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年夏天,电视剧《大海道》呈现了哈密骑车青年林浩和哈里克在戈壁上“飞驰人生”,追梦筑梦的精彩故事。国庆前夕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伊州区惠康园社区党总支和巴里坤县奎苏镇村民高彩萍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模范个人”荣誉称号。哈密市锚定自治区党委赋予“一标杆两典范”总体定位,聚焦有形有感有效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标杆和典范,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美美与共”的和谐画卷在瓜乡大地生动铺展。
同心聚力,瓜乡大地泉涌金
2025年1月2日,国家西甜瓜产业专家们、哈密瓜产业链平台代表欢聚重庆,共庆“甜瓜奶奶”吴明珠院士95岁寿辰。2024年,吴明珠院士亲临哈密参加哈密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哈密停留的几天,哈密各族群众深切感受到吴院士“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的初心。
哈密正在甜蜜的事业道路上奋进,目前已举办十八届新疆·哈密“甜蜜之旅”哈密瓜节,召开两届哈密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汇聚各方才智力量,邀请八方来客共聚,“哈密瓜”已成为瓜乡儿女凝 聚在一起的共同文化记忆和引以为豪的共有精神财富。
新疆广汇陆友硫化工有限公司的年产3000吨二甲基亚砜装置外观。伊吾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亚辉摄
1月9日,走进新疆广汇陆友硫化工有限公司,新建成的年产3000吨二甲基亚砜装置在阳光下闪耀着银色的光辉,工人们穿梭于精密的设备之间,处处呈现忙碌生产的火热场景。该项目的顺利生产,标志着新疆广汇陆友硫化工公司在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迈向了更高台阶,预计增加公司产值3000余万元,带动当地就业30余人,增加纳税450万元。
哈密大地,发展之势强劲:成功举办哈密“2024能源之问”大会,煤炭外运占“疆煤外运”总量的50%以上;全疆单体规模最大风储一体化项目建成并网,规模全疆第一;建成西北规模最大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全国第一个国际探险公园—大海道落户哈密,全疆第一个大规模主题乐园奠基开工;新疆首条氢能公交示范线在哈密开通投运;参与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体系,打造丝绸之路绿色算力先导区。
2025年自治区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启动仪式暨现场招聘会的现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赵嘉慧摄
1月4日,在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启动仪式暨招聘会现场,来自110家用人单位共提供就业岗位2400多个。当天共吸引2000余人次到现场求职,达成初步就业意向510人次。哈密市持续组织开展就业援助工作,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创业,加大返乡创业支持力度,培育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让各族群众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哈密是“能源宝库”“矿藏宝盆”,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位居全疆前列,经济发展保持全疆领先态势。哈密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正确把握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大家携手一起干,改革发展成果共享,各族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润物无声,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月2日,大型乐舞诗剧《惟舞伊州》圆满落幕。各族群众齐聚一堂,感受古丝绸之路的繁荣、西域与中原文化的交融,感受哈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繁荣多姿的文化魅力。观众马旭成说:“《惟舞伊州》让我们看到了新疆的多民族文化传承以及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大格局。”
市领导与嘉宾共同参观凤凰台赶大营市集。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华摄
连日来,每个周末,各族群众在凤凰高台上,围炉煮茶、营台酒肆,观看左公巡营历史场景,购买琳琅满目的商品。自2024年6月以来,“赶大营”以“沉浸、互动、体验”的形式,让市民深切体会到左宗棠在新疆时期的生活风貌与文化底蕴,点亮了哈密市民文化生活。
左公文化苑、凤凰台大营、古粮城,建设中的家国长歌园、固疆功绩碑、天地正气塔,每一处景致都是一本厚重的书籍。哈密市打造“左公文化品牌”,彰显左宗棠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成立左宗棠文化研究院,打造“左公文化苑”,在北京召开左宗棠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与传承规划研讨会,举办全国首次“左宗棠与新疆”学术研讨会。开展“值柳日”活动,创编《左公柳》等文化作品,让各族群众沉浸其中,拨动热情、激发共鸣、凝聚共识。
