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7月23日晚上11点半,毛主席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缓步走进书房改造成的临时手术室。
秘书张玉凤拿来录音机,按下播放键,一曲慷慨激昂的《满江红》回荡在手术室内。
负责手术的唐由之先给毛主席眼睛进行球后麻醉,做好心脏监护。随后,唐由之拿出一根特制的针对准主席的瞳孔进行操作。他轻轻地将覆盖在晶状体上的白内障一点点地剥除。
大约四五分钟后,唐由之给毛主席把眼睛包扎起来。主席惊喜地问:“这么快就做完了?我还当你没做呢。”
唐由之为什么会获得给毛主席做手术的资格?其间发生了哪些故事?
01见不到病人的神秘会诊
1974年冬的一天,中医眼科大夫唐由之接到上级通知,让他到北京解放军305医院参加一次会诊。当唐由之来到会诊现场,他看到眼科大夫来了有七八名,他是唯一的一名中医。
现场不仅有眼科医生,还有心脏科、皮肤科、呼吸科的,加起来有几十个人。唐由之意识到,这是位不同寻常的病人。
接下来的事,让他更加确定这种感觉。
报告病例的人,既不说病人的姓名,也不说籍贯和职业。唯一知道的就是性别和大概的年龄。在说明病情的时候,把他全身的健康状况都讲了一遍。
然后,由一名领导同志分专业和各组的大夫进行研究讨论。他将各组的治疗方案整理出来,一一上报。
唐由之所在的眼科小组确定患者得的是老年性白内障。病人看书已经十分困难,发展到什么程度,需要给病人做检查进一步确诊。
这样的会诊,在后面的一个月内,又进行了三次。所有眼科大夫都认为需要进行手术。
1975年春节前。这天,唐由之在家。突然,有人敲门。唐由之打开门,看到是位四十多岁的解放军。他对唐由之说,需要唐由之出去几天,带上换洗衣物和洗漱用品即可。
唐由之简单收拾一下,就跟着这位解放军同志坐车去了机场。在机场,唐由之的助手高培质已经先到了。
唐由之预感到,这是给毛主席看病。而在机场见到汪东兴,更加确定这位神秘的病患就是毛主席。
唐由之一行5人坐飞机来到杭州。晚上,有人告诉他们,明天就要见到毛主席了。几个人怀着兴奋和紧张的心情,期待着第二天的到来。
02亲眼见到毛主席
次日早饭后,医疗组的5名医生,按照年龄大小排队依次走进毛主席休息的屋子。毛主席的光辉形象早已深入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但见到本人,唐由之却大感意外。
一进门,唐由之看到一位老人靠在沙发上。他头发灰白蓬乱,穿着一件打着补丁的毛巾睡衣。脚上穿着一双旧拖鞋。他形容憔悴,完全没有照片上的伟人那般雄姿英发。
毛主席是在长沙游泳感冒后,来杭州休养的。
医生们逐一通报自己的姓名,然后为主席做检查。他们确定主席需要手术治疗白内障。
但主席咳嗽严重,痰很多。西医做手术,一般缝5针。如果咳嗽太狠,缝合处易开裂。只要有一针开裂,眼里的玻璃体、虹膜等都可能因为咳嗽引起的挤压而跑出来。这样一来,手术的风险实在太大。
经过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决定,手术交给唐由之来操作。因为他擅长中医金针拨障术,只要在黑眼球和眼角中间处切一处不到2毫米的切口,不需要缝针,伤口容易愈合。
唐由之先要负责给毛主席讲解白内障的相关知识,以及手术治疗的必要性,中西医手术的不同等。
唐由之从工作人员口中得知,毛主席主张用自身的抵抗力来克服疾病。对于医生的话,他认为有时候会夸大病情,所以不能全信。而且,主席担心因为治病影响工作。
唐由之耐心又细致地讲解,还用上两句白居易的诗“盒中空燃决明丸,金针一拨日大空”,来说明白内障清除手术,在唐朝就已经有记载。现在这个手术中西医结合,已经很成熟。
毛主席终于点头同意手术。
周总理安排唐由之来设计手术时需要的设备和器材,毛主席特意强调用国产的。
03听《满江红》做手术
经过半个多月的筹备,手术需要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此时,毛主席回到北京。
1975年7月23日,毛主席难得睡了个好觉。唐由之决定给主席做左眼白内障手术。
晚上11点钟,唐由之去问毛主席今天做不做手术。毛主席问:“你们都准备好了?”唐由之给出肯定的回答。毛主席大手一挥说:“做!”
