,其中包括“共建社区微花园50个,让绿色成为城市最动人的底色”。

微花园,顾名思义,就是楼边院角的迷你小花园。它比口袋公园还要小,最小的只有几十平方米,最大的也不过百余平方米。2024年,北京首次启动微花园建设活动,当年建成的30个社区微花园,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楼下“绿色会客厅”。共建社区微花园首次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凸显了北京市委、市政府对该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具有积极的导向意义。

跟传统公园不同,社区微花园利用的大多是边角地、闲置空间和低效斑秃绿地,并且从选址设计,到营建和维护,全程都有居民的参与。实践表明,因为广大居民积极献言建策,共同出力,使得一个个小微空间被改造利用后,实现了社区“颜值”“气质”双提升,不仅为居民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与温馨,而且在“润物细无声”中提升了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这在北京共建社区微花园的实践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东城区北新桥街道草园胡同微花园结合了社区彩绘墙面,利用废旧物资,形成了3D立体的微花园景观;又如,东城区东直门街道胡家园社区微花园结合社区内车库屋顶,建设了一处屋顶微花园,打造一个美丽、绿色、充满生机、共享共治的公共空间,等等。一个个社区微花园既增绿又实用,而且新意十足。

值得一提的是,相关社区在微花园建设中,主动探索护绿新机制和长效管理新模式。比如,石景山区八角街道的公园北社区微花园建成后,成立了由社区志愿者组成护花小分队,每天巡视花园,拔草、施肥、修剪残花,每周还要浇水三次。几个月过去了,不仅花园被打理得漂亮齐整,也悄然拉近了邻里间的距离,营造了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

总体来看,建设社区微花园,可谓小投入、大收益,一举多得、硕果累累,建得很养眼也很暖心。

一枝一叶总关情。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提出“共建社区微花园50个”,小切口蕴含民生“大情怀”,体现了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坚定决心,彰显了在积跬步中善作善成的治理理念,令人鼓舞,给人启发。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各地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按时序进度扎实推进社区微花园建设。要积极探索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建立完善居民群众参与机制,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使微花园建设既贴近社区实际,又契合大多数居民群众的期待愿望。

共建社区微花园,还需建立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坚持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建设成果,及时表彰先进,总结推广经验,激发各社区共建微花园的内生动力,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在扮靓社区环境的同时,激发社区活力,激活居民群众力量,提升社区凝聚力,增强居民归属感,推动基层治理不断走深走实。

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皆根基。从建好每一个社区微花园做起,上下联动,群众积极参与,凝心聚力推进花园城市建设,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定能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让城市更宜居宜业,让人民生活更幸福更美好。

文/杨维立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