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骚乱,让蒙古陷入了危机。

就在蒙古与印度达成矿产合作协议的几天后,乌兰巴托街头爆发了3000多人的大规模抗议活动。抗议者直指政府贪腐,要求解决贫困问题,甚至扬言要冲击国家宫。


这一切来得如此突然,又似乎在情理之中。

资源富饶的蒙古,本该是个富得流油的国家。区区300万人口,坐拥丰富的稀土、铀矿、焦煤和铜矿资源,按理说光靠卖资源就能过上滋润日子。

可现实呢?贫富差距悬殊,民生凋敝,老百姓连温饱都难以保障。资源的馈赠不但没有让蒙古人过上好日子,反而成了引发社会动荡的导火索。

这不是第一次了。2022年,蒙古就因为贪腐问题爆发过大规模抗议,抗议者甚至冲击了政府大厦"国家宫"。如今历史重演,抗议规模有增无减,年轻人纷纷加入抗议队伍。

表面上看是民生问题,实则暗潮涌动。

蒙古近年来奉行所谓"第三邻国"战略,企图摆脱对中俄的依赖,与美西方国家加强合作。这本是一场豪赌,结果却赌输了。


看看蒙古的外交动作就知道了。先是跟美国签稀土合作协议,结果因为技术和运输问题搁浅。转头又和法国商谈铀矿合作,法国却按兵不动,说要等到2028年再说。

最离谱的是跟印度的合作。为了不经过中国,宁可选择绕道俄罗斯远东,再从日本海南下运输到印度,运输成本足足高出7倍。这不是在做生意,这是在做政治。


地缘政治的博弈中,蒙古打错了如意算盘。

美西方承诺的投资迟迟不到位,反倒把中俄这两个真正能帮到蒙古的邻国给得罪了。去年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访问蒙古,居然提出要在蒙古建军事基地。这不是在帮蒙古,是在把蒙古推向火坑。

蒙古政府倒是还有几分清醒,当即拒绝了这个提议。但在其他方面,却还在执迷不悟地玩着平衡外交的把戏。既不加入金砖,也不参与上合,在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上更是摇摆不定,最后被俄罗斯直接绕开。


现在倒好,玩火自焚了。

这场骚乱的背后,是蒙古错误外交政策的必然结果。背靠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要么承接产业转移,要么老老实实卖资源,哪种选择不比现在强?

可笑的是,当蒙古陷入雪灾时,那些所谓的"第三邻国"美日韩全都视而不见,反倒是中国伸出援手,帮助蒙古渡过难关。这难道还不够明显吗?


这场危机该怎么收场?

答案其实很简单:加快推进中俄蒙自贸区建设,加强民间交流,增进互信。最重要的是,蒙古必须认清形势,别再当大国博弈的棋子了。

骚乱终将平息,但教训不能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