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九天是从2025年1月8日开始,至1月16日结束。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直以来,三九天、三伏天都是一年中最冷、最热时期的代名词,但今年的三九天却跟往年有些不一样。



在大多数地方,今年的三九天都是比较温暖的。北方地区例如河南、山西等地,往年这个时候可能早就大雪飘飞,气温异常寒冷了,今年到现在却几乎没有下过雪,温度也偏高,有的人家里直接就没有取暖。在南方地区,这个冬季到现在也是雨水偏少,气温偏高。

这并不是个别地方的情况,实际上据统计,到现在为止,今年的包括三九天在内的整个冬天,确实还不够冷。自2024年12月1日入冬以来至今年1月7日,国内平均气温为-2.9℃,与常年同期相比,偏高0.4℃。在北方,例如东北中部和南部、华北东部等地,今年冬季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以上。同期全国平均降水量为5.9毫米,偏少61%,为历史同期第三少。



气温偏高、雨雪较少,让今年的三九天异常温暖,不仅比往年同期气温高,也似乎让人感觉不到最冷的时候已经到了。对严重依赖天气的农业生产来说,今年这个异常偏暖的三九天,到底是好是坏呢?

对此农村有句俗话是这样说的“不怕三九冷,就怕三九暖”,三九天气温低不可怕,但三九天要是特别暖和,那就有问题了。为什么怕“三九暖”呢?这是有原因的。

古人说“顺其自然”,三九天就是冷的时候,如果正常下雪、降温,对农业生产是十分有益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冬季低温会冻死土壤中的病菌、害虫虫卵,有利于减少开春后的庄稼病虫害;另一方面,冬季下雪,也有利于庄稼作物保温,同时雪融化后也能给庄稼补充水分,因此冬季下雪对农业生产是十分有利的,即所说的“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但是,三九天如果不下雪、气温偏高的话,那反而对农作物生长不利了。一方面,三九天气温高,会导致作物生长过快,持续旺长过多的消耗养分而分别出现苗株细弱、 提前拔节、分蘖变差、花芽过早分化、抽薹开花期提前、抗逆抗冻抗倒伏性变差等问题。并且,作物提前生长,还会造成作物在冬前体内养分储备不足,导致次年春季回暖后营养供应不良,从而对作物的顺利返青、分蘖、结穗、灌浆产生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三九天温暖,“该冷不冷”,很多年份在随后的冬末春初,都会出现“倒春寒”,气温本该回升的时候出现大降温,同样对作物生长不利,会导致减产。

针对今年三九天气温偏高的问题,气象专家已经提出预警,要防止春节后可能出现的气温逆转、大幅降温的现象。

所以说,三九天气温偏高,实际上是对农业、农村不太好的,农民朋友要提前做好防护,将不利天气对作物的影响降到最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