得知马上要给毛主席做手术,大家都异常紧张。一位心脏病专家拿着冲眼睛的水壶,手一个劲地抖,结果水壶“啪”地掉到地上。护士来给唐由之量脉搏,一分钟120多下。
唐由之告诉自己要镇定。他和张玉凤一起搀扶着毛主席缓慢地走进手术室。周总理和邓小平等在手术室外。
医护人员给毛主席戴上消毒帽,主席开玩笑说:“我是不是像和尚啊?”大家哈哈大笑,都没那么紧张了。
毛主席问:“音乐准备好了吗?”唐由之说没准备。毛主席笑呵呵地说:“张玉凤,你去放《满江红》的弹词吧!”
张玉凤拿来钢丝录音机播放《满江红》。
在激昂高亢的乐曲声中,唐由之开始为主席手术。5分钟内,手术结束。唐由之一句词都没听进去,毛主席却听得非常陶醉。
唐由之给毛主席打上麻醉针,毛主席静静地听曲子,一声不吭。
当唐由之告诉主席手术做好了时,毛主席还以为没开始手术呢。他高兴地说:“我过去对医生只相信50%,现在对眼科医生相信75%了。”
手术后,唐由之守在毛主席的卧室外。主席刚睡下一个小时,突然起来。他写下“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这是鲁迅悼念杨杏佛的一首诗,里面有“由之”两个字。由于视力不佳,毛主席写不成行,字斜向一方。
唐由之请主席送给他,主席爽快地答应了,还题上自己的名字。
术后第三天,唐由之为毛主席打开纱布。毛主席能看到了,他不让唐由之再包纱布。他倔强地说:“我都好了,看得清清楚楚,眼睛也没有什么不舒服。”
但这样很容易感染。唐由之生气了,他说:“我这样做,不仅是对你本人负责,还要对全国人民负责,对全世界人民负责!因为您是全世界人民心中的红太阳。您必须得听我的!”
经过协商,毛主席戴上一副特制的眼镜。左眼前面是一个封闭的塑料罩子,灰尘一点掉不进去,手也接触不到眼睛。罩子前方是11度的镜片。
折腾一番后,毛主席终于可以开始工作了。但不久他的左眼开始不舒服,唐由之只能重新包上纱布。毛主席这次没有反对,还用食指和中指比了个“V”字。他无奈地对唐由之说:“你胜利了!”
又过了几天,毛主席的眼睛终于不用包纱布了。他可以随意地看书和批阅文件。
1975年11月初,唐由之医疗小组成功完成使命。离开中南海前,毛主席和全体医护人员合影。他对唐由之说:“明年再请你来,给我做另一只眼睛的手术。”
后来,唐由之被安排去朝鲜给金日成做手术。中间他回来给毛主席做过复查。
唐由之盼望着第二年给毛主席做右眼的白内障手术。但他没有等到两人相约的时间,毛主席在1976年9月9日离世。这成为唐由之心中最大的遗憾。
结语:
1971年以后,毛主席的健康越来越差,视力也明显下降。中央专门为毛主席录制了一些古诗词乐曲,以耳代目,让主席晚年能够修身养性。
在这些乐曲中,有一首岳飞的《满江红》毛主席尤其喜欢。它是由岳美缇演唱的,而岳美缇是岳飞的第27代孙。这赋予此曲不一样的意义。
主席一直牵挂着海峡两岸的统一。听《满江红》,正是他这种心境的体现。
毛主席一生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呕心沥血,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记挂着国之大计。
他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红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