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文博园内,市民品尝冬至饭。融媒体中心记者 赵嘉慧摄
近日,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文博园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多家媒体共同将镜头对准了巴里坤冬至饭。
哈密市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丰富内涵,赋能哈密节气文化更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巴里坤县与中国气象局华风集团共同组织策划“冬至这顿饭—走进巴里坤·共画同心圆”文化融情直播活动,触达上亿人群观看。前不久,哈密市入选全国“节气名城”,巴里坤冰雪入选全国“节气名景”。而冬至饭,更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各族群众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看,阿牙社区正在开展“灵蛇献瑞 墨香迎春”写春联送祝福;柳树沟乡快乐克小区举办“冬宰节”,庆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孩子们在博物馆里过大年,剪纸、画糖人、国风DIY、非遗脸谱绘等活动拉满仪式感;中心幼儿园带领家长孩子们共同舞龙舞狮、敲锣打鼓迎新年;凤凰台大营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电音party火热上演……一台台、一场场热闹、幸福、奋进的中华民族“阖家欢盛宴”正在哈密大地徐徐展开,各民族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越系越牢。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在应对2024年特强寒潮过程中,哈密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先后两次倾力救助6.1万名滞留旅客,再次点燃“哈密精神”,接力续写了瓜乡大爱,有效激发起新时代新征程各族群众的团结之力、奋斗之为。
2024年2月,在伊州区乌拉台乡乌拉台村村民努尔海霞·乌拉英家中,滞留旅客梁丽一家品尝奶茶和哈萨克族小吃。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文堃摄
哈密市坚持文化铸魂,扎实做好文物和文化遗产发掘保护、研究阐释、活化利用等工作,常态化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史”、民族团结典型事迹等宣传宣讲,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充分展现,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入行,让各族群众在文化浸润中凝聚人心。
交融互嵌,各民族“三交”情意浓
“上无飞鸟无走兽,复无水草”这是《西游记》里的原型玄奘曾踏足的土地——大海道。随着电视剧《大海道》的热播,神秘雄浑的自然景观与独特的人文风情极具吸引力,五堡摩旅小镇成为速度与激情的汇聚地,来自全国各地的摩托车爱好者在此释放激情,交流互动。
2024年5月,《哈密回王贡瓜》大型沉浸式情景剧表演现场,演员与现场观众互动。融媒体中心记者 仲银堂摄
“唐僧走过的路,如今你也能骑行穿越”。随着网络的火热,哈密文旅大放异彩,八方游客纷至沓来。“丝路名城 甜美哈密”系列活动、“第十八届哈密瓜节”“大海道摩托车拉力赛”“千人麦西来甫”,文旅产业成为各民族文化互鉴交融的载体,当地群众和全国游客在“主客共享”中体味旅游带来的和谐之美。
山河欢歌乐交融,家国欢笑共筑梦。
2024年7月,巴里坤县成功举办70周年庆祝活动。建成全疆首个全面演绎“四个与共”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馆,4万余名群众齐聚一堂、共同欢庆,县庆活动办成了各族群众凝聚人心、携手奋进的盛世欢歌。
有一种力挺,叫河南援疆。
近日,河南省新能源商会会长刘东晓领到了哈密市颁发的100万元产业引进奖励资金。原来是由河南省新能源商会与哈密市政府、河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三方携手共建的豫哈零碳科技产业援疆平台,搭建起“政府+商(协)会+市场主体”产业援疆合作新模式,通过行业商(协)会以商招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自成立以来,积极对接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10个产业项目和4个研发机构,投资总额近40亿元。平台宛如一座桥梁,推动豫哈两地企业互助共融、共同发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把平台打造成为发展共同体,形成政企同心同向、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
在2024年“豫哈情融石榴籽”青少年融情联谊活动中,两地孩子们互换礼物。融媒体中心记者 艾孜买提夏摄
2024年,借助河南援疆力量,哈密积极开展“文化润疆·豫哈少年行”“走好左公路”爱国主义研学等融情活动,组织1500余名各族青少年在豫哈两地结对,郑州“哈密号”地铁全年覆盖2亿人次。“新时代 新丝路 新瓷意”中原陶瓷重走新时代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活动、“文字边疆行·甲骨进校园”、“文字里的中国—家与国”等系列活动,瓜乡大地谱写新时代豫哈交往交流交融新篇章。
凝心铸魂,共绘团结奋斗同心圆
“从2024年2月第一笔收入2000元开始,我每月的收入都在增加,太感谢社区的培训和帮助了。”在伊州区西河街道惠康园社区里,热孜万·赛买提参加了社区组织的手工培训后,通过网络直播销售编织作品,日子越过越好。
惠康南社区依托伊州区暖心社工服务中心打造了“乐享食堂”,解决辖区独居老人、孤寡老人就餐难题。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子枫摄
