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来,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通过不断地创新和探索,为北京乃至全国音乐剧市场创下了许多“第一次”,也更加巩固了其在“演艺之都”南中轴线上文旅地标的位置。
作者|肖衡\编辑|丁宇
图片|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供图
一场拍卖会,一盏华丽的水晶吊灯,音乐响起,一段尘封已久的剧院魅影的故事就此展开。2024年12月,当英语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再度上演时,剧中拉开的回忆与剧外的时间形成了某种互文。
对很多观众来说,这像是一次重逢。九年前,他们第一次走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观看有“音乐剧之王”之称的《剧院魅影》,那时,音乐剧是小众的,天桥艺术中心是新鲜的。九年后,同一地点,同一剧目,魅影的故事依然如此,但天桥和音乐剧都已经有了新的篇章。
对于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来说,在规划阶段就选择音乐剧作为主要的演艺形式,是一个极具前瞻性的决定,开幕大戏锁定《剧院魅影》便是立起音乐剧品牌的最佳选择。然而,九年来,天桥的音乐剧之路经历了挑战、经历了冒险,但更多的是坚持,以及在坚持中的不断创新与突破。
这一次,当《剧院魅影》与天桥的缘分续写时,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年度票房已突破2亿元,其中,音乐剧票房超过1.2亿元,越来越多的中文原创音乐剧不断涌现。伴随着11月20日至21日2024北京·天桥音乐剧盛典论坛的举行,更多的音乐剧相关产业链正集聚于天桥艺术中心,传统与时尚在这里共荣共生。
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九周年之际,《博客天下》作者对话北京天桥盛世集团副总经理、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党支部书记杨树聪,与他聊起天桥是如何选择音乐剧,音乐剧又是如何在天桥生长起来的。
在北京,天桥与文化一直不可分割。
“洋得冒尖儿,土得掉渣儿”是老北京形容天桥的一句俗语,北京天桥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聚集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五行八作样样齐全。特别是在历史的演变中,天桥是民俗文化的代表,是戏曲和曲艺的摇篮,这些构成了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北京天桥独特文化,同时也是北京极具传统文化色彩的鲜活载体。
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承载着文化特色的天桥地区不能再守旧,要有相应的新变化。2009年,北京市政府出台《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南中轴线建设,打造天桥演艺品牌。
整个天桥演艺区总占地面积2.07平方公里,已经投资26亿元,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是天桥演艺区的核心项目。2012年,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整体规划设计和建设启动,并于2015年11月20日正式开业。
与新的演艺空间相伴随的,则是音乐剧这条新赛道的开启。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选择音乐剧作为天桥艺术中心核心产品,也经过了多轮的研究。”杨树聪回忆,彼时,北京演艺市场对音乐剧还不太熟悉,但决策团队经过对国际音乐剧的产业发展研究之后,看到诸多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也能够看到音乐剧产业在国内发展的路径。
杨树聪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前瞻性的决策。一方面,以音乐剧作为定位,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从北京剧场行业的竞争角度看,音乐剧符合差异化定位的市场逻辑。
于是,尚未开业之前,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就提出了“国际、时尚、大众”的品牌标签,开幕大戏选择经典音乐剧《剧院魅影》也是那时就定下来的。
新赛道也意味着挑战。虽然以《剧院魅影》开幕确实给天桥艺术中心带来了影响力,但杨树聪还记得天桥艺术中心刚起步时遇到的问题,那就是在很多普通观众的眼中,音乐剧仍然十分小众,甚至有人会将音乐剧与歌剧、音乐会等混淆。
■北京天桥盛世集团副总经理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党支部书记杨树聪
但杨树聪对音乐剧的发展抱有强烈的信心。他认为,市场的培育和产业的发展都需要经历一段过程,虽然国内音乐剧市场并不成熟,但未来的样貌在那儿,剩下的就是共同努力的事了。
