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融媒1月15日讯(记者 董健 通讯员 密聪健 摄影报道)近年来,莱阳市万第镇依托丰厚的螳螂拳文化资源,坚持保护、传承、弘扬的原则,守正创新,通过“非遗进校园”“乡村群英会”等系列活动,邀请传承人以讲座、传习、表演等形式发扬和传播螳螂拳文化。
螳螂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国武术九大拳种和山东四大名拳之一。莱阳是螳螂拳的发源地和重要传承地。自明末清初以来,万第镇先后涌现出李秉霄、赵珠、梁学香、姜化龙、崔寿山、胡永福等螳螂拳名家大师,涵盖梅花螳螂、太极螳螂、七星螳螂等螳螂拳主要流派。
“村村设拳坛,男壮皆习武”,螳螂拳在万第镇曾盛极一时,万第镇被誉为“螳螂拳窝”。据万第镇赤山村党支部书记、螳螂拳传承人吕孔秋回忆,他们那一代人几乎都曾跟着家人习练螳螂拳,他们祖父辈大多都会螳螂拳,他们习练螳螂拳都是自然而然的事。近年来,很多来自广东、安徽、上海等地的螳螂拳民间爱好者和传承人专程赴万第“寻根”,寻访、探究、印证有关螳螂拳发源、传承、发展等情况,通过与全国各地的不断交流,相互借鉴,博采众长,不断探索螳螂拳文化传承的新思路、新方法。
为保护和传承螳螂拳,万第镇正在建设集展览、讲座、研学于一体的螳螂拳文化博物馆。在文化传承方面,万第镇万第中学、赤山中学是螳螂拳走进校园的典型代表,两校通过建设螳螂拳训练室、开设特色课程和文艺汇演等方式,不仅让学生强身健体,还让他们在习练过程中学习守正创新、自强不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间拳师也是万第镇螳螂拳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崔师傅就是一位有着50多年螳螂拳习练经验的老拳师。每到周末,他的小院里都会聚集着一群前来学艺的年轻人。崔师傅虽然年事已高,但教学时依然一丝不苟。他亲自示范每一个动作,从步伐的移动到拳法的发力,都要求弟子们反复练习,直到掌握为止。他常说:“螳螂拳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不能让它在咱们这一代失传。”在万第镇,像崔师傅这样的民间拳师还有很多,他们默默地坚守着,为螳螂拳的传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螳螂拳文化,万第镇依托赤山、胡留等村庄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螳螂拳文化资源,引进现代农业综合开发、乡村旅游综合开发、螳螂拳武术文化保护和传承等项目,包含生态观光、武术文化、农事体验、露营垂钓等内容,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型美丽乡村。
万第镇坚持守正创新的理念,努力探寻丰富多样且行之有效的螳螂拳保护与传承新路径,提升万第镇螳螂拳文化的品牌建设水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