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张卫清时,还认错了人。脸冻得发红,鞋底带泥,裤腿沾土,谁也想不到,这就是省民政厅派驻的处级干部。“久等了。”刚从农田里看水渠回来的张卫清上唇干裂,只得抿着嘴笑,对自己裤腿上的泥土毫不在意,周围的人似乎也已司空见惯。
张卫清是省民政厅派驻郓城县杨庄集镇前刘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队员李强驻东程村,队员郑朕卓驻冯李庄村。2024年1月,这三位第一书记正式住进了村子。
一年下来,张卫清他们越来越像“村里人”,以往干净的衣服,现在整天像洗不干净一样,皮鞋也不打油了,满是褶皱泥渍,村里人见了都呵呵招手,就像老家人。不过,倒是村子像是把他们以往的“光鲜亮丽”穿在了“身上”,美了乡村,兴了产业,红了日子。
脚踏实地,才能给老百姓办好事
刚进驻村子时,张卫清可是苦思了好几个晚上:这三个村底子都不差,让他们来不是来兜底的,而是来通堵点、解民忧、打样板的。这也对他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老百姓的事,老百姓最有发言权。“驻村帮扶就是要奔着群众的心坎去。”张卫清说。那该怎么“奔着心坎去”?“跑呗,聊呗。”一家家串、一户户聊,没多长时间,张卫清就把前刘村摸了个“门清”,也听到了最真实的群众声音。
鞋底满是泥,但心中有了底。前刘村有6家小型企业,5个种粮大户,这是村里的“底子”。不过,企业负责人、种粮大户还有普通村民都有“怨言”——村里路太窄了。
“前几年村里硬化过路面,但因资金不足,只修了4米宽,路两边净是土坑。不光会不了车,碰上雨雪天,车胎陷泥里就出不来。”前刘村村委会主任张成群告诉记者,这已经成了村民工作生活和企业发展的“痛点”。
修路,在前刘村可是个大工程。前刘村规划方正,有三横五纵八条主干道,共4000余米。想修好,费用可不是个小数字。“为了老百姓,再难也得干,资金我来想办法。”当时张卫清皱着眉头,决定从这件最关乎民生的“大工程”开始动手。
申请了年度帮扶资金投入到村庄道路的硬化与沥青铺设工程中,又自己筹措了3万元资金为道路划线。在张卫清的多方奔走下,数月后,6米宽的标准柏油大道修好了。完工那天,村里的男女老少全都出门围观叫好。
“做农村工作,不能单靠嘴上说说,只有脚踏实地,才能给老百姓办好事、服好务。”走在干净平整的村道上,张卫清笑着告诉记者。
生态园做好了,可以带来技术,提升乡村形象,吸引人气,带动三产
“以前玉米都是论斤卖,但我家种的是论棒卖!”前段时间,张成群种的水果玉米在村里实实在在地“火”了一把。
难怪,3亩地9000多棒玉米,1个玉米棒1元多钱,两三天就卖完了。“我这是‘试验田’,张书记他们把冯李庄村生态园盘活了,那里的水果玉米卖得紧俏,打算在我们村推广种植。”张成群说,作为村干部,自然要带头试种“试验田”。
张成群家玉米热销的消息在村里一传十十传百,同村的种粮大户张茂立听闻后立马坐不住了。“张主任的玉米刚卖完,我就找上门了。”张茂立笑着说,到春天打算先种几十亩试试。
“水果玉米从3月份一直能种到8月底,70天就成熟,每棒玉米市价1至2元,市场供不应求。”冯李庄村生态园负责人杜冰告诉记者,目前,前刘村和冯李庄村村民已经预订了近300亩的水果玉米种子,但距企业、商户收购的数量还有不小的缺口。
说起之前的冯李庄村生态园,当地人都直呼可惜。原本,占地400余亩的生态园给村里解决了不少就业岗位,生意红火时也是游人如织,称得上当地的一道亮眼风景。可几年前,因种种原因,逐渐关张废弃了。
刚驻村时,张卫清他们就听说了这个荒废的生态园。“不能再让生态园这么荒废下去了。”张卫清明白,生态园做好了,可以带来技术,提升乡村形象,吸引人气,带动三产。于是,他就先让驻该村的郑朕卓在村里走访,看有没有能人对重建生态园有想法、有规划。
“那段时间,我问遍了村里的种田大户。当联系到外村在此流转土地的能人杜冰时,得知她正好也有再建个生态园的想法。”郑朕卓说,听到这个消息,他当即和张卫清驱车赶往杜冰在郓城县李集镇的生态园。
2024年9月,冯李庄村生态园“复活”工程开工,从此它有了个正式的名字——四季庄园。
1月13日,记者走进四季庄园,一进来就被120多头梅花鹿吸引住了眼球,骆驼、鸵鸟等动物沐浴阳光悠哉闲逛,40亩黑小麦绿意盎然,200亩水果玉米早已收获改种了野菜,真人cs、各种亲子项目一应俱全。虽是试营业,但游人已经不少了,想摸摸梅花鹿、打打真人cs,得排队。
“截至目前,我们在网上共售出10000多张优惠券和团购门票。”杜冰看着超乎预期的游客量,喜上眉梢。
“下一步,黑小麦也得推广。”张卫清看着长势喜人的黑小麦,抿着嘴搓了搓手。
既然来了,就要给老百姓的红火日子再添把好柴,让炉子里的火越烧越旺
“既然来了,就要给老百姓的红火日子再添把好柴,让炉子里的火越烧越旺。”私下里,张卫清经常跟队员李强和郑朕卓这么说。
乡村振兴,要做活土地文章。为引入特色鲜明、有带动力且可复制的专业种植项目,张卫清一趟趟到潍坊等地调研取经,利用前刘村35亩林地引入樱桃种植。
做活土地文章也有难度。前刘村的水渠桥涵因年久失修,一度给当地农户带来不小的困扰。“以前是年年堵,通了还堵,堵了再通,已经陷入恶性循环了。”张成群说。
2024年初夏,张卫清听到此事,立马通过朋友,联系到聊城市一个爱心社会组织筹措了40000元,修补了水渠桥涵,维修了提泵站,不仅让农田成功避过雨灾,还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
李强和郑朕卓利用帮扶资金,分别在东程村和冯李庄村建起了乡村振兴车间。张卫清他们三人和镇、村干部多次到外地考察引进产业项目,最终引入针织厂和服装厂,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村民再添增收渠道。
2024年,张卫清向省民政厅申请专项资金,在郓城县委组织部和杨庄集镇政府的支持下,新建了前刘村党群服务中心,让村民办事更方便,文娱有场所。
一年来,张卫清三人瘦了不少,村民脸上的笑容多了不少。“我们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就想尽力做点让老百姓高兴的事。”张卫清说。
菏泽日报 记者 马源劭 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