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魔鬼”

1945年的秋天,因病休养多日的林彪复出,在东北地区与国军部队正式打响了东北争夺战

蒋介石知道他的厉害,接连派出熊式辉、陈诚、廖耀辉等国军名将与之作战,但是竟然没有一个人是林彪的对手。



林彪

到1948年11月,林彪率领部队入关,在罗荣桓聂荣臻等人的协助下,以3万9千人的伤亡代价,成功地取得了消灭和改变敌军52万人的重大胜利,自此,国军在华北这片大地上彻底失去了与解放军作战的能力。

据说蒋介石被气得够呛,在辽沈决战前召集将领开会时,不断地表示自己作为黄埔军校的校长,却没有在林彪在校时多关注他一点,竟然失去了这样的一个名将,感到十分痛心。

对于有着“战神”之名的林彪,蒋介石最后的评价却是:“真是个战争的魔鬼。”

那么,作为蒋介石口中的“战争的魔鬼”,真实生活中的林彪又是什么样的人呢?

不起眼的书生

可能是因为长年身体状况欠佳,林彪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养成了沉默寡言,非常内向淡漠的性格。认识林彪的人,后来回忆他时,对他的描述几乎都是一样:不苟言笑,城府颇深。

早在1924年,当时林彪还只是黄埔军校第四期的一个普通学生。据在那个时间段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的聂荣臻回忆,他跟林彪就是在黄埔军校时期认识的。在校读书期间,林彪有些怯弱怕生。他的同学虽然都还没有毕业,却对校外的政治非常关注,整天与人聚在一起相互讨论。



聂荣臻

而林彪却正好相反,他在学习方面表现得比较平庸,对政治事件也不太感冒,整个人像是个不大显眼却特立独行的文弱书生。但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样的一个不起眼的书生,却在1925年给蒋介石留下了一个令他终生难忘的印象。

在这一年,因为汪精卫的搞事而心情很不痛快的蒋介石,为了转移注意力,顺便散散心,临时决定到黄埔军校转一转。蒋介石想的是去学校里看到那些优秀的后生人才,说不定自己的心情就能有所好转了。他没有惊动任何人,随便挑了一个正在上课的教室,便走进去旁听。



黄埔军校时期的林彪

只是让蒋介石十分失望的是,接下来上台的学生当中,虽然有不少人讲得头头是道,颇有道理,但是分析的具体内容全都是老生常谈,没有新意。蒋介石连着听了几个人的分析便有些昏昏欲睡,就在他考虑着不如干脆离开,不要浪费时间的时候,一个看起来颇为文弱的学生走上了讲台,随手拿起一根粉笔,接着就在黑板上涂画起来。

蒋介石定睛一看,发现这个学生画的竟然是惠州攻坚战时的地形图,不仅如此,他还尽可能详细地将蒋介石与对手当时的排兵布阵也标了出来,整个画面看起来一目了然,简洁又干净。在标画的同时,这个学生也开始了自己的讲解,不仅句句都切中了作战部署的重点,还从几个新角度诠释了这场战役。

没有人比蒋介石本人更了解这场作战,也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这个学生讲解的内容有多独到。如果课下没有花时间努力钻研,是不可能做到这种程度的。蒋介石顿时对这个学生产生了兴趣。



蒋介石

这个学生当然就是年轻的林彪了。正如后来聂荣臻回忆的那般,在黄埔军校读书期间并不是惹眼的学生,蒋介石看到他,又问到了他的名字,却怎么想不起来他之前有过什么引人关注的事迹,只是下意识地觉得这个年轻人将来绝对不一般。

蒋介石是个惜才之人,既然发现了一个优秀的军事苗子,自然不会放过。不过等蒋介石把林彪叫到自己的办公室,与他闲聊时,却发现这个年轻人从头到尾都表现得十分从容镇定,对他不卑不亢,而且多问少答,让蒋介石渐渐意识到话语的主动权竟然不在自己手里。

而蒋介石确有爱才之心,但也太过容易猜忌,这一点让林彪不太喜欢。两人这一次谈话最后以蒋介石因为临时有事,提前离开而结束。因为心烦意乱,蒋介石走的时候都忘了打声招呼,自尊心很强的林彪感觉受到了轻视,对蒋介石也有了些不满。



蒋介石

等到了1933年,刚刚26岁的林彪在反“围剿”的战场上,指挥着红军连胜两场战役,歼灭敌军3个师,还俘虏了2万5千多人,一举成名,也让蒋介石再次注意到了他。但此时林彪已经坚定地站在了共产主义这边,让蒋介石悔恨不已,在给好友写信时描述道:“这次大败,让我悔恨不已,实在是我唯一的一处隐痛。”

从“大姑娘”到“婆婆嘴”

不过林彪也不只是在与不熟的人面前表现得惜字如金,就连在与战友同事之间来往,甚至跟毛主席和朱德等人聊天谈话时,话语也很少。因为生性过于内向,不善于言辞,他还曾被人取了个绰号叫“大姑娘”



