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山火,美国式“泰然处之”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美国加州山火之凶猛,堪称一场巨大的灾难。环绕洛杉矶的四场山火,使得15万人被迫疏散,过火面积达160多平方公里,这一规模超过了旧金山市区的面积,甚至能与10枚战术核弹的摧毁面积相提并论。战术核弹的威力自是巨大,当年广岛的核弹仅1.5万吨当量,就综合杀伤了1.7公里半径内的物体,破坏范围达10平方公里以上,而此次山火的破坏程度按此计算已超15万吨战术核弹的当量破坏。
在如此严重的灾难面前,美国的表现却令人匪夷所思。他们似乎对这样的惨状“泰然自若”,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这其中暴露出的问题值得深究。
从救援能力方面来看,“消防栓里没有水,谁也没法灭火”。消防设施本应是应对山火的关键防线,然而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反映出美国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的弊病。城市规划若是不周,相关的市政设施不完善,在灾难来临之时,必然难以应对。这就像是在战场上,士兵手持利刃却无盔甲护体,只能坐以待毙。这就如同“未雨绸缪”之理完全被忽视,平时没有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准备,在灾时只能眼睁睁看着灾难肆虐。
再看民生保障方面,数万人流离失所,街区被毁坏。而美国政府似乎并没有全力以赴地去安抚民众、安置灾民。此前美国也出现过三年间累计超过100万人面临困境的情况,当时同样是这种“不以为意”的态度。这不禁让人想起“麻木不仁”这个词,面对民众的疾苦,缺乏应有的关怀与救助。这或许是社会阶层差异带来的必然结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人和穷人在面临灾难时的境遇天差地别。在富人看来,他们不止有一处住所,一处被毁便可以去往他处,而普通民众却只能在大火中失去一切,流离失所。
从整体社会的态度上来看,这种看似无所谓的“承受能力”背后,隐藏着一种鸵鸟效应。就像鸵鸟把头埋进沙子里以为危险就不存在一样,美国社会对灾难没有正确的对待态度。这种社会的“韧性”并非积极意义上的坚韧,而是一种无奈的、消极的忍耐。它并非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忽视问题,就像掩耳盗铃一般,以为不去重视灾害,灾害就不会影响自身。
这和我国积极应对灾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国秉持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面对任何自然灾害时,都能迅速调动各方力量,从基层的社区组织到高层的政府部门,大家齐心协力。无论是抗震救灾还是抗洪抢险,都是在争分夺秒地拯救生命、保障民生、恢复重建。美国式的“承受能力”,不过是暴露了其在社会治理、民生关怀以及面对危机时的无力与怯懦,是一种需要深刻反思的现状。
美国加州山火不仅仅是自然对这片土地的肆虐,更是对美国社会制度、文化和民众态度的一种考验。从这样的事件中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对待灾难的态度反映了其背后的治理体系和社会价值观。如果继续这种“事不关己”的态度,未来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与危机,陷入积重难返的境地。美国应从这样的事件中汲取教训,否则将不断被灾难拖入深渊。
#时事热点我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