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深一度#1955年,新中国首次实行军衔制,这是对革命将领们多年戎马功勋的最高肯定。

当军衔授予名单送到毛主席面前时,审阅的每一笔都慎重而意义重大。

然而,就在名单中,赫然出现了二野的“三号人物”——张际春。

这位长期追随刘伯承、邓小平的亲密战友,抗战时期是抗大的灵魂人物,解放战争中是晋冀鲁豫军区的重要领袖,资历、功绩无可挑剔,按理应当被授予上将军衔。



但毛主席的目光停留在他的名字上许久,随后挥笔一划,将张际春的名字从名单中剔除。

他深思片刻,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另有用处。”

这位有资格封将的革命将领,为何最终没能穿上将星闪耀的军装?



张际春与抗大的初期领导

1938年2月,张际春的任命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

抗大是培养抗日干部的摇篮,更是集结和培育革命人才的关键基地。

张际春和罗瑞卿一起,面对日益严峻的战争形势,肩负起了确保这所学院运转和卓有成效地培养人才的重责大任。



1939年7月,抗大根据战争形势的需要,决定从陕西延安迁往太行山根据地。

这次大规模迁移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包括数千名学员和总校机关人员在内的庞大队伍,需要跨越广阔的敌占区和严密的封锁线,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张际春和罗瑞卿作为这次行动的主要领导人,承担了规划、组织和执行的重任。



队伍出发后,首先面临的是渡过黄河的挑战。

黄河宽广湍急,敌军对主要渡口进行了严密的封锁,水流湍急之处暗藏危险。

张际春亲自协调渡河事宜,合理分配渡船,保证数千人的队伍能够有条不紊地渡河。

由于渡船数量有限,大批人员只能分批次行动,夜间行动更是危险重重。

渡河时,有人衣物湿透,有人舟船倾覆,甚至部分物资无法保全,但大队伍最终安全抵达对岸,这得益于严密的组织和分工。



进入晋绥地区后,队伍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

这里地形崎岖,沿途小路泥泞难行,许多地方车辆无法通过,所有人只能徒步行军。

一路上,敌军封锁线遍布,沿途时常遭遇日军的小股部队袭击。

张际春指挥各分队灵活应对,保障大队伍的安全转移。



行军过程极其艰难。人员密集,补给运输成了大问题,食物和饮用水常常供应不足。

队伍中不少人因疲惫倒下,有的脚底磨破了血泡,依旧坚持前行。

张际春和罗瑞卿他们指派人员分头采购粮食,甚至鼓励队伍就地取材,通过与当地百姓交换物资来补充供应。学员们相互搀扶着跋涉前行,没有人掉队。



最为危险的,是穿越敌人的几道封锁线。

这些封锁线由日军密布的哨所、岗楼和巡逻队组成,戒备森严。

为了顺利突破封锁,张际春和罗瑞卿组织侦查队多次侦察,细致规划行军时间和路线,尽量避开敌军主力。

他们通过夜间行动、化整为零分批穿越等方式,巧妙规避敌军的监视。

即便如此,也时常爆发短暂的交火,队伍在慌乱中需要迅速重整,始终保持队形和纪律。



整整半年时间,队伍在荒野山林间辗转行军,经历了饥饿、寒冷、疾病的考验。

行进到冬季时,严寒袭来,不少人衣物单薄,靠着燃烧柴火取暖。敌人的封锁线越发密集,情况更加紧迫。

终于,1940年1月,队伍成功抵达太行山区,进入抗日根据地。



战时思想工作与困难应对

1941年至1942年间,抗日战争进入关键阶段,日军在各地加强“扫荡”,对抗日根据地的威胁逐步升级,同时,国内形势也因国共之间的矛盾和国际局势的变化变得更加复杂。

面对日军的“扫荡”,抗大的教学环境不断遭到破坏,校舍多次被迫转移,教学计划也经常中断。



张际春主持召开了多次会议,分析敌人的行动特点,商讨如何在复杂环境中保障教学活动的开展。

他与教员和干部们一起制定灵活的教学方案,将课堂分散到山林和村落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减少大规模集会的风险。



与此同时,由于战局恶化和国际形势变化,学员中出现了一些思想动摇的情况。

有些人对抗战前途感到迷茫,有些人因亲人伤亡和长期艰苦的生活产生了消极情绪。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很可能影响学校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张际春高度重视这一情况,他组织学校的干部和教员开展思想调研,全面了解学员的思想动态,并针对不同的问题分类施策。

