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日益火热,人才需求也与日俱增。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的产业人才?位于兰州新区科教园区的兰州信息科技学院用行动和实绩作出了回答。

近年来,该校充分发挥办学优势,依托校政企多方资源,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联合世界500强企业共建共管共享共用优质教育资源,着力培养产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目前,学校建有智能机器人、智能测绘、数智财务、华为ICT、人工智能等11个产业学院,精准对焦新兴产业领域,建强优势特色专业,为提高新型产业竞争力、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实现高标准育人。

校企合作

共育新质生产力人才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性行业,机器人产业近年来持续蓬勃发展,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也大量增长。校企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成为高校面向现代新兴产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

2023年,紧跟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纲要,兰州信息科技学院携手全球AI和服务机器人技术的开拓者和领军者、“全球智能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科技共建西北首家智能机器人产业学院,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共建机器人产业实训室,配置“双师双能型”师资团队,共同培养面向“智能机器人”产业链的高素质产业人才,让学生在高端机器人研发与商业应用等产业头部科技企业高品质就业。

“利用校企双方的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我们提供优必选及产业链核心企业实习、实践服务,全面承担并支撑《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应用实训》《智能机器人应用开发》等8门创新实践课程的实践教学,进一步打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综合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机器人拆装,产线同步设计、调试技能以及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开发,硬件组装与架构、环境配置等应用知识。”兰州信息科技学院智能机器人产业学院负责人郭慧渊介绍道。

机器人产业学院充分利用创新中心的科创平台及实验教学设施,通过人才共选、人才共育、人才共用,共同探索校、政、企协同培养新机制,还为学生量身定制了《新质生产力》特色课程,通过系统化的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思维训练,深化学生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并助力其树立多渠道职业发展的信心。

契合产业需求,学校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构建全面培养与个性培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创新成长与职业成就协同发展的育人体系,联合百余家世界500强落实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深度融通校政企等社会资源,建设协同人才培养平台。同时,围绕学生专业核心技能,持续打造“一专业一赛事”育人模式,建立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赛事体系。通过“产、学、研、创、赛”一体化的系统培养,以及两年多的实践,该校指导学生参加教育部认可的84项学科类竞赛,获得了多个奖项。

校企共建

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方式

新年伊始,一堂别开生面的校园测绘实践课在兰州信息科技学院智能测绘产业学院进行。测绘工程专业教师李小军从传统测绘到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入手,介绍了无人机航空测绘方面的相关知识,并通过观看视频、现场演示、同学们动手体验等方式,使同学们掌握了远程控制自动驾驶无人机测绘系统的技术。

“这个尖尖为什么要翘起来,螺旋桨为什么要这么设计……”精良的实训设备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同学们围在设备跟前热烈地讨论起来。

为培育新型数字技能人才,兰州信息科技学院首批共建了3个产业学院,除机器人产业学院之外,还有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和智能测绘产业学院。

智能测绘产业学院是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龙头企业广州南方测绘共建的现代产业学院,拥有航测无人机和三维激光扫描仪等软硬件设备,承担新型基础测绘实训和无人机测绘实践等教学任务,开设《无人机测绘技术及应用》《三维激光点云测量》等创新实践课程,培养能够掌握无人机测绘、三维激光扫描等智能测绘技术的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并通过校企共建联合申报培育省部级教科研项目成果,联合举办、指导各级各类测绘技能大赛,联合开展无人机驾驶职业资格考试培训,联合培养应用型测绘创新人才。学生毕业后在中铁、中建、南方测绘、华测导航、地图院、地矿测绘院等企事业单位就业,部分学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留学深造,高品质就业率逐年提升。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积极推进产业学院的建设,以共建产业学院为依托,探索系统化产业人才培养路径,擘画了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实习就业平台、学科竞赛、产业合作引进等教育与实践领域共创共享的合作蓝图,将产教深度融合精准转化为高质量育人的实际成果,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 昕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