他的沉默寡言,很多时候其实都为他节省了不必要的交际时间,不用花费心思思考该怎么与人交流,节省下的这部分时间,他就能够拿来思考了。思考什么呢?当然不是怎么如何升官发财。而是怎样进一步提升部队的作战能力。

大家都将林彪称为“战神”,但很多时候人们只看到了他指挥能力出色的那一面,其实他的带兵能力一样非常出色,甚至从一定程度上说,林彪之所以能够成为优秀的军事家,他超强的带兵能力也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而一支部队的指挥是否出色,这支部队是否能指哪儿打哪儿,而且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抛开武器装备这些客观因素,部队指挥的作战风格战术风格也都十分重要。林彪带兵的时候,主要就是从这两方面开始入手。

跟随着林彪征战过一段时间的人都很清楚,往日里习惯了说话时惜字如金的林彪,平时并不喜欢开会。但他也深知在作战结束后,召集将领开会讨论战术,以及对部队作战表现总结经验的重要性。林彪在东北领导部队作战的那段时间,平时开得最多的就是战役总结会。而在这样的总结会上,最经常被他拿出来详细说明和讨论的,除了作战风格,就是部队作战时整体的战术问题。



而一到了这种时候,平时总是不爱说话的林彪也会变得主动而自信。他通过对自己多年的作战经验进行思考和总结,同时不断地进行实践,渐渐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战法战术,内容简单,但是一旦运用到实战当中,便会非常有效。

这一套完整的战法战术,林彪便将其称为“六大战术原则”,包括“一点两面”“四快一慢”以及“三三制”等等。每次在作战结束后,开始进行战后总结开会时,只要说到了这一套“战术原则”,林彪就会像变了个人似的,仿佛一下子就从“大姑娘”进化到“婆婆嘴”,恨不能将全部的战术掰碎了,硬塞给部下们消化。

他的部下们曾经回忆,平时非常内敛的林首长,有时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自己的战术,除了用嘴来说,还会生动地用“小品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到这“六大战术原则”的深切内涵。



《大决战》中于和伟饰演的林彪

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只要跟着林彪打仗,不管打得有多艰难,总能打胜仗,不由得对林彪很是佩服,从来没有哪个将领会对林彪表示不服,也没有人会在背后贬低他。

唯一一次发火

虽然被蒋介石赋予了一个“战争的恶魔”这样的名号,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林彪不但极其内敛,喜怒不形于色,平时也很少生气。战争时期,他用人全看能力,而且不会跟部下争功。据长年跟随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林彪不仅从来都不会对身边照顾自己的工作人员生气,就连在战争年代,也只发过一次火。

林彪唯一一次发怒,是在1946年四平之战时期。四平市是中长铁路的咽喉,也是长春的南部屏障,是一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城市。中央军委认为这一战有利于和平解决东北问题,同时阻止国军部队继续向解放军的北满解放区进攻,于是便通知东北民主联军一定要坚守住四平市。



林彪当然也能意识到四平市的重要性,在这附近作出了严密的部署。但是由于国军部队的大量增援,解放军只得主动选择了撤离。但就在撤离期间,因为叛徒的出卖,撤退计划被敌人获悉,解放军部队在撤退时因为敌军的骚扰陷入了混乱当中。

林彪想要联系各部队,重新进行部署,但因为混乱,电台和机要人员与大部队脱节,通讯被迫中断。当林彪找到负责这方面事宜的李参谋时,对方竟然还在喝酒。饶是向来沉稳内敛的林彪也终于忍不住了,不仅当众发火,还把这位李参谋当时喝酒的桌子都给掀翻了。

不过林彪在事后冷静下来,还能理智地处置李参谋。他知道这个人其实还是有着颇高的军事能力的,若是就此免了他的职务,无疑是对解放军部队的一个损失。但是李参谋的确喝酒误事,必须得惩罚。

于是林彪亲自找到李参谋,也不提他喝酒误事的过错,只是说一纵主力部队的基层需要干部,李参谋经验丰富,所以组织要把他派过去。



林彪与干部们握手

李参谋知道自己犯了错,处罚是免不了的,只是没想到林首长虽然处罚了他,却也保全了他的面子,而且在主力部队的基层当干部,其实并不会影响他以后的仕途,于是安安心心地换了岗位。

结语

深沉、孤傲、内敛,自尊心强,喜怒不形于色,这就是林彪的性格。这些性格在战争年代有着利于作战的一面,却也有着极大的缺陷。



当年曾同林彪一起共事的聂荣臻也曾感慨说:“(林彪)平时不大讲话。与他推心置腹地交换意见很困难。”这可能也是林彪崇拜者颇多,但能够推心置腹的朋友很少的原因吧。

但不可否认的是,林彪的战功可用辉煌来形容,“战神”之誉并不是虚名,他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天才战术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