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出席中国农业科学院2025年工作会议,部署农业科技创新。
当今世界,国际博弈底层逻辑是科技竞争,谁能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谁才能拥有发展的主动权。
早在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在致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周年贺信中作出深远谋划:“要立足我国国情,遵循农业科技规律,加快创新步伐,努力抢占世界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牢牢掌握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主动权,为我国由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去年7月6日,全国科技大会召开后不久,韩俊就专门到中国农科院调研。随后半年间,农业农村部紧盯农业科技创新,采取了一系列密集动作,取得扎实成效。
眼下正值岁末年初,也是谋划一年工作的时候。韩俊此时再到农科院这支“国家队”,体现出农业农村部党组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要求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也释放出新一年持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强烈信号。
具体来看,会议信息量很大,内容十分丰富。其中不仅有对一家科研机构的要求,更蕴含着对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部署。
根本是要“从国家战略需要和产业紧迫需求出发”。
这明确了农业科技创新的着力点。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根本是为了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增强我们自身发展的能力和底气。为此就要瞄准这两个方向发力。
一方面要瞄准“国家战略需要”,支撑和服务现代化大局。
战略需要当中,自然包括粮食。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不能指望靠国际市场来解决,耕地资源就那么多,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
为此会议要求,前端要攻坚, “聚焦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盘技术、核心种源、关键装置等全力攻坚,加快突破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后端要扩面,“ 更大力度抓好科研成果集成推广示范,强化技术指导服务,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农业科技成果送进千家万户”。
另一方面要瞄准“产业紧迫需求”,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围绕这个方向,会议分别明确了“国家队”和各地农科院的任务,要求“把力量聚集起来,形成上下联动、部省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要做的,是“强化农业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加强基因编辑、生物育种、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原创性研究”。
基础研究为什么要让“国家队”来做?因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许多科技“卡脖子”问题,根源都在基础研究没跟上。尤其现在很多发达国家都在加速布局,我国的农业科技发展,不进则退。这件事,必须做。
但与此同时,基础研究往往周期长、投入大。就拿人工智能来说,算力系统的研发需要大量人财物,各方数据的打通需要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地方科研机构很难负担。这些事情,只有“国家队”能做。
那是不是说地方科研机构就不重要呢?绝对不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很多地方科研机构有“小而美”的当家品种。比如,天津市农科院选育的黄瓜品种,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收入近10亿元;武汉市农科院选育的莲藕品种,在全国种植覆盖率达85%以上。这些品种都是立足本地、辐射全国,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会议提出,地方农科院要聚焦“本地区农业主导产业、新兴特色产业、重大区域性瓶颈问题等”, “集聚优势资源开展创新攻关与集成应用,引导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强化技术服务”。
除了两个着力点外,会议还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等明确了方向和路径。
抢占世界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农业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 要“培育引进一批”;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要大力“培养造就”;还有青年人才,要支持他们“更多担纲科技创新和产业服务重任”,在压担子中快速成长。
激励机制要怎样完善?关键是要“有效激发创新活力”。
为实现这个目标,一个是要“深化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有些基础研究出成果慢,几年拿不出一篇论文;有些应用方向的人才与产业结合更紧密,科研成果相对较少,要通过改革让他们都能有更多的获得感和积极性。
另一个是要“畅通农业人才在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流动的渠道”。产学研用结合,人才是重要一环,可以通过人才的流动,把企业的市场敏感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能力有机融合在一起。但流动是否“可进可退”,怎样打消人才自身、科研机构和企业的顾虑,在落实中有必要提前想清楚。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正是“爬坡过坎、冲刺跨越”的关键阶段。期待这一次会上干货满满的部署安排,推进农业科技工作在新一年实现较大突破。
【版权声明】
本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长虹卧波”。
监制:侯馨远 编辑:李忆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