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闪烁的恒星、轮廓模糊的星云、有明显位移的行星、一闪即逝的流星体、拖着长尾的彗星,这些都是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统称为天体。
2.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
3.太阳系中已知有8颗行星,按照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二、行星地球
1.八大行星分类: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特点:同向性、共面向、近圆性
2.无论是从距日远近、自身的体积,还是从公转方式来看,地球都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3.地球又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是八颗行星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星球。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外部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八大行星运行轨道具有近圆性、共面性、同向性,因此各行其道,避免相互碰撞);
内部条件:①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②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适宜大气层;③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释放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
2.太阳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3.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这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为我们的生活、生产提供能量;人类大量使用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太阳能。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的多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变化周期11年)、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黑子位于光球层,耀斑位于色球层。
2.太阳活动的影响:①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②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③影响地球气候。
3.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分别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第三节地球历史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
2.了解地球历史的主要途径地层、化石。
3.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简单的生物化石。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科学家主要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地震波有横波和纵波之分。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2.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示意图
3.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上地幔顶部与地壳都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1.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2.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一、大气的组成
1.低层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2.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增加基本上都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是毁林)。
3.化石燃料燃烧,会释放二氧化碳;森林面积缩小,会减少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4.大气中二氧化碳和臭氧含量虽少,但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作用。
5.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却在天气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划分依据:温度、运动状况及密度的差异。
2.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3.高层大气空气密度很小,在2000-3000千米的高空,大气的密度已经和星际空间的密度非常接近,这个高度可以看作是地球大气的上界。
4.目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都需要国际合作才能解决。保护臭氧层的成功,成为全球合作成功解决这类问题的典范。
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太阳辐射在传播过程中,小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球表面。(如下图中字母A所示)
3.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被地面吸收和反射。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如下图中字母B所示)
4.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也是来源于此。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大气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后会增温。
2.大气辐射除一小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外,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其方向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故称为大气逆辐射。
3.大气逆辐射把热量传给地面,一定程度上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天空有云,特别是浓密的低云时,大气逆辐射更强。
第2课时大气热力环流
一、大气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有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之分。
2.大气的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上升或气流下沉,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风。
3.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成为大气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4.形成过程:
①A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D处空气聚集,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
②B、F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C、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③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面,空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5.大气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地表的冷热差异会产生大气热力环流。台湾海峡两岸风向的日变化,反映了海陆间大气热力环流的日变化。
二、常见的热力环流
1.城市热岛环流
(1)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
①城市中心区建筑密集,地面多硬化,吸收太阳辐射多,向大气传送的热量多。
②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产业发达,汽车数量多,人们生活、生产向大气释放的废热较多。
(2)影响与应用:城市规划时,一般把污染风险较大的工业布局在城市热岛环流的范围之外,避免这些工业企业排出的大气污染物,岁城市热岛环流从近地面流向城市中心区。
2.海陆风
(1)白天,陆地增温快,海洋增温慢;夜晚,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海陆风就是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引起的大气热力环流。
(2)按如下步骤完成白天海陆间的大气热力环流模式图。
①标出海洋和陆地温度的高低。
②根据海陆温度的高低,画出海洋与海洋上空、陆地与陆地上空气流垂直运动的方向。
③根据气流垂直运动的方向,标出海洋、陆地表面气压的高低,再标出海洋、陆地上空气压的高低。
④画出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水平运动的方向,完成热力环流模式图。
第3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地面受热不均,导致空气上升和下沉,进而使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产生了差异。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成为气压梯度。