如今,国内原创音乐剧在持续往前走,经过前几年在创作和制作方面的沉淀,“中国的音乐剧已经成长为一棵小苗,已经不会因为国际音乐剧一来就迅速被击倒,它已经开始慢慢成长了。”杨树聪表示,原创音乐剧的持续产出,给这个行业带来了希望。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灯塔专业版在11月20日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音乐剧市场年度报告》中显示,2024年1月至10月,国内上演的中文音乐剧目场次占比达到87.7%,票房占比49.8%,观演人次占比64.1%。
这是因为国内音乐剧市场已经有了自己的基础,扎下了根。杨树聪表示:“随着我们的培育,随着市场不断地培养,观众的认知提升和整体创作能力的增强,以及演员等各种人才的补给,慢慢地成长起来了。”音乐剧这条赛道依然很新,但至少天桥站住了。
11月4日,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对外公布了其年度票房突破两亿元,创天桥艺术中心开幕九年来历史新高。其实,今年的票房成绩持续攀升的迹象早已显现,5月15日,天桥艺术中心票务系统显示2024年总票房正式破亿元。这是天桥艺术中心自开业以来票房破亿元速度最快的一年。
票房与剧目有很大的关系,但也需要宣传营销的能力提升。杨树聪坦言,这个成绩在年初规划的时候并不完全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比2023年的数据好。今年天桥艺术中心规划了十部重量级的国际音乐剧,其中只有一部是租场项目,这种安排是以前从来没有的。更多的非租场项目意味着对自身的宣传营销能力要求更高,所以天桥艺术中心今年也对原有宣传和营销的架构进行了重塑,提出了很多营销新玩法,这对取得更高票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4年天桥艺术中心上演的音乐剧作品包括:音乐剧明星演唱会《重聚》,英语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摇滚学校》《妈妈咪呀!》,法语原版音乐剧《唐璜》《摇滚莫扎特》《巴黎圣母院》,德语原版音乐剧《伊丽莎白》和《蝴蝶梦》音乐剧版音乐会,中文原创音乐剧《南墙计划》《人间失格》《将进酒》《赵氏孤儿》,以及音乐剧《基督山伯爵》中文版。各类优质的音乐剧轮番上演,用百花齐放形容并不为过。
对于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来说,音乐剧是核心标签,音乐剧是战略型产品,做国际音乐剧展演已经是非常顺畅的事情。2024年,天桥艺术中心共推出八大节展,其中天桥国际音乐剧展演有十部国际顶尖音乐剧,这些都成为票房增长的保障。
根据国际经验,纽约百老汇、伦敦西区是世界知名的两大戏剧中心,更是全球音乐剧发展的中心,为行业树立了可借鉴的标准,这两个地方每年的票房收入均能达到几十亿元人民币。“百老汇、西区都是一个街区的范围,从未来发展看,在我国将有非常多的剧场具备年度票房过亿元的能力,大家应该有这个信心。”
“过亿元票房的剧场不应该只有一两家,应该有很多。”杨树聪认为,漂亮的票房数据代表了整个行业的前景和潜力,而且是一件符合发展规律的事。“我们希望能有这么一个产业的概念,给大家带来信心,一个亿不是什么夸张的程度,在市场发展的逻辑里,我们就应该有这样的追求和目标。”
票房代表的不仅是营收和利润,它更代表着一个剧场的产出规模,以及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消费的带动。
杨树聪介绍,剧场演出带动了周围的酒店住宿以及餐饮业,带动了周边的配套设施建设,票房的公布也就逐步形成了一种统计逻辑。大家说伦敦西区有一个一比七的概念,就是100元的票,有700元的周边经济带动效应。他认为,在围绕剧场进行消费和商业布局上,国内应该有更多的顶层设计。剧场是一个目的性消费非常强的地方,围绕剧场的品牌调性和人群,配置更多的业态,提供更多的供给,形成集聚效应,这应该是促进演艺产业发展,让演艺产业为国民经济贡献更多力量的路径。
音乐剧的坚持并非易事,在我们的对话中,杨树聪几次谈起过去九年经历的困难时刻。比如,疫情时期,就有人发出了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要不要转型的疑问,因为国际音乐剧进不来,国内音乐剧还不成气候,是否还要继续做音乐剧。
“我们也做了非常多的思考,但最后还是决定要坚持做这个事情。”那段时间,杨树聪“处在一个很蒙的状态”,但也迫使他进行新的思考和改变,最后还是决定付诸行动和尝试。
杨树聪认为,定位需要前瞻性也需要勇敢,“坚持九年运营不变,走到今天发现,已经看到了天桥的人群越来越聚焦,天桥艺术中心的人群越来越‘标签化’”。这样的结果正是因为坚持得来的。
与此同时,做音乐剧要培育未来的审美和潜在的产品。杨树聪举例说:“今年德语音乐剧是第一次引入北京,说没有压力吗,肯定有压力。”最直观的压力就是营收方面,像《伊丽莎白》和《蝴蝶梦》在售卖一段时间后仍有余票。
但在他看来,这都是正常的市场逻辑。新事物的到来就一定会面临探索的过程,“我们不能拒绝新事物的到来,我们应该去迎接它,而且对于产业化刚刚起步的中国舞台表演艺术领域,我们就是要拿出更多的时间、精力、资源来做更多的市场拓展。特别是天桥艺术中心这样一个大平台,这是我们的职责与担当。”选项目,要在市场化和艺术性之间找到平衡点,比如《伊丽莎白》是非常优质的作品,在国内观众层面影响力广泛,《蝴蝶梦》有非常多的版本,德语版也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观众的适应都会有一个过程。事实证明,面对不同语种的作品,观众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杨树聪说,因为瞄准音乐剧,音乐剧就成了天桥艺术中心的战略型产品,所以要坚持做一些不同的东西。天桥艺术中心因此开启了多元化战略。杨树聪解释,天桥艺术中心的多元化战略是四轮驱动,即开展“演出、空间经营、艺术培训和艺术教育”四个方面的发展模式,同时做细分、做专业。
