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广大职工群众是共同建设者,也是共同享有者。浙江省湖州市总工会积极发挥工会作用,持续在建强服务阵地、擦亮帮扶品牌、维护职工权益上下功夫,探索形成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湖州模式”,以精准优质的服务满足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湖州市总工会工人文化宫开展音乐会怀旧经典专场活动。

从试点探索到示范引领

走进湖州市南浔区练市智能机电高新技术园区,免费的健身房是职工业余时间的热门“打卡点”。值得一提的是,来运动的每一位职工还能定时收到专属健康运动“处方”,个人健康状况、运动能力及所需要加强锻炼的部位等信息一目了然。这张暖心“处方”来自南浔区总工会与园区工会联合会开展的体质监测活动。

作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2024年以来,南浔区总工会实施“1+1+N”工程创建(即每个镇街创建1家以上服务职工综合体,1家以上关爱职工公益伙伴,N家示范型单位)。通过在全区创建一批服务职工综合体、思想教育基地,在镇街产业集群、特色产业、骨干企业中形成一批“特色园区”“工匠园区”“活动基地”“示范企业”,推动全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进一步增强,职工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优化,职工服务机制体系进一步完善。

如何让“试点经验”成为“示范标准”,湖州有新的探索。

2024年,湖州市总工会出台职工生活品质提升行动方案,分层分类选好试点单位,在试点探索基础上实现提升职工生活品质体系构建。全市将计划用3年时间打造200家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示范型单位(组织),让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此外,湖州还发布全省首个工会驿站建设地方标准——《幸福驿站建设与运行规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推动全市工会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工作水平的整体跃升。

阵地建设赋能服务升级

永艺职工文体中心作为湖州首个“共享型”企业职工文体中心,每周以四场次的频率向热爱运动的职工免费开放,让广大职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工会“娘家人”的贴心服务。

近年来,湖州市不断完善职工服务(活动)中心“一心多点”布局,将服务职工阵地建设作为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关键一环,以阵地强化基础、以阵地促进服务。以市、区县、镇街三级职工服务(活动)中心建设为引领,每个乡镇(街道)都建设1个具有辐射功能的综合性职工服务(活动)主阵地,并配套建设多个以企业为单元的共享型职工服务(活动)阵地,形成了“一个中心、多点辐射、多元服务”的工作格局。

同时,按照“工会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务实管用”的建设思路,湖州市大力推进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积极探索“会、站、家”一体化建设模式,不断擦亮“湖工有爱”工作品牌。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506家,逐步构建起户外劳动者“15分钟服务圈”。

聚焦需求精准施策

紧盯职工所忧所盼,当好“娘家人”,做好“暖心事”,是湖州工会不断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着力点。

针对职工反映的寒暑假带娃难题,2024年以来,全市各级工会充分利用工人文化宫、职工之家等工会阵地资源,以“管、教、学、玩”一体化模式举办了258场“爱心托班”,为近万名职工子女提供托管服务,有效解决职工后顾之忧。

同时,为搭建职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湖州市总工会坚持规范化、差异化、全域化纵深推进能级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助力产业工人以技提薪。通过建立“规范协商、履约监督、处置争议”闭环工作机制,全市累计签订能级工资集体合同2901份,惠及职工32万余人。其中,规模以上建会企业开展数达到2778家,覆盖率高达82.6%。

此外,湖州市总工会还出台了《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改善环卫工人工作生活条件促进共同富裕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全力保障低收入职工的生活水平,形成“弱有众扶”的良好工作格局。由湖州市总工会联合市慈善总会设立的1000万元工会会员大病救助基金更是构建起职工医疗互助、医疗帮扶、大病救助相结合的立体化帮扶体系,为遇困职工撑起“爱心伞”,切实减轻患病职工的经济负担。

(浙江工人日报通讯员张施维 记者寿慧桢)

来源:中工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