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
诗经·国风·周南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绽放,灿然若火。
这是恽南田的桃花图,开得灿烂,一片春光。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一个女子嫁到一户人家,带给这个家庭的是幸福美满。
这是元朝钱选的折枝桃花。
桃夭这首诗,赞美婚姻,赞美女性带给这个家庭的美和幸福。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花怒放千万朵,硕果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嫁过门,早生贵子后嗣旺。这是老传统的,生命、香火的延续。这也是现代女性最不喜欢的一点吧。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花怒放千万朵,桃叶纷呈真茂盛。这位姑娘嫁过门,齐心携手家和睦。
我们现在的春节,其实就是延续这一传统。每年一次的人口大迁移,一家单元,不就是追求一家人的和睦和幸福吗?
儒家很务实,追求的是人间的温情,有序和美,幸福安康,不用想那么多。思想境界,当然不如佛学啊,甚至道学啊,儒家就是人的本怀,生命的庸常,天下的幸福。
由此观之,诗经的教化意义,就在于人本来的性情与家庭的幸福的安和,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身心之兴发,修身以安人。观己、观家庭生活、观国家治理、观天下之民心向背,乃修齐治平之道。群,人与人的相处,追求的是有序和美,以礼约之,以乐和之。怨,诗之舆论功用也。
诗是大药,可疗愈天下、国家、身心,而恰恰是安和、教化身心,以行修齐治平之道也。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女性在家的意义,也关乎齐家、治国、平天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