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组即将到达检修库,各部门做好准备。”
13日9时许,复兴号智能动卧列车向检修区域进发,8小时后,“体检”完毕的列车返回香港西九龙站,于19时26分踏上开往北京的旅程。这是2025年春运全国开出的首趟复兴号智能动卧,也是该车型首次在春运中投入使用。
为了保障首趟“移动星级酒店”运行安全,在华南地区最大的高铁“4S店”——深圳动车运用所,陈博文和身怀绝技“工友”们争分夺秒,开始了春运前的最后一次“体检”。
360度全景检测
随着列车徐徐驶来,静候在站前检测棚内的“黑科技医生”已经开启工作。分秒间,高速相机模组对复兴号智能动卧列车完成扫描检测。
复兴号智能动卧列车通过检测棚。
“这正是‘全景综合检测系统’的威力。”动车组机械师陈博文一边指向检测棚内几个数据采集点,一边说道。
该系统在采集点进行360度无死角、全覆盖高清快速扫描。采集来的实时图像,生成“CT扫描单”,自动传输至数据库进行识别与测量,给列车的健康状态“摸底”。
“列车‘求医’和我们大同小异,先得‘拍个片子’。”陈博文看着前端平台推送的列车数据,立刻联系各个地勤动车组的检修“医生”,请他们做好相应准备。
“这里就像医院的分诊台。没有它,我们得等到列车进库才能对车顶、车下的部件进行人工测量。”陈博文告诉记者,现在“黑科技医生”能实现超高效率、精准测量,20分钟内检测15000个零部件,机械师只需等“诊断”结果,“它可比我们人眼还看得仔细!”
沟槽中精准测量
“小车正在运行,禁止地沟作业!”
列车刚在检修库“站稳脚跟”,地沟里的“机器人大夫”便忙不迭地“宣示主权”。
复兴号智能动卧列车相较其他车组更智能,设备部件也更复杂。机器人转动小臂,高精度3D景深摄像头将数据图像“尽收眼底”,实时传送至数据采集系统。
“春运来了,检修任务量大幅增加,‘机器人大夫’替我们分担了不少检修压力。”机械师肖雅伦笑着说。
地沟里的机器人进行精准测量。
此前,地沟检修人员每晚要弯腰抬头上千次,劳动强度大。机器人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工作场景。现在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高效、精准完成检查。
说话间,图像数据传回,数据采集系统报出故障预警。肖雅伦快速移动鼠标,点开弹窗进行核对,确认列车车轮的闸片已经到达更换界限,立即下发处置指令。
“以前用小钢尺测量闸片厚度,存在看不清、读不准的问题。”肖雅伦说,现在通过车底机器人的3D识别技术,测量数值能够达到小数点后两位,更加精准。
随时随地监控状态
“派班室您好,我是G898车组随车机械师,于16时30分上作业信号。”
天色渐晚,检修库内“体检”告一段落,随车机械师阳宏耀开始接车工作。
话音刚落,阳宏耀打开一台形似手机的设备。这是复兴号智能动卧列车上首次投入使用的手持移动终端,列车一旦出现突发故障,它会立即向随车机械师弹窗预警。
随车机械师使用手持移动终端。
“以前,我们只有在列车司机室或监控室才能看到列车运行情况。如今,通过手持移动终端,我们在车内、站台作业时也能对列车的‘健康状态’了如指掌。”阳宏耀说。
不仅如此,在列车运行时,运维平台对列车数据实时监控的数据,也能通过手持移动终端同步共享给阳宏耀,实现线上线下互联。
13日23时,从香港西九龙站驶向北京西站的复兴号智能动卧上,旅客逐渐熟睡。阳宏耀拿着手持移动终端,在车内开启新一轮巡检。
他透过车门车窗看向远方,南有灯火通明的西九龙站,北是一望无际的铁道线,一列追风赶月的钢铁游龙,领跑在春运首日的大湾区。
来源: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