根据2019年的营收数据,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非票房收入占比接近20%,“说明这种模式可行,围绕演出,我们把艺术教育、艺术培训做起来了,把文创做起来了,空间里也有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天桥的多元化体系构架已初步形成。
此外,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还提出了纵向产业链、横向演艺区的发展模式。横向,即天桥艺术中心在整个天桥演艺区要有辐射影响,把握核心资源,跟周边有协同共生的产品;纵向,即要逐步完善天桥艺术中心的产业链。
“不调整不尝试就会落后。”杨树聪认为,“如果不做四轮驱动战略,只是围绕演出,没有新空间,没有文创店,没有培训,没有音乐剧团,没有咖啡厅,就是另外的样貌了。那个样貌符合现在的需求吗?”要创新,就要付出额外的努力,这对于团队来说是挑战也是成长。
在杨树聪的理解中,舞台表演艺术不一定可以产业化,因为它是非标产品,不像电影可以拷贝,但所有围绕其周边的内容都具有产业化的逻辑。
现在,当你走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来看演出的观众在文创店里驻足,不同剧目的周边也成为观众争相购买的产品。帆布包、冰箱贴、透卡、票夹等商品都不再小众,人们愿意为之消费、拍照、分享。这些都是带有鲜明音乐剧标签的天桥艺术中心在企业化运营和产业化道路上的新尝试。
杨树聪看到了在2014年至2024年10年的维度里,国内音乐剧行业发生的巨变。人们对音乐剧的认知在提升,票房的数字在增长,观剧人次在增加,音乐剧的影响力在变大,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制作水准不断提升,非常多的社会资源关注到了音乐剧这样一种形式。国内音乐剧市场已经有了自己的基础,扎下了根。
这其中,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不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包括大量国内外优秀剧目持续上演,还有“艺术普及”课程一点一滴的认知传递,以及天桥艺术中心在人才培养、多元化战略构建方面的勇敢探索。
作为一个综合性艺术场馆,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建有大、中、小、多功能四个剧场,共3300个座席,其中1600座大剧场是北京首家大型音乐剧专业剧场,而在这个空间内,观众不仅可以观看演出,还能通过不同的活动了解更多与艺术相关的知识和背景。
杨树聪介绍,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创立了“艺术普及”模块,让大家去听、去看、去了解,感受剧场演出的魅力。事实上,能做此类活动的剧场并不多,因为要付出大量精力和人力。“一年我们大概有两百场类似的活动,其中60%是免费的,剩下的40%也是低收费的。”这对于提升公众对音乐剧的了解无疑具有深远意义。
音乐剧市场的扩大,更加凸显了人才薄弱的问题。杨树聪分析:“因为人的培养更难,需要用五年、十年、二十年,需要建立标准,从而建立体系。”系统的培养并没有那么快,所以人才的压力是当下整个行业面临的普遍性难点。
针对这个现状,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有很多探索动作,以自身的能力做行业人才的培养,为行业内的演员提供了一些职业化通道。杨树聪认为,这是一项职业教育,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也要担起一部分责任。
目前,天桥艺术中心打造了五年的音乐剧制作人研修班和三年的演员研修班。职业化的道路同样是一个慢慢成长的过程,“对于年轻的演员来说,他们需要实践,需要练习,需要出作品。毕竟学校和真正的舞台是不一样的,需要不断地适应,不断地去成长、学习和调整。”
杨树聪说:“随着我们的培育,随着市场不断地培养,观众的认知提升和整个创作能力的增强,以及演员等各种人才的补给,(音乐剧市场)慢慢地成长起来了。”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曾提出“看音乐剧到天桥”的口号,如今这样的愿景已经照进现实,不仅是口号,更代表一种生活方式。如今,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在很多人心中不仅是一个坐标,更像是一个约定、一种习惯、一份信任。
那么,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
杨树聪说,我依然希望它是一个国际的、时尚的、与大众共荣共生共成长的平台。对于天桥艺术中心来说,它应该五十年、一百年地存续下去,它应该有自己的成长逻辑,有自己的生命特征。在未来,它应该在中国音乐剧产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呈现更多的作品,培育更多的人才,给更多的观众带来快乐,为区域周边贡献更多的价值。
“具体样貌,我个人认为,它应该是健康的、快乐的、积极向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