他亲自主持思想交流会议,与教员们讨论学员们的思想困惑,并安排骨干力量分组对学员进行教育和引导。



在形势报告会上,张际春以清晰的逻辑和实际的数据讲解战局,帮助学员们认识到抗战中面临的困难和希望。

他没有回避问题,而是坦诚地指出抗战形势的严峻性,同时也通过列举八路军在敌后战场的成功战例。

在报告中,他常常结合国际局势,比如德国入侵苏联对抗战的影响,以及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逐步形成,向学员们解释抗战在全局中的位置,强调中国抗战对世界胜利的重要意义。



除了直接面对思想问题,张际春还注重通过实际行动鼓舞士气。

他组织师生参加生产劳动,在艰苦的条件下,通过开荒种地解决部分粮食短缺的问题,同时也让学员们感受到团结和自给自足的力量。



抗战到解放战争

1945年9月,张际春被调任晋冀鲁豫军区及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他的职责从抗大的教育和思想工作转向更直接的战场领导。

在这里,他与刘伯承、邓小平等一道,参与了解放战争的各项战略决策,是二野的第三号首长。



随着解放战争逐步拉开序幕,解放军面临着与以往不同的局面。

部队中还增加了大量被俘或起义的国民党士兵。

这些士兵在经历了长期的不同政治教育后,思想状态极为复杂,既有对新政权的期待,也有旧思想的残留。



为了让这些不同背景的士兵尽快融合,张际春提出了互补互助的方针。

他要求各部队在编组时,尽量将老兵、新兵和解放兵混编在一起,通过老兵带新兵、新兵影响解放兵的方式,形成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氛围。

他特别强调老兵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让他们通过日常的言行,向新兵和解放兵传递解放军的精神和纪律。

他还指示政治部加强对解放兵的教育工作,针对他们的思想波动和困惑,组织专门的学习班和讨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解放战争的意义,融入新的集体。



张际春经常深入部队,检查编制调整和训练情况,了解基层士兵的生活和需求。很多时候,他亲自与士兵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他指挥后勤部门优先保障新兵和解放兵的基本生活用品,减轻他们的适应压力。

他还推动建立“互助小组”,让老兵和新兵、解放兵共同完成训练和任务,在合作中增强信任和凝聚力。



除了训练和思想教育,张际春还关注战士的士气和精神状态。

他推动部队开展文艺活动,通过革命歌曲、戏剧表演等方式传递党的政策和军队精神。

在这些活动中,许多解放兵逐渐对解放军的理念产生了认同感,加深了对党的理解。

张际春还组织战斗英雄和模范战士现身说法,通过他们的故事激励士气,树立榜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际春的策略逐渐显现出成效。

解放兵开始融入部队,他们通过老兵和新兵的影响,逐步适应了解放军的纪律和作战方式,成为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兵、新兵和解放兵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形成了一个互相支持、团结奋战的整体。

张际春的工作并没有局限在思想教育和人员融合上,他始终关注整个部队的战斗力提升。他的领导风格深入人心,被誉为“老妈妈”。



毛主席的评价与张际春的选择

1955年军衔授予工作启动后,张际春的名字出现在候选名单中。

作为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高级将领,他的资历和功绩完全符合授予上将军衔的标准。

然而,毛主席在审阅名单时,划掉了张际春的名字,并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他,另有用处。”



实际上,早在1954年,党中央就已经做出决定,让张际春离开长期效力的军事领域,转而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国家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党和军队的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家需要更多具有全局视野和实际经验的领导者投身于新领域的工作。



按照资历和贡献,张际春原本完全有资格被授予上将军衔。

然而,当国家需要他在新领域发挥作用时,他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党的安排,将自身的去留置之度外。

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张际春带着一贯的严谨作风和实干精神投身于新工作中。



毛主席划掉张际春名字的那一笔,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考虑。

在张际春转入宣传系统后,他的身份已经不属于军队领导人,而更接近于党内的重要干部。

如果继续授予军衔,可能会对他的职务安排产生影响。#头条深一度#

参考资料:[1]宋凤英.被誉为“老妈妈”的二野副政委张际春[J].党史博采(上),2010,0(5):28-31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