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在新疆交通检测认证有限公司科技研发部,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路基材料的化学分析实验。 高轩摄
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一角。
在2024年12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24年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中,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乌鲁木齐高新区”)在全国178个国家级高新区的综合排名里位居第49,较上年跃升11个位次,首次挺进“前50强”,创下近5年来的最高排名。
国家高新区是加快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引擎,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在与其他国家级高新区的竞争中,作为新疆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乌鲁木齐高新区如何实现排名的稳步上升?在迈向高质量发展中,乌鲁木齐高新区如何实现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
平台强基 构建创新策源地
“我们此次承担的是精铝用高质碳基材料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项目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新疆石油交易原料在精铝行业的应用开发。”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侯经韬介绍,项目将为新疆铝产业集群中精铝的高端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在2024年11月初召开的2024人才科技融合发展大会上,总投资2.18亿元的乌鲁木齐高新区首批重大院士项目、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集中启动,涵盖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多个前沿领域。该批项目将在未来持续为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提供顶尖科研力量和高端技术支持。
“这批项目由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及高校强强联合实施,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科技局党组书记李小敏介绍,首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启动是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成果。
发展科技,离不开平台支撑。乌鲁木齐高新区通过政企联合,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增设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平台,培育更多的创新源头,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作为示范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中国—乌兹别克斯坦新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为我国优势医药成果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转移转化创造便利条件。实验室已在乌兹别克斯坦建成科技合作实体,在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建成合作实验室,形成了以乌兹别克斯坦为中心的“1+N”合作布局。不仅如此,通过政府和科研单位携手共建,重点围绕新疆地产中药、民族药开展基础性和成果转化方面的研究,当下已对50余种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进行深度开发。
通过搭建科研平台、大力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乌鲁木齐高新区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显著增强。辖区获批创建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新认定区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概念验证中心2家,拥有各类国家级、自治区级创新平台115家。韩德民、王小东、张英泽院士工作站及蒋建东院士协同创新中心挂牌成立,成立产业或行业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6个,吸引了怀柔实验室新疆基地、昆仑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等国内外领先的高端研发平台落地。
李小敏表示,高水平创新平台的落地将为企业、科研院所搭建集技术成果转化交易、知识产权服务、技术转移人员培养于一体的技术服务平台,对推动新疆科技创新、加速区域产业升级均具有重要意义。
主体强化 科技企业量增质升
从一项技术成果孵化成长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新疆交通检测认证有限公司顺利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我们致力于交通建设领域的检测、认证、科研及技术咨询等服务,随着企业从‘种子’破土到不断‘拔节’,业务覆盖范围也进一步拓展,2024年预计完成产值4800万元。”新疆交通检测认证有限公司科技研发部副部长陈伟说。
新疆交通检测认证有限公司的跨越,并非个例。乌鲁木齐高新区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不断汇聚创新资源,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科技型企业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06家,较上一年度增长17%,占乌鲁木齐市的41%,占全疆的12%,总量持续位列自治区各地州市各区(县)第一。
搞科技创新,企业是主体。乌鲁木齐高新区积极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力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坚持以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催生高质量发展的“最优增量”。
走进德蓝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实验室,科研人员正专注地操作着实验器材,进行水处理化学品的开发。其自主研发的超滤膜丝,是该公司的核心产品。与传统的中空纤维膜相比,这款超滤膜产品——梯度孔中空纤维膜膜丝抗污堵性能更强,使用寿命更长,可以完全去除水中的杂质、细菌等有害物质,实现对同类进口产品的替代。
德蓝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产业中心元元长许白羽说,在新疆非常规水资源开发产业创新研究院及膜产业基地的开发建设上,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精力去做新科技项目和新技术开发。依托新疆非常规水资源开发产业创新研究院,德蓝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针对全疆经济总产值在5000亿元以上的200多家企业、工业园,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水处理问题开展了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
研发创新换来丰厚的业绩回报,也让企业“蛋糕”体量进一步做大。作为一家以水处理技术为核心的环保企业,该公司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创新型企业,成为国内同行业的领先企业。
一年来,乌鲁木齐高新区通过资金扶持、专业化服务与个性化培育等系列政策措施,“一对一”助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成效显著。辖区创新主体获得各级科技立项近百项,支持院士项目建设4项,累计获得各级财政科技资金2.4亿元。2023年度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同比增长73.51%,占全疆13.39%;投入强度同比增长61.3%。
生态优化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发展向新而行,“孵化”是点睛之笔。科技创新“种子”长成产业“大树”,需要在孵化、转化上下真功夫。
乌鲁木齐高新区不断优化创新生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围绕企业和产业需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举办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专场技术需求专家分析会、丝路国际技术转移大会等科技创新合作展示活动30余场。
借助自身专利优势,新疆大蒜药用研究重点实验室依托新疆埃乐欣药业有限公司的产业化经营,以“政府+农户+科研+生产+销售”的方式,拓宽专利成果转化,建立《大蒜粉》等4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团体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科研力量的支撑,也让新疆埃乐欣药业有限公司成为国内唯一能够批量生产高纯度蒜氨酸、蒜酶及多种衍生制剂和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
“高新技术和市场需求并非天然契合,有的科研成果‘养在深闺人未识’,企业寻觅创新资源却面临周期长、成本高的困境,要实现‘一键联通’,一方面需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成果转化对接机制,另一方面要吸引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落地,将供给和需求紧密相连,把产学研用串成一线。”李小敏说。
新疆茂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沙棘种植加工的企业,在技术转移机构的“牵线搭桥”下,成功与中国农业大学签订合作协议。该公司负责人吴文军说:“这次合作将引入先进的原浆加工技术,确保产品品质稳定和安全。”
“未来双方将通过在沙棘产品开发、生产技术和产业发展方面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沙棘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企业发展助力。”吴文军说,技术的转移转化是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可行路径,通过新疆科技成果(技术)交易中心的帮助,将为更多的科研成果搭建转移转化平台,加快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一年来,乌鲁木齐高新区坚持以需求牵引科技创新工作,突出市场化导向,高水平运营新疆科技成果(技术)交易中心,2024年技术合同站点共登记合同275个,合同金额达11.22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10.72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3%,占全疆份额的九分之一,为乌鲁木齐市第一。
“此次排名标志着乌鲁木齐高新区初步实现‘提档进位’目标。”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副区长)孙笑宇说,下一步将更好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形成立足新疆、面向西部、辐射中亚及欧洲的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打造创新要素齐全、创新成果丰硕、创新生态良好、产业基础扎实的西部区域科技创新高地。(郭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