2.水平面上存在了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有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这个力成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3.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从高压区向低压区作水平运动,这就形成了风。
4.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5.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6.风一旦形成,马上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使风逐渐偏离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在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转;在南半球,风向向左偏转。
7.由于地球自转,导致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的力成为地转偏向力。
8.在近地面,风还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是指地面和空气之间,以及运动状况不同的空气层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阻力。
9.摩擦力对风有阻碍作用,可以减小风速。
10.不同状态下的风向
11.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气压梯度的大小,等压线越密,气压梯度越大。
12.根据等压线确定风向和风速
①画出某点等压线的切线
②比较切线两侧气压的高低,画出该切线的垂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③判断南北半球(考虑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
④判断近地面还是高空(近地面偏转45°,高空偏转90°)
⑤画出风向(风的来向即为风向)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水循环
一、水循环的过程与类型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3.水循环示意图
①水汽输送 ②降水 ③蒸发 ④降水 ⑤地表径流 ⑥下渗 ⑦地下径流 ⑧植物蒸腾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在一定时期内,全球的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2.水循环使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的塑造着地表形态;地表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成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水循环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水循环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第二节海水的性质
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是海水最重要的理化性质。
一、海水的温度
1.海水温度反应海水的冷热状况,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太阳辐射是海洋的主要热量来源。海水蒸发消耗热量,是海洋热量主要支出渠道。
2.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图
3.海水温度的影响
二、海水的盐度
1.海水中含有很多盐类物质,其中主要是氯化钠和氯化镁,因此海水的味道既咸又苦。
2.在外海或大洋,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
3.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以副热带海域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海水盐度逐渐降低。
三、海水的密度
1.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
2.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一般来说,海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低。
3.海水密度分布规律
4.海中断崖:海水层中出现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情况。潜艇如果遭遇“海中断崖”,因海水浮力变小,可能会掉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造成艇毁人亡。
第三节海水的运动
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海浪、潮汐、洋流
一、海浪
1.概念:海里的波浪
2.成因:
① 风浪:最常见的海浪,由风力形成。风速越大,浪高越高,能量越大。
② 海啸: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引起的巨浪,破坏力极大。
③ 风暴潮:在强风的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热带、温带的沿海地区均可能遭受风暴潮的袭击。
3.影响:
① 冲浪运动需要较高的浪高来增加挑战性
② 捕捞、勘探、航行等海上活动应避开大的海浪
③ 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二、潮汐
1.概念: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的现象。
2.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3.规律:
① 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
② 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
4.影响:潮间带采集和养殖、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潮汐发电等人类海边活动利用潮汐规律。
三、洋流
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作洋流。
2.分类:
① 依据:海水温度
② 类型:
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叫做暖流;
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叫做寒流;
3.影响:
① 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易于形成大的渔场。
② 影响海洋航行。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航行速度。洋流从极地地区携带冰山向较低纬度漂移,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的威胁。
③ 把近海的污染物质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了净化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范围。
第四章地貌
第一节常见的地貌类型
一、喀斯特地貌
1.组成地壳的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2.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
3.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溶沟、洼地、峰丛、峰林、孤峰、残丘等。
4.溶沟呈长条形或网格状,进一步发展,可形成面积较大的洼地。有的洼地可达数平方千米,底部平坦,在广西、贵州等地被称为坝子,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
5.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常呈锥状耸立,构成峰丛、峰林。峰林可演变为孤峰,以至残丘。
6.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常常呈层状分布,发育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二、河流地貌
1.不同河段的地貌
2.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
3.在地势平缓地区,常常看到呈“S”形弯曲的河道,即河曲。洪水泛滥时,河水可能冲断河曲的颈部,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形成牛轭湖。
4.河流堆积地貌
(1)形成: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堆积而成的。
(2)类型及分布:
三、风沙地貌
1.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沙地貌。我国的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2.风沙侵蚀地貌:风及其携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就会形成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等地貌。
3.突起的孤立岩石,因下部遭受较强烈的风沙侵蚀,从而形成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成为风蚀蘑菇。
4.雅丹由不规则的沟槽和垄脊相间构成,垄脊高度和长度不一,走向与主风向一致,沟槽内常有沙子堆积。
5.风沙堆积地貌:大风将侵蚀携带的沙粒等物质搬运至风力减弱的地区,沙粒堆积形成。如:沙丘。
6.沙丘以新月形沙丘较为常见。它的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很多个新月形沙丘连在一起形成沙丘链,沙丘链的延伸方向与盛行风方向大致垂直。
7.植物对流沙有固定作用。如果没有植被的固定,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可以移动,形成流动沙丘。在沙漠边缘,流动沙丘会埋没房屋、道路、侵吞农田、牧场。
8.在多沙的河谷地带、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和海岸也能看到风沙地貌。
