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我们人类自豪地站在智慧的巅峰,然而,若论懵懂无知,没有哪个物种能与我们幼年的模样相提并论。
不可否认,很多生物的幼崽一降生便能迅捷地站立行走,仿佛这是大自然赋予它们的一个神奇按钮。生活在田园间的人们或许目睹过,如马和羊这样的动物,几乎在落地的瞬间便能挣扎着站起,甚至在短短一小时内就能稳稳地迈开步子。相较之下,我们的人类幼崽却需耗费数月时光,方能勉力站稳。
有人可能会拿猫咪和小鼠来作比,认为它们的幼崽同样在出生时笨拙无力。然而,别忘了,猫和老鼠的成长速度之快,短短几周便能自立更生,繁衍后代。反观我们人类,至少得等上18年,才能步入成年的门槛,开始孕育新生。
此外,人类的幼崽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他们诞生于世,总是伴随着响亮的哭声。在现代社会,这并无大碍,但在史前时期,那个充满未知危险的世界,婴儿的哭声很可能会招来猛兽,为脆弱的他们带来不测。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婴儿的哭声在当时是个潜在的生存威胁,为何这样的基因仍然被保留了下来呢?
这背后隐藏了一个秘密:人类的幼崽其实是“早产儿”。研究指出,人类婴儿的理想发育期应该长达21个月,而非现在的10个月。那为什么我们的幼崽不待在母亲的子宫中,直至完全成熟,而非要提前降生呢?
这要追溯到我们祖先的进化历程,正是直立行走的姿态,促使了这一变化。人类挺直脊梁,双腿交替前行,为了保持步态的稳定,骨盆自然需要变得相对狭窄,产道亦随之变窄。与此同时,随着人类的进化,大脑容量开始急剧增长,这意味着婴儿的头部尺寸也相应增加。在大脑袋和窄产道的双重夹击下,为了确保婴儿能够顺利分娩,唯一的办法便是提前出生,在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状态下来到这个世界。
在进化的长河中,那些选择完全发育后再出生的婴儿,恐怕因为头部过大难以通过产道,导致难产,这些基因最终被自然淘汰。存活下来的,便是那些“早产”的婴儿。
再深入探讨一步,为何婴儿出生后总会以哭声宣告自己的到来?
归根结底,这还是因为其未成熟的状态,他们缺乏基本的生存能力,只能依靠本能。新生儿无法言语,视力也未完全,只能通过哭声来吸引抚养者的注意。在那个无助的时刻,哭声是他们所能做的全部,也是表达需求的唯一方式。
那么,哭声会不会在史前世界中,招致野兽的威胁呢?
确实,这种风险是存在的。但那时的人类已然群居,并且在数百万年前已掌握用火的技能,火成为了人类抵御猛兽的利器,使得我们的祖先在那个时代相对安全地生存繁衍。
由此可见,新生儿的哭泣并非因为他们真的“愚笨”,这其实是他们求生的一种手段,是自然选择和进化共同塑造出的生命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