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对于“十四五”规划中要求的这份“坚持”,上海孜孜以求。其中保障性租赁住房,这一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的重要渠道成为发力点。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回望,上海在保租房建设供应的进度条上年年跑出加速度。规划之初的目标,至“十四五”期末累计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总量达到60万套(间)以上,其中形成供应40万套(间)左右。截至2024年底,全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已累计建设筹措53.8万套(间)、供应34万套(间),分别为“十四五”期末规划量的89.6%和85%。
数据是量的体现。于上海,这是考量“完成度”的其中一个维度。
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考察时指出: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上海有了更清晰的发力方向:从解决“有没有”住房,到关注住得“好不好”。保障性租赁住房里的年轻人攒了满满当当的“获得感”。
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租客吴涛收获了四级消防设施监控操作员证,还把工作调到现在居住的这个“家”,负责保洁和绿化。沪上首个文化人才公寓虹口区“猎户座”,1929辛垦书局的常客、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方岩报名当起了“一日店长”。黄浦滨江首个大型保租房新型社区璟湾公寓,大医院的定期专家义诊开进社区……
广厦千万:创新扩大房源渠道
“2024上海民生访谈”中相关部门的回应引发关注:上海保租房将覆盖到应届大学毕业生群体。根据政策,毕业6个月内暂时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凭借毕业证就可以申请租金可负担、长期稳定的保租房。扩大政策的受益面,需要供给端支撑。自2021年国家出台保租房政策,上海构建起一套全面、有序、系统的政策机制体系。
譬如保租房应该怎样规划布局?
快递员小程住在静安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联寓公寓,从他工作的快递站点骑电瓶车回家只要3分钟。现在,他能回家踏踏实实地躺着午休。住进“猎户座”公寓,上海文广集团项目经理王宇慧直呼“一脚踏进内环”,中心城区的摩登生活摆在面前。上海文化人才之家城投宽庭九星社区紧邻轨道交通9号线星中路站,串联七宝、漕河泾、徐家汇、莘庄、虹桥等多个商务区。
职住平衡、供需匹配。根据相关部门指导意见,轨交站点附近、五个新城、产业园区及周边等就业人口集中、租赁住房需求集中的区域,是保租房相对合理的布局。
超大城市寸土寸金,满足量的供给,需在扩大房源渠道上有所创新。
房源筹措方面,上海在落实国家明确的5种建设渠道之外,特别推出242幅租赁住房R4地块,可建租赁住房约28万套(间),其中绝大多数是保租房。位于普陀区岚皋路的中岚居,就是该区首个新建Rr4租赁住房项目。
另一方面,多层次的供应体系也能通过精准靶向,实现需求分流。
比如在“租”方面,上海加快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譬如华润有巢马桥AI店,突出“全品类”供给。社区里居住着城市建设者,也有周边航天、船舶、电气等制造业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青年人才,还有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群体。
位于马桥镇的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 文汇报袁婧 摄
精准对接:“随申办”看房选房
在软件公司做市场营销的“90后”徐非同,在随申办上看到长宁区的保租房项目虹桥人才公寓,一眼“种草”:“附近有虹桥体育公园,正好打打羽毛球,去去‘班味’。”公司合伙人王博被长期外派,从北京来到上海,在“随申办”上选中了一套黄浦区核心地段的保租房。虽是线上看房,但看得明白:新房精装交付,出门见地铁、开窗即江景。
如今,“随申办”App已经成为年轻人“看房”的重要渠道。相关部门开发“我要租房”应用场景,汇集本市保障性、市场化等各类租赁房源,面向全市青年提供在线看房选房、申请预约、合同网签备案、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租金等一站式服务。数据是跨部门共享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申请对象能够当天线上申请、当天完成审核并签约入住。
解决年轻人的住房问题,需要跨前一步。针对不同类型的青年群体,上海推出了系列专项行动。比如开展市级重点单位人才专项供应工作,累计几千名市级重点单位青年人才受益。持续打造“保租房毕业季进校园”服务品牌,解决全市57所高校(院、所)超过4700名应届毕业生住房租赁需求。
去年6月底,徐汇区在保租房夏季(毕业季)供需推介会上提供了2200余套可出租成套房源、500张宿舍型床位。经过近4小时的推介和咨询,72家单位和个人达成1200余套房源和400余张床位的租赁意向。
住户欢颜:探索新型治理模式
随着保障性租赁住房在上海由点及面逐渐铺开,一些治理问题逐渐浮现。在这些新型社区,住户均为租客,从法律上说,没有成立业委会的资格。这也倒逼着关于基层治理的探索百花齐放。
黄浦区璟湾社区,住委会诞生了。它无法对物业形成制约,但可以搜集需求、协调矛盾、提出建议。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能将党建引领下的基层自治落实到具体的人。另一方面,能实现用组织对组织的方式协商各类社区问题。
闵行区华润有巢社区探索成立党支部和居委会筹备组。依托党群服务站链接多方资源,实现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挖掘骨干、培育团队激发社区活力,一个“需求提出-资源对接—平台搭建—自我服务”的自治共治模式初步成型。
上海文化人才之家闵行城投宽庭九星社区,全新的邻里共创空间内布置了阅读区。这里引进了世纪出版集团“世纪火种”的阅读推广项目,未来还将持续上架各类优质书籍。
市政协委员、团市委副书记徐豪在参与调研沪上88个保租房项目后发现,链接青年群体,提前布局空间载体的经验值得参考。比如,浦东新区璟耀、璟滨社区,长宁区虹桥人才公寓、闵行区莘社区等,在建设和运营初期就布局读书吧、自习室、厨房、健身房、多功能室等共享空间,满足不同青年需求。
筑巢引凤,近悦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