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书法、绘画,还有非遗传承人教剪纸、刺绣,10余支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惠康园社区党总支以“石榴花开、同心向党”品牌为抓手,通过扎实的社区建设、有效的社区服务、丰富的社区活动,将这个常住居民6300多人的多民族社区打造成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和谐大家庭。
社区党总支书记吴淑娟说:“这次惠康园社区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是对我们千千万万个基层党组织的激励与肯定,我们要继续用好‘金点子’大征集、周末议事厅、石榴籽服务站等载体,让各族群众在社区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共结民族团结情,共奔增收致富路。”
2024年11月1日,哈密市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启用,51个部门2236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面进驻,实现进一扇门、办成“一揽子事”。融媒体中心记者 叶翠摄
在哈密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区51家部门单位携2236项政务服务事项入驻,设置有综合受理区、咨询导办区、业务受理区等功能服务区,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府运行“一网统管”,切实提高各族群众和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这是哈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层实践的一个个缩影。
2024年,哈密市坚持从各族群众利益出发,一项项惠民举措落地落实:城市更新项目,把群众美好“愿景图”变为幸福“施工图”;持续守护蓝天碧水净土,在全疆率先开展戈壁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就业质量、教育事业、健康哈密、社会保障稳步提高……民生支出占全年财政支出的73%以上,一件件民生实事照亮民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涓涓细流,润泽着社会每一个“细胞”。
1月7日,在哈密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站——依萨兰·达吾提工作站内,一幅精美绝伦的串珠绣作品《辉煌中国》首次展示,吸引了周边村民和游客的欣赏。
周围展台上,农民画里各族人民欢庆丰收,色彩鲜艳;哈密维吾尔刺绣展现民族服饰,精致细腻;葫芦画书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标语,别具匠心。大家驻足欣赏,轻声交流,脸上洋溢着自豪,现场氛围温馨而融洽。
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强大合力
哈密市在全疆率先提出“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标杆和典范”的奋斗目标,市委二届七次全会制定出台《哈密市委关于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标杆和典范的意见》,以政治性、共同性、现代性、融合性、规范性为统领,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哈密实践新路径。
集众之智,筹众之力。邀请中央民族大学严庆教授等举办3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全市各级各部门7900余人次参加培训。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层实践座谈会,邀请国家民委领导、知名学者把脉问诊、建言献策,推动铸牢工作走深走实。召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功能 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座谈会,市委创造性提出“党建引领、典型开路”基层实践新思路,探索基层党建+基层“铸牢”+基层治理工作路径。制定《哈密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站管理办法》,为依萨兰·达吾提、下马崖边境派出所等4个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站”授牌,充分挖掘选树基层各类典型模范,基层工作面貌为之一新。持续组织“百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进中原”活动,召开2次“中原归来话铸牢、典型开路我先行”座谈会,进一步拨亮基层铸牢的“火种”,形成“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的浓厚氛围,把“人人铸牢、处处铸牢、事事铸牢”的种子播撒孕育到哈密大地。
哈密“百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中原行”考察交流团成员们在中国一拖东方红农耕博物馆参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超摄
“ 远方的客人快下马,请你尝块哈密瓜……”一首传唱大江南北的歌曲《请你尝块哈密瓜》,唱出了哈密各族儿女的热情好客,道出了中华民族“有朋自远方来”的交往情怀。哈密各族儿女携手并肩、相亲相爱、凝心聚力,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哈密实践新征程上阔步前行。
文 | 融媒体中心记者 马晶晶
通讯员 吴静静
编辑|雷慧
责编 | 江懿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