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河大坝往西4里路,就是济南市济阳区济阳街道苟王村。1月8日,腊月初九,正是苟王村大集。早晨7点半,晨雾还没完全散去,气温零下,苟王村大集已是人流涌动,烟火气十足。

“给我割下这块排骨来。”随着一位大娘的话,大集南头的肉摊老板娘手起刀落,一块近10斤的排骨就被放到了秤上。眼见着几分钟内半头猪就剩下了些前颈和前排,几位排在后边的顾客脸上流露出着急的神色。进了腊月,年集上的人们展现出了旺盛的购买力。


大集上的肉摊生意红火。

相邻的蔬菜摊上,鲜嫩翠绿的面条菜,你买一袋子,我买一袋子,不多会儿,整整一筐菜就见底了。“菠菜一块钱一斤,捎上点吧。”菜摊的大姐是个推销好手,借着旺销的面条菜推销起了菠菜。

沿着大集逛下去,翠绿的西芹、火红的西红柿、白生生的藕瓜、脆甜的苹果……各色新鲜蔬菜、瓜果、禽蛋、鱼虾、肉类等琳琅满目,散布在大集各个摊位上,靠着食材的新鲜和实在的价格吸引着顾客。

大红的刺绣小棉袄,红底绣花的对襟褂子,各色鲜艳的布料,以红色为主调的服装摊带来了浓浓的年集味道。年画和对联摊位上,摆满了各色对联、福字和年画,花花绿绿的煞是喜人。


火红的对联摆上了大集。


来自潍坊杨家埠的木板灶王爷年画。

一辆三轮车上,一串串各式各样的烙画葫芦吸引了赶集人的眼光。“这些丫丫葫芦,都是我们自己种的,这些生肖葫芦都是我自己画的,还是非遗产品呢。我用电络铁把图案烙在葫芦上,蛇图案的要烙半天,龙图案的需要一天工夫。”摊主文德敏介绍。


文德敏介绍自家的生肖葫芦烙画。

大集上心灵手巧的人,垛石街道江屯村的李琦美也算一个。她的摊位上都是自己用高粱杆编的水篦子、干粮篦子、炊帚等产品。李琦美说:“年集上生意好,卖完了我回家就赶紧编新的。这盛水饺、拾馒头的水篦子,一上午编一个,这秫秸盖垫得编一天。”


垛石街道江屯村的李琦美大娘售卖自己编制的各种盖垫和篦子。

升腾的烟火气、各色地方美食,是年集永恒的主题。奥尔良烤鸡腿摊位边,围满了等鸡腿出炉的顾客。在烤炉的炙烤下,鸡腿的外皮油润金黄,浓郁的香味四处飘散。


现场制作的蛋卷美味可口。


色泽诱人香气扑鼻的烤鸡腿。

“好吃的豆腐,晚了可没了。”济阳街道五股道村的王成水老人正卖力推销着自家冒着热气的浆豆腐。家在20多里路外,但是王成水常年赶集卖豆腐,苟王村这里也有他的老主顾。“他家豆腐好吃,每个集我都买。”一位买豆腐的大姐跟旁边询价的人说。


济阳街道五股道村的王成水老人(左)正卖力推销自家的浆豆腐。

油条锅内烟气缭绕,白面坯子伴着泛起的气泡慢慢变得金黄。从曲堤街道来赶集的郭怀霞,正忙着在摊位上炸制在别处已经不多见的四股老式油条。“我卖老式油条十多年了,周边的集我都赶。”



从曲堤街道来赶集的郭怀霞,正忙着售卖四股老式油条。

“脆甜的曲堤黄河白莲藕,大的两块五一斤,小的一块五一斤。”家住曲堤街道崔赵村的王尔富卖力吆喝着。他家在紧靠黄河处有六七亩藕塘,藕塘里的鱼,已经早早卖光了。自己采出来的藕,王尔富和媳妇将它们洗得白白净净的,不到七点就赶到了大集上。靠着上好的货色,他家的藕卖得比别的藕摊快很多。

苟王村本村的刘登山,在大集上卖的是红枣和黑红色的熏枣。他说:“这熏枣是济阳特产,经过10多道工序才能制成,我加工这熏枣有三四十年了,这枣除了本地人买,还远销到江浙沪四川等地……”


大集上鲜嫩的西芹颇受欢迎。

临近上午10点,阳光带来了更多的温暖,赶集人越发多了起来。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唐峰 通讯员 周志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