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启动。候选项目均为各发掘资质单位主动申报,经国家文物局审核,最终确定30项参评。其中,青岛琅琊台遗址成为山东省本年度唯一参评项目。活动办公室将组织投票推荐产生20项进入终评,再经终评产生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大名单”。此前,青岛早报对青岛琅琊台遗址连续6年考古发掘新发现进行了详细深度解读报道。



琅琊台风景区。资料图片

秦始皇所筑之“琅邪台”

2019年以来,为配合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与青岛市黄岛区文化和旅游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通过持续发掘,确认了“大台”主体为秦汉时期高台建筑基址,构成高台建筑核心及外围场地的夯土基址体量宏大,夯筑质量极高,发现登台踏步、台下房间、排水设施及院落门址等重要遗迹,是重要的大型国家工程,佐以早先发现的秦代刻石,可推定为秦始皇所筑之“琅邪台”,证实了《史记》等文献的记载。



遗址鸟瞰(南-北)

多年持续对琅琊台遗址的考古发掘,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收获。不仅证实了《史记》记载的相关内容,更让秦始皇东巡琅琊的故事越加清晰起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琅琊台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吕凯表示,琅琊台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考古发掘为秦汉时期高等级建筑的研究提供了全新材料。

大台建筑基址规模宏大

考古队员介绍,琅琊台考古发掘的重点区域是“大台”。大台位于琅琊台遗址中心和制高点位置。经详细勘探,山顶夯土分布区域平面大致呈“T”字形,“T”字一横长近300米、宽约100米,西宽东窄且东端地势更低。经考古发掘证实“大台”主体是一座“秦修汉葺”的高台建筑基址,其周围还分布有附属建筑及院落,整体规模宏大且结构复杂。



琅琊台遗址山南夯土基址发掘区航拍图。资料图片

汉以后建筑圯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有“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余步”之描述。以发掘成果为线索进行测算,最上层台基东西长约61米、南北宽约39米。多年持续发掘中,台基东、西两侧部分区域被揭露,辅以调查勘探,为推测建筑整体形制提供了线索。

通过调查勘探,于“大台”顶部正南的山下发现面积较大的夯土基址,基址位于山前阶地上,地势高亢开阔,在发掘区南部发现包含大量建筑遗物的堆积,出土板瓦、筒瓦、瓦当等,形制与山顶相同。结合对夯土结构的判断,推测此处建筑与“大台”基本同时营建。根据勘探情况,目前发掘的建筑基址位于一处规模庞大的建筑群的东北部,发掘区以西、以南,尚有多处夯土集中区域,共同组成一处背山面海、呈阶梯式分布的建筑群。

琅琊台再现“国家工程”

多年的发掘工作,让琅琊台遗址一个规模庞大、气势恢宏的大型高等级建筑群越来越清晰。当年秦始皇南登琅琊的一幕幕场景,已经十分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考古队员在琅琊台遗址现场勘探。

考古队员介绍,山顶建筑形制上接近秦咸阳宫一号宫殿等,但依山巅复杂地形,布局更为灵活……眼前的这些建筑基址,由山顶高台延伸至山南阶地,是始皇帝“徙黔首三万户”修筑的国家工程,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考古专家认为,秦汉皇帝对山东沿海的东巡是加强王朝对东方地区控制的重要手段。作为秦汉皇帝东巡的重要地点,琅琊台遗址一系列考古新发现充分体现了今山东地区在秦汉统一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反映了齐鲁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是多元文化融合、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历史进程的重要见证。持续6年的琅琊台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成果。但随着进一步的发掘,更加清晰的琅琊台历史真相将呈现于世,成为青岛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秦汉皇帝东巡重要地点

青岛琅琊台遗址位于山东省东南沿海,该遗址三面临海,起伏于主峰海拔高度为183.4米的众山之上,现存秦汉时期夯土台基等多处遗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记·封禅书》载“(齐地八神)八曰四时主,祠琅邪”。秦始皇曾三次巡视并“作琅琊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水经注》记载此台:“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余步,广五里。”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先后三次东巡到达琅琊。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下令修建琅琊台。

2024年12月21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召开琅琊台遗址考古新发现论证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博物馆、山东大学、浙江省考古研究院、江苏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与会专家认为,作为秦汉皇帝东巡的重要地点,琅琊台遗址一系列考古新发现充分体现了今山东地区在秦汉统一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反映了齐鲁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是多元文化融合、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历史进程的重要见证。同时,琅琊台也是中国古代从陆地走向海洋意识觉醒的一个标识,具有世界海洋文化的历史意义。因此,琅琊台遗址的发掘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链接 /

全国30个项目参评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中国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每个年度举行的评选活动。该活动始于1990年,在全中国范围内评选本年度的重大考古发现,其评选标准要求符合国家文物局的报批手续,并保证发掘质量,发掘内容要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且为中国考古学科提供新的内容信息及新的认识。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国一共有30个项目参评。分别是(按年代早晚排序):安徽池州华龙洞遗址、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河北阳原新庙庄遗址、内蒙古锡林郭勒金斯太遗址、吉林和龙大洞遗址、浙江仙居下汤遗址、河北武安赵窑遗址、黑龙江海林石人洞遗址、辽宁建平马鞍桥山遗址、内蒙古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河北宣化郑家沟遗址、甘肃临洮寺洼遗址、山西沁水八里坪遗址、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陕西宝鸡周原遗址、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四川盐源老龙头墓地、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山东青岛琅琊台遗址、河北临漳邺城遗址东魏北齐宫城区、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新疆吐鲁番西旁景教寺院遗址、河南开封北宋东京城景龙门遗址、重庆合川钓鱼城加担土遗址、黑龙江阿城金上京遗址、宁夏贺兰苏峪口瓷窑址、福建德化大垄口窑遗址、江西景德镇元明清制瓷业遗址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