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爱不释手的奶酪,为什么没在中国成为主流食材呢?
说起奶酪,相信大家脑海中第一时间就会浮现出《猫和老鼠》中那块金黄色的大孔奶酪。
看Jerry吃得那么香,谁不想买一份同款来尝一尝?
《猫和老鼠》首播于上世纪30年代,所以Jerry应该算是最早的奶酪吃播了,而且应该属于带货能力很强的那种,就像大力水手带火了德克萨斯菠菜罐头一样。
不过,奶酪在国内推广了数十年,知名度是上来了,购买量却一直都很一般。
最近刷短视频,刷到了一段意大利博主的吐槽,他在中国短暂旅居期间逛超市,在附近任何一家店都找不到自己想买的芝士奶酪,吃饭都不香了。
回想一下,好像确实是这样,我周边的几家中大型超市情况也差不多,别说奶酪了,连牛奶和酸奶的货架都只有半个,因为另外一边要留给果汁和火腿肠。
相信很多朋友也纳闷,贸易全球化都这么多年了,中国消费者也不是没有消费能力,现在几乎每个城市都有正经西餐厅,连汉堡披萨这些洋快餐都遍地开花了,为什么奶酪这种在欧美最常见的食材却拿不下中国市场呢?
其实要说中国人不爱吃奶酪,多少有点以偏概全了。
据全球所有可考的史料记载,最早被发现的奶酪成品,就在我们新疆的塔里木盆地,而且还是小河公主的陪葬品,从这儿也能看得出当时人们对奶酪的喜爱了。
至于为什么直到今天,奶酪都没能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常见食材,其实也跟文化历史有关。
欧洲人普遍有吃奶酪的习惯,是因为欧洲特别是西欧,地形以平原为主,草场广布,自古以来畜牧业就很发达。
正因如此,他们有大量的牛奶羊奶可以用来做奶制品,中亚和西亚地区的情况也类似。
但我们不一样,虽然我们东部也有很广大的平原,但我们自古以来人口也多。
相比起养殖牛羊这些牲畜来吃肉喝奶,多耕地种粮种菜,才有可能养活更多人,所以我们的蛋白质摄入来源主要是豆制品,而非肉蛋奶,因为价格更高。
在奶源丰富的西北和内蒙,奶制品也并不少见,像奶豆腐的制作工艺就和里科塔奶酪相似,其他还有乳扇、奶疙瘩和奶皮子,但都属于简单加工制品,花样没有欧洲那么多。
至于为什么没有开发出来各种奶酪,主要还是因为西北地区太过寒冷和干燥,很难满足奶酪中各种微生物生长的条件。
像欧洲最早发现的奶酪是在阴暗潮湿的洞穴中,所以到了现在意大利和法国也还保留着洞穴生产奶酪的古老工艺。
再加上以前西北都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而生产奶酪需要大量的发酵时间才能增强风味,所以游牧民族只能制作出来一些简单的奶制品食物,比如奶皮子、奶豆腐。
而且,历史上除了元朝和清朝之外,我们的中原地区一直被汉民族长期统治,游牧民族则被边缘化,捎带着连他们的饮食习惯也被歧视,所以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养成大量食用奶制品的习惯。
直到今天,因为“有怪味儿”不爱喝牛奶的小朋友也不罕见。
当然这也不能怪小朋友挑食,因为这跟我们的基因也有关系。
由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自古没有喝牛奶的习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筛选,现代中国人肠道里的乳糖酶普遍都比较少,所以乳糖不耐受也很常见。
虽然奶酪经过发酵,乳糖含量已经大大降低,但还是因为奶制品的大分类,在东亚地区一直不太受待见。
当然,影响中国人大量食用奶酪的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因为这玩意儿味道不太合我们的胃口。
有人可能会说,麦当劳的双层吉士汉堡我常吃,芝士蛋糕也是,我感觉那个味道还可以接受啊?
但实际上,快餐汉堡里用的口感粘滑的、奶味浓郁的再制奶酪片,在欧美国家并不入流。
很多高品质原制奶酪,一般都是又干又咸又硬,有的品种还有怪味,比如埃门塔尔的苦涩,林堡奶酪有霉味。
最著名的蓝纹奶酪就更不说了,简直就是翻版王致和。
像我们前面提到的,《猫和老鼠》是很多朋友年少时对奶酪的第一印象,看Jerry吃得贼香,一直以为那种大孔芝士是一款香香软软的奶质甜品。
结果一尝,居然是咸的!而且是很扎实的口感,是谁童年的梦碎了?
对于喊了上千年“民以食为天”,有无数食品选择的中国人而言,说服自己去吃奶酪,实在是“可以但没必要”。
到现在能在市面上算得上常见的,也就奶油奶酪和马苏里拉,前者做蛋糕,后者烤披萨。
不过近几年,随着膳食均衡观念的普及,中国人对奶制品的接受程度其实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
据统计,去年1-6月,中国进口奶酪8.84万吨,主要都是来自欧洲和新西兰,奶油、奶粉的进口量也都有上升。
特别是年轻一代,普遍都很愿意尝试新事物,而且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口味偏好,出现了各层次的奶酪爱好人群。
嗅到商机之后,很多西方奶制品公司也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准备在这片高潜力的市场上开启掘金之旅。
只要有利可图,资本想要炒红一款产品不要太容易,未必多好吃的“芝士加泡面”和“牛奶麻辣烫”这两年越来越流行,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