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乌克兰东部一支“王牌军”的部队遭到俄军打击,致使全员几乎伤亡。
这支部队满编时人数约1.2万,大约30%的成员为乌克兰军事院校的优秀毕业生,这些军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指挥能力,超过50%的士兵拥有5年以上的服役经验,他们经历过实战考验,具备丰富的战场经验和应变能力。
该部队的配置也相对先进,主战坦克主要为T-80UD,数量达到150辆。这款坦克以其强大的火力和防护能力著称,能够有效对抗敌方装甲目标。
该部队装备300余辆BMP-2,为步兵提供可靠的机动性和火力支援。同时,该部队还部署80门D-30 122毫米榴弹炮,能够提供远程火力支援,以及200套“针”式便携式防空导弹,有效应对低空威胁。此外,该部队的战场通信数字化覆盖率超过70%,这使其在战场指挥和协同作战方面具备较高的信息化水平。
综合来看,这支部队的专业人员构成、完善的兵种结构以及先进的装备水平,使其成为乌克兰武装力量中一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部队。
近日,乌克兰东部战局的重心转向巴赫穆特西郊,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在此爆发。
俄军在此次行动中,出动500架次以上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在这些无人机的引导下,苏-35战机对乌军阵地进行超过200次的精确打击,有效地削弱乌军的防御能力。
俄军地面投入三个装甲旅,从正面发动猛攻,试图突破乌军的防线。同时,俄军还派遣两支特种部队,从侧翼进行迂回包抄,目的是切断“王牌军”与后方的联系,形成包围之势。
而乌克兰方面,由于情报延误长达48小时,该部队未能及时意识到俄军的战略意图,错失调整部署的最佳时机,在遭遇包围之后,乌军指挥层在突围决策上犹豫不定,多次错失突围良机。
随后,在长达十天的激战中,由于补给线被切断,炮弹储备迅速告罄,短缺程度接近80%。火力的劣势,使得该部队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难以组织有效的防御和反击。最终,这支曾经被视为乌克兰精锐的部队,在俄军的合围下几乎全军覆没,伤亡率超过90%。
在“王牌军”遭受重创后,乌克兰迅速集结大约六万人的增援部队。
这六万增援部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约三万人的常规陆军,一万五千人的国民警卫队,以及一万五千人的新组建预备役部队。其中,实战经验是这支部队的最大短板,只有不到20%的士兵曾参与过实际战斗,而超过60%的士兵入伍时间不足三个月。
超过六成的主战装备为老旧型号,其中,T-64改进型坦克占据主战坦克总数的55%。这种坦克在火力、机动性和防护性上都与现代主战坦克存在较大差距。此外,步兵战车的防护能力也普遍偏弱,难以有效抵御敌方反坦克武器的威胁。该部队的火炮精准度不高,误差超过50米。
后勤保障车辆与主战装备的配比仅为1:8,这意味着每八辆主战装备才配备一辆后勤保障车辆。这种后勤保障能力,难以支持部队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作战,一旦战线拉长或出现意外情况,后勤补给可能会成为致命的短板。
在紧急动员的六万增援部队匆忙开赴前线后不久,一场精心策划的伏击战便在波帕斯纳亚东郊的山谷中爆发。
波帕斯纳亚东郊两侧高地与谷底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落差,高度达到300米。这种特殊的地形为伏击方提供天然的优势,使得他们可以居高临下,对进入谷底的部队进行有效压制。
俄军在高地上部署200个机枪火力点和50个反坦克导弹发射阵地,这些火力点都经过精心的伪装,使得乌军难以提前发现,俄军还在道路的关键节点布设500颗地雷,对乌军的机动能力进行有效的限制。
乌克兰的增援部队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进入伏击圈,随即遭到猛烈的火力打击。第一波攻击造成80辆坦克和120辆步兵战车被摧毁,人员伤亡超过3000人。
在随后的突围过程中,乌军又持续遭受攻击,伤亡人数不断攀升。最终,这场伏击战导致乌军伤亡人数高达1.5万人,其中重伤失去战斗能力的人员比例高达40%。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