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马晨

采写|陈伊颖

合作单位:

北京市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

自2004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民间文学就以非物质形态存在,并以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成为非遗名录的第一大类别。

目前,包括《白蛇传》、《牛郎织女》、《梁山伯和祝英台》、《孟姜女传说》、《盘古神话》等民间文学类项目,都已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

北京,也有属于自己的非遗民间文学。

2024年,正值大运河申遗十周年纪念,从一年前开始,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就开启了大运河(朝阳段)传说故事的搜集工作,并在2024年收集成册,出版了《大运河传说故事》。此书的编制,丰富了朝阳区域内的民间文学资源、填补了朝阳区的民间文学类非遗空白,也给北京的非遗资源增加了多样性。

1

平均年龄72岁的故事讲述人

所谓民间文学,就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创作、传播、传承的文学,一般是以口头文学的形式流存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它反映了对应区域内群体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还承载着这个群体内部成员们的一些集体记忆,以及他们对自己身份的认同。

围绕大运河所展开的传说故事,就是由居住生活在大运河沿线的人们创作,并通过他们茶余饭后的围坐聊天流传下来的。

据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非遗科阎欣介绍,他们在搜集时,先是在全区范围内发布了征集线索的通知,进行故事线索和讲述人的征集。在征集到了一些线索以后,他们又去调研走访了运河沿岸的14个街乡,先后采访了39位讲述人。这些讲述人包括社区的居民、世代生活于此的村民,还有一些退休的文化干部,以及一些文化带头人。

但整个过程并不容易。一方面,由于传说故事发生已经年湮代远,许多村民或者搬迁,或者去世,剩余了解的人年纪也都普遍偏大,“我们这次采访到的传承人,平均年龄大概在72岁左右。”这些老人的记忆力、口头表达能力都大不如前,也令许多故事呈现片段化、碎片化,想让故事完整呈现,还需要后期查阅大量资料再做梳理。

而另一方面,大运河北京段纵贯千年、历史悠久,见证了城市的沧桑巨变,承载了宝贵的文化记忆。而朝阳区又是运河文化带的重要节点,通惠河、亮马河、坝河、萧太后河等多条大运河的支流水系穿区而过,相关的文献资料非常庞杂,需要大量时间进行再调查和梳理。

最终,经历了10个月左右的时间,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一共收集到了82个民间传说故事,并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31篇集结成册,还制作成了有声读物,助力这些民间文学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2

民间文学传承的难点在“人”

走访搜集过程中,最让阎欣记忆深刻的,是“二闸的狮子会凫水”的故事。

明清时通惠河全长82公里,共建24座闸。其中,二闸指的是大通桥至庆丰闸之间长达七八里的这段水域。这里不仅是老北京人览胜之地,更是老北京人夏日消暑的好地方,时常会有各种民间文艺演出,如秧歌、高跷、唱大鼓、说评书、舞狮等。

“相比其他故事,这个故事我们直接采访到了‘二闸狮子’的传承人,他给我们讲述了‘二闸狮子会凫水’传说的由来,而且他讲述得非常完整。听完他讲的故事后,我们也挖掘出了‘二闸狮子’项目,并把它申报成为第七批朝阳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

在阎欣看来,民间文学想做到“活态传承”,第一关键因素在于讲述者和传承人,“以《大运河传说故事》的编制过程为例,这些讲述者其实是有双重身份的,他们既是受众又是传播者。只有通过他们把故事传播出去,民间文学或者传说故事才能够实现持续的传承”。

另外,靠社会力量推动传播也很关键。毕竟随着社会的变迁,许多民间文学已没有当年的语境。阎欣说:“‘二闸狮子’的表演者,大多是二闸一带的村民,他们当时都是靠水吃饭,所以凫水技艺高超,这也成为当时这一区域的节日庆祝习俗。但现在,大家娱乐方式和传播方式也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变化,许多年轻一代的人们、新一代的孩子对这种故事并不感兴趣,加上传承人数量越来越少,如果不抓紧做传承,就会造成传承链条的断裂。”

为了传承好这些民间非遗珍宝,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在区内持续开展“寻找工匠”“名师传艺”——朝阳区非遗传承人群培养计划,入选者可以接受非遗传承人面对面指导、培养技艺,目前已选取了20多个项目,向社会公开招募培训学员300余人,培训课程总时长达3000余小时,为代表性传承人与非遗新生力量之间搭建平台,挖掘、培养了一批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年轻一代传承人。

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还持续开展“社区一家亲 非遗大课堂”等非遗课程进社区活动,并创新将非遗课程引入“朝阳区青少年美育大课堂”“朝阳职工美育课堂”,先后选取20余个项目免费为社区、学校、单位授课2600余课时,惠及朝阳区43个街乡2.8万余人次。非遗美育实践工坊项目获北京市文化馆月典型示范项目。

而针对大运河传说,中心还组织了朝阳少年说非遗“小小故事家”活动,评选出了20位演讲能力优秀的青少年,为传播大运河(朝阳段)传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小小传承人”积蓄了力量。

阎欣相信,这些小朋友们未来一定能成为新一代的运河故事传承人,并带动周边的人,把古老的运河故事世代传下去,守住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珍贵历史文脉。

《中国匠人》

网易上流X非遗匠人内容共创栏目

让我们一起保护·传承·发扬非遗文化

有什么想对我们说的,欢迎留言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