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平津战役期间,傅作义与我党达成了和平协议,使北平古城免受战火。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他为水利部部长。
在一次谈话中,毛主席对他的情况格外关心,让他内心愧疚,遂说出了一个深藏内心的错误。
但主席听后大笑,根本没有责怪他的意思。
那么傅作义所说的错误到底是什么?
北平和平解放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不顾民意,执意挑起内战。
在三大战役之一的平津战役中,自知大势已去的蒋介石似有撤退之意,但是由于派系原因,傅作义被留在平津地区阻挡解放军的脚步。
在辽沈和淮海战役期间,解放军势如破竹,逐渐在人数上也取得了优势
见此情形,傅作义干脆弃掉那些无法首尾相顾的城市,只以北平和天津两个城市为主要防守目标,试图与解放军对峙。
为了混淆傅作义的判断,新华社不断刊登东北野战军在沈阳庆功和开会的消息。
实际上解放军主力已经悄悄南下,到了河北主战场。
华北军区的第二兵团和东北野战军的先遣部队先拿下张家口,将傅作西逃的路线切断。
其后东北野战军的主力,又将北平(北京)、天津、唐山包围起来,令其不能互相接应。
如此,傅作义既不能西逃,也不能南遁,只能困守在北平。
解放军占领张家口后,又与天津的十几万国民党军队激烈交火。
经过半个月左右的战斗,天津迎来了解放。
根据当时的形势,解放军攻入北平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毛主席等人考虑到北平的特殊性,决定劝傅作义起义投降。
北平是历史文化名城,明清等朝代在这里建都,其中更是有故宫、天坛、颐和园等著名的历史建筑。
这些古老的建筑是民族的共同瑰宝,决不能在战争中损坏。
彼时傅作义虽明白国民党大势已去,解放北平是大势所趋,但他始终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
在这期间,诸多共产党人和民主人士为北平的和平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是一名共产党人。
在父亲举棋不定时,她一直陪在对方身边,劝说他接受我党的和平协议,将北平完整的交给人民。
傅作义极为信任的朋友邓宝珊也劝他接受谈判,不要因一时意气毁了这座古城。
1949年1月31日,北平城门打开,解放军举行了隆重的入城仪式,与傅作义部完成了北平的交接。
由此,平津战役正式结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很快进入战后重建阶段,用人的地方很多。
作为起义将领的傅作义,也得到了重用。
傅作义的错误
起初毛主席问他有什么打算,傅作义似乎早就想好了,提出想前往黄河河套地区工作,进入水利部门。
傅作义一直是职业军人,对水利工作几乎是一窍不通。
不过他提出这样的要求,毛主席也没有拒绝,而是认为黄河河套的水利工作有限,可以让他当水利部长。
这个决定让很多人感到诧异,但毛主席也没有过多解释。
可傅作义毕竟没有什么相关的工作经验,又曾是国民党将领,在一开始的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阻力。
他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看过决议后不再签字,而是让副部长批示,这种情况很快形成惯例。
水利工作是民生大计,中央领导人会认真审阅水利方面的重要决定。
渐渐地,毛主席发现几乎所有的水利部文件上,都没有傅作义的签名,心中隐隐有了些猜测。
很快,主席约见傅作义,询问工作上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傅作义表示,自己不懂水利,承担不了水利部长应付的责任。
毛主席一开始就知道傅作义是水利方面的门外汉,不过还是鼓励他一边学一边干。
后来毛主席将此事告知了周总理,周总理为此专门批示水利部:
水利部长没签名的文件,一律无效,并且以后还要让傅作义参加党组会议。
傅作义得知中央的决定后特别感动,感动之余内心更是百般纠结。
1950年,傅作义主动找到毛主席,表示自己还有一个错误没有交代。
毛主席听到这句话,没有表露意外之情,而是让他说说看。
原来当初傅作义投诚后,还私藏了一部分武器和电台。
毛主席听后哈哈大笑,没有追究他的责任,而是让他继续留在身边用。
这个回答让傅作义羞愧万分,也更加让他明白了共产党人的心胸。
在此后长达20余年的工作中,傅作义从一个不懂的“门外汉”到踏遍祖国山山水水,为新中国水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1年,他和副部长一起视察淮河。
有一段路程特别难走,车子根本无法通行,他便下车走了15公里,才到达目的地。
平时出差时,他也拒绝接受水利部长该有的待遇,而是主动要求跟工作人员一样住在普通包厢中。
后来在三门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年过花甲的傅作义在40多度的天气里去一线视察,特意了解了工人的生活和伙食问题。
而自己则带着干粮,饿了就吃两口。
由于长期奔波和作息不规律,傅作义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
1974年,已辞去水利部长一职的傅作义因病在北京逝世。
参考资料:
《傅作义政治转型中的双重性》历史研究2005年第5期
《北平为什么无战事》新民周刊
《49年“门外汉”傅作义,为何自荐共和国首任水利部长》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