四、海岸地貌
1.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海岸地貌。
2.海岸侵蚀地貌:受海浪等的侵蚀作用,海岸岩石逐渐形成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地貌。
3.在海浪的长期侵蚀下,岩石海岸崩塌,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叫海蚀崖。
4.海蚀崖逐渐后退,在海蚀崖前方形成微微向海倾斜的平台,成为海蚀平台。
5.向海突出的陡立岩石,因同时受到不同方向海浪的侵蚀,两侧的海蚀穴互相贯通,形成海蚀拱桥。
6.海岸堆积地貌:海滩、沙坝等。海滩按照沉积物颗粒大小分为砾滩、沙滩、泥滩。有的海滩地势平坦,滩面广阔。
第二节地貌的观察
一、地貌观察的顺序
1.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
2.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大地形单元;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
3.辅助观察工具:地形图、遥感影像等。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
1.高度和坡度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
2.高度包括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绝对高度可以通过查找地图或借助仪器获得,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相对高度能够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
3.地表的各种形态都是由坡和近似水平的面组成。
4.坡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观察坡度和坡向。
5.坡度是划分坡的重要标准,大小一般用坡度角或者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来表示。
6.坡向应重点关注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条件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7.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峭;相对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8.其他观察内容: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等。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第一节 植 被
一、植被与环境
1.植被: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2.分类
天然植被: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
人工植被: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人工草场等。
3.植被垂直结构: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二、 森林
1.森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2.通过观察森林的垂直结构、生态特征等,认识不同森林的差异,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
3.不同森林差异
三、草原与荒漠
1.在热带和温带,当水分条件不能满足森林生长时,便出现以草本为主的植被,即草原。而在水分更少的干旱地区,则形成荒漠植被。
2.草原与荒漠类型和植被特点
第二节土 壤
一、观察土壤
1.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3.土壤的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进行。
4.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用颜色来命名,如黑土(我国东北)、红壤(我国南方)、黄壤(我国)、紫土(我国四川盆地)。
5.土壤质地:土壤矿物质颗粒按照粒径大小可分为石砾、砂粒、粘粒等。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称为土壤质地。从土壤质地看,土壤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6.壤土:所含砂粒、粉粒、黏粒的比例适中,兼有砂土和黏土的优点,不仅通气、透水性能良好,而且蓄水、保肥能力强,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质地。
7.土壤剖面构造:
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1.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等。
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1.土壤功能:
① 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 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
③ 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动物
2.土壤养护常用方法: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 第六章自然灾害
第一节气象灾害
2.台风结构及影响
第二节地质灾害
1.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
2.震级:表示地震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3.烈度:表示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4.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级、震源深度等有直接关系。
5.地震的构造:
(1)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
(2)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3)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那一点。
(4)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5)震中距:地面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
(6)地震波:震源释放的能量波。地面上出现的各种破坏现象都是地震波冲击造成的。
第三节防灾减灾
一、防灾减灾手段
1.防灾减灾工作指导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2.防灾减灾工作内容:
(1)灾害监测:由人造卫星、气象站、水文站、地震台、地质环境监测站等组成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主要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
(2)灾害防御:修建水库、堤坝、防护林等防灾工程;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开展减灾教育。
(3)灾害救援与救助:发生自然灾害并达到应急响应程度时,应按照国家有关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调动救援物资和人员,尽快稳定社会秩序,救治伤员,展开心理援助。
(4)灾后恢复: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并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这一过程也能帮助重建区增强防灾能力。
二、自救与互救
1.灾前准备:以地震为例,震前准备应急救援包,牢记地震撤离路线和附近应急避难场所位置,经常参加地震演习活动,树立防震意识等。
2.灾中救助: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应按照预先设计好的逃生路线进行撤离。
(1)洪涝来袭时,应尽量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
(2)地震发生时,如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
(3)遭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山坡转移。
如不能逃脱或被掩埋,要尽可能地进行自我保护,并寻找合适的实际和方法进行自救或向他人求救。如对别人进行救助,要时刻注意保护自己和被救者。
3.灾后自我保护: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1)洪灾过后,不吃洪水浸泡过的食物,要喝煮沸后的水,入住前对房屋进行全面消毒,待电器干燥后再使用。
(2)地震发生后往往会有余震,不可立即返回家中,要远离危墙、广告牌、电线杆等危险区域,等余震过后再作打算。
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1.不同类型的地理信息技术
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由卫星星座(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控制部分)和信号接收系统(用户部分)三部分组成。适用于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
3.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有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和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4.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35颗轨道卫星组成卫星星座,集卫星定位、短信报文、精密授时于一体,能够高效、快捷地实现信息传递。2020年7月31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5.我国防灾减灾日为每年的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