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苦了自己,也不能苦了朋友圈。前不久,“毛坯人生”VS“精装朋友圈”的话题在网络引发热议,网友晒出自己“毛坯人生”与“精装朋友圈”的图片,引起不少共鸣。
当前正值岁末年初,正是各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写年终总结的时候。一些单位平时工作平平,年终总结却是亮点纷呈,“毛坯的工作”与“精装的总结”形成鲜明对比。
年年岁岁花相似。只报喜不报忧,空话套话连篇……工作总结中的形式主义,长期存在,问题多多。整治工作总结中的“纸上雕花”现象必须下猛药,刹住工作总结中的脱实向虚之风必须动真格。
01
写年终总结,既是为了回顾过去、总结成绩,更是为了理清思路、谋划未来,必须“实打实”,不能“空对空”。
然而,一些单位把工作总结当成“秀场”,让“小写手”悉数上线,既用“美颜”,又用“滤镜”,让总结失了真、变了味。
有的满篇空话套话,彰显工作“积极性”。一些单位习惯采用流行的公式化语言。比如“思想上重视,责任上明确,措施上落实,工作上到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真抓实干”。看起来好像工作干劲很足,工作做得很全面,仔细一找,却找不到一件实实在在的事。
有的喜欢提炼提升,凸显工作“成就”。本来是分内工作,也没有过人之处,一经加工,普通工作也能写得“出彩”。比如工作总结,几个方面工作的开头一句话,往往都很有气势——某某领域迈出新步伐,某某发展实现新跨越。但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究竟怎样,还得打一个问号。
有的网上学习取经,展示工作“亮点”。自己单位工作亮点少,为了让工作总结有看点,上报时有面子,有的就到网上东拼西凑,照猫画虎,有的甚至“时间改一改,主角换一换”直接复制粘贴。这样的总结虽然“看上去很美”,但这种“无中生有”的工作亮点,终究像肥皂泡,一戳就破。
有的大玩数字游戏,装点自家门面。为了显示自己的政绩,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总结工作时,把真问题“按在水下”,让假数据“乘风破浪”。总结中上报的数字不是调查得来,也未核实,而是对照往年数据以及其他地方、部门数据,需要多少就填多少,不顾数据失实,只管自己“贴金”。
02
讲成绩夸夸其谈,说问题讳莫如深。利用“笔尖”造假,让总结“妙笔生花”,说到底还是因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根深蒂固。
这些“精心打磨”出来的工作总结,不光不能给干部职工带来实惠,还会损害相关单位的形象。
加重基层负担。“举头望明月,低头写总结”“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总结”……网上流行的段子,道出基层人员写总结的苦衷。
有的单位为了让总结面面俱到,列出提纲和条块,要求各部门分门别类提供材料;有的单位为了让总结有分量,要求必须5000字甚至1万字以上;“上面千条线”的基层单位,每个分管上级都要一份年终总结……一些基层干部苦不堪言,调侃自己为八股文写手和文字搬运工。
带坏机关文风。年终总结要上报上级部门,一些单位把这当作“赛场”,不比工作态度,比工作总结长度;不比工作实绩,比工作总结文采。结果就是总结越写越长,越写越多,越写越虚。
然而,这些穿靴戴帽、叠床架屋,满篇都是“深刻理解”“大力推进”“齐抓共管”等词汇的工作总结,看似热闹,却令人生厌。有评论道出了百姓的心声:“看一百字也嫌长,读一分钟也嫌久。”
助长浮夸之风。有的工作刚启动,总结时就成了经验,材料上就开始塑造典型;有的创新方法才取得一点成效,总结时就被冠以“模式”“样本”,认为开了先河……
加了“滤镜”的年终总结尽说好话、大话、空话,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处处掩盖,对老百姓的疾苦和群众诉求漠不关心,让错误的政绩观潜滋暗长,给改革发展稳定埋下隐患。
03
层层加码、过度留痕,“笔尖上的形式主义”这种机关病,得好好治一治了。
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鲜明树立了用改革创新的办法为基层减负赋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工作导向,为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制度遵循。
领导干部要摒弃“好大喜功”“纸上谈兵”。“基层的形式主义,根源不在下面,而是上行下效。”“精装的总结”大行其道,表面是“笔杆子”在“纸上雕花”,根子是一些领导干部“材料出政绩”思想没有改变。
各级领导干部要摒弃精致的利己主义和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把为民造福当作最大的政绩,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积极回应群众所急所盼。各级部门要革除“文牍主义”的流弊,不能动不动就要求基层材料周报、月报、季报、半年报,让干部从“文件堆”“材料堆”中解脱出来,推动机关作风脱虚向实。
工作考核要发挥好“风向标”作用。各类考核工作都要跳出“评时”看“平时”。在日常工作中多下功夫去检查基层工作,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到现场,让一直脚踏实地干工作的单位不吃亏,让习惯“考前”搞突击、以“材料”出政绩的单位占不到便宜。考核人员要聚焦“实绩”,少看精心准备的各类材料,多到热火朝天的现场考察。
强化问责点醒“闭门造车”人。强调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对于工作不实、习惯敷衍,年年总结造假的单位和个人,特别是在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必须进行严肃处理,并在媒体曝光,做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让“假把式”“文抄公”无处遁形。
跳出“套路”改进公文文风。一些单位的工作年年重复“过去的故事”,改文风首先正作风,少些“套路”,多些“真诚”。无论是写年终总结还是写平时汇报材料,都要坚持实事求是,“刹长风”“挤水分”,对成绩不夸大,对问题不掩饰,说实话、新话,说老百姓的话,杜绝假话、空话、套话。
来源: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