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周总理,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他从来都没有叫毛主席叫过“老毛”,现在有很多电视剧的情节也基本符合事实,朱老总可以称呼毛主席“老毛”,但周恩来从来都是叫毛主席“主席”或者“泽东同志”,毛主席也从来没有叫过“老周”,一直都是“恩来”。
这到底为什么?
笔者认为,这看似是一个很小的称呼问题,其实反映了周总理身上的两个品格问题。




第一,性格使然
周恩来总理给世人留下的印象,始终是温文尔雅的,而这一特质的形成,与其家庭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周恩来诞生于充满灵秀之气的江南文化氛围中,自幼便过继给叔父,在叔父与叔母的悉心照料下成长。叔父一家乃是书香门第,家中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在这样的环境里,周恩来自幼便沉浸于各类书籍之中,饱读诗书。
更为重要的是,叔父与叔母伉俪情深,他们的相处模式与为人处世的态度,如春风化雨般,对周恩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周恩来逐渐养成了纯洁善良、品行优秀的特质,他生性温和,不喜与人争执,且格外注重仪表整洁,偏爱身着干净得体的西装。
从小学到大学,周恩来始终保持着这般为人风范,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星辰,吸引着身边的人,备受大家喜爱。正因如此,他身边总能汇聚一群同样优秀的挚友。即便面对心仪的女孩子,他也只是以一种含蓄腼腆的方式,通过书写情书表达心意。




后来,周恩来远渡重洋前往法国留学,归国后投身于黄埔军校的工作。在学生们眼中,他始终是温文尔雅的形象,言语得体,从不会口出恶言。由此可见,温顺已然成为周恩来性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漫长的革命岁月里,周恩来凭借着出色的人际交往能力,擅长与不同的人打交道,进而结交了众多朋友。这无疑彰显出周总理过硬的人品。
在日常称呼上,周恩来总理也始终秉持着尊重与谦逊。他既不会对毛主席使用 “老毛” 这样随意的称呼,对其他同志,诸如 “老陈”“老贺”“老白” 等随性的叫法也从不出口。他始终以 “同志” 相称,这种称呼方式,与周总理温文尔雅的性格相得益彰,尽显其高尚的品德与修养。
第二,对毛主席绝对的尊敬和敬佩
迪克·威尔逊在他的书中写道,在中国共产党半个世纪的领导中,周恩来从来都是一贯帮助别人升到顶端,可是他从来没有去争过,抢过。自从周恩来投身革命以后,也从来没有去觊觎过更高的位置,尽管不缺这样的机会,比如遵义会议。




威尔逊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周恩来意识到了自己的某些局限性,尤其是遇到毛泽东后,他更觉得自己不适合担任一把手,主要就是他的性格。
熟悉“毛周”二人的读者都知道,毛主席和周恩来的性格很奇怪,相互吸引又相互互补,总体来说,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周总理出生在江南文化,但毛主席出生在湘乡文化里,他的祖上都是农民出身,从小虽然非常喜欢读书,但是经常受到父亲的责骂和体罚,所以他从小就敢于反抗封建思想,敢于和父亲的思想作斗争。
正是如此,毛主席从走出湘乡后,尤其是到长沙读书后,就经常在学校做一些反抗类的事情,比如第一个剪了辫子,把大家都吓一大跳,甚至还敢于和校长对着干。
这就足以说明,毛主席的性格更适合在党内做决策性的工作。周恩来还没有来到苏区前,一直在上海高层工作,他就听说毛泽东会打仗,但是受人排挤。1932年周恩来到苏区后发现,大家排挤毛泽东的原因无非就是,毛泽东不按照制定好的路线来,比如上井冈山。




但周恩来发现,毛泽东这是充分熟悉中国国情的正确思考,所以在有意无意地观察和保护。比如1932年,中央否定了毛泽东的建议,红军开始攻打赣州,结果一个月内损兵折将,久攻不克,惨不忍睹。周恩来火速派项英去请毛泽东下山解围,当时毛主席和贺子珍因病在东华山休养。最后毛主席做出解围决策后,周恩来给毛主席树立了威信。
从称呼上来说,1931年,33岁的周恩来进入江西中央苏区,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更是毛主席的顶头上级,对于毛主席来说,称呼上级为:老周,似乎不太合适。毛主席不太适合喊周恩来为:老周,周总理作为顶头上司,更不能喊毛主席为:老毛。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担任国务院总理兼任外交部部长,在十几年的工作中,他干的一直是兢兢业业,相当出色。
如果说毛主席一生,举重若轻,那么周恩来一生,就是举轻若重。举轻若重是周恩来领导风格的最大特点。他们实现了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的完美结合。他们二人对于新中国而言,缺一不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