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戟立马仰天啸,冲冠一怒为红颜”《三国演义》中吕布这一盖世无双的形象满足了我们对驰骋沙场的武将的全部想象,在小说中描述方天画戟的重量达到了恐怖的72斤。


这个重量普通人想要拿起都十分吃力更遑论挥舞这样一件兵器进行长时间的交战了,于是许多人都质疑这些武器的描述只存在在小说的描述之中和现实的古代战场并不符合。

那么,究竟是小说中的描述神化了古代战将的能力还是他们真的力大无穷,臂力无双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解开这一问题。

一.从石头到金属,武器的演进之路

这战争的演进几乎伴随了整部人类的历史,在《东邪西毒》中桃花岛主黄老邪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战争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也是如此,有人类社会的地方就有纠纷。


当这种民族与民族、文明与文明之间的摩擦上升到一定的临界点之时,一场武力的纷斗自然就在所难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武器对于战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一定程度上,武器的质量甚至能够左右一场战斗的胜负从而影响一国之国运。

所以,人类不断尝试探索对于手中的武器进行更新换代的方法,这也是推动人类技术与科技进步的一种根本动力。

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生产力还较为薄弱,人类氏族还处于文明萌芽的起步时期。因为对自然的改造程度有限,一块土地能够承载的人口数量往往是十分有限的,这要求着我们的祖先要时刻为了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源而作战。

所以,部落与部落之间为了抢夺饮用水源、食物采集地以及领地会频繁的爆发战争。在那时,人们使用的武器种类还相对原始,在形态和杀伤力上都远逊于后来的武器。


那时候的武器是由石头、木头等未经加工的基础材料经历研磨等比较初级的加工之后制作而成。但在人类工业技术尚未起步的那时,这些武器已经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最高技术水准。


当人类社会的文明层次进一步发展之后,中国进入了由“夏、商、周”三个阶段构成的“青铜时代”。在这一时期,冶炼青铜的技术被人们所掌握并得到了长足发展和广泛的运用。


可是由于青铜是一种质地较软的兵器,其作为兵器的性能和杀伤力并不甚理想,其制作成本高昂,良品率低的缺点也注定了青铜武器无法作为常规武器进行大规模的装备。

所以青铜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只起到了象征意义,成为了象征权力和威严或是在祭祀神明等仪式上使用的“礼器”。


早在春秋时期,黄河流域的先民就已经发现了冶炼铁矿石的方法,但由于技术发展的还不够完善,这项新的发现没有在第一时间投入在武器的制作工艺之上。


直到战国时期,那是一个“列国伐交频频”“礼崩乐坏”的时代,称霸战争使每一个诸侯国都无法偏安于乱世,无论是否愿意都需要将提升军事实力放在一切事务的首位。


在这样的强大推动力之下,金属制作兵器的工艺产生了质的飞跃,在战国末期出土的兵器,其兵刃部分已经出现了经历高温锻打的高碳刀刃以及明显出现了淬火处理的痕迹。

自此,金属运用的愈发成熟象征着武器制造工艺的发展迈入了正轨。到三国时期,中国战争中的武器形态已经初步形成体系。


这一时代不仅创造出了“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梨花亮银枪”等在将领手中挥舞的著名兵器,同时铁也成为了军队装备的盔甲和武器的主要成分,士兵的战斗力大为强盛。

正是这种在材质和制作技巧上的不断进步才给了重量更大的武器出现的可能。


因为沉重的武器必然要求使用足够坚韧而又能够锻打成型的材料同时,也要求制作者具备合理分配武器重量分配的设计水平。

不过这还不足以完全解释为何那些记载之中的武器重量如此令人吃惊,这种现象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二.计量单位不同,武器重量理解有误

因为前一段时间有一种题材的短视频在抖音上十分火热那就是在短短几天时间内风靡全国各大城市街头的“100斤哑铃挑战”。在这项挑战中,挑战者只要能让100斤的哑铃离开地面就能获得现金奖励。

可纵然如此,能够成功拿走现金的挑战者依旧了了。就算那些专业从事健美的运动员想要单手举起哑铃也需要涨红了脸拼尽全力。

如果要求他们像记载之中的古代战将那样挥舞着近百斤重的武器去作战,那结局一定像那位“力能扛鼎”的周成王一样,落得个力竭而亡的下场。


从科学和理性的角度来看。在营养摄入远不如现代丰富,训练方法与计划也近乎原始的古代,那些战将不可能锻炼出比现在有着科学摄入指标和训练计划辅助的健美运动员更为发达的肌肉。

那为何他们却能展现出如此恐怖的运动表现呢?古今的计量单位上的差异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克、公斤等单位都是在近代的科学发展中由世界同时打造度量衡而制定的统一标准。在当下的语境中,一市斤等于500克。


而根据出土的文物以及文献的记录考证。在汉朝时,这一换算比例仅仅只有1:258.4,也就是说汉朝的计量体系下所记载的一斤相当于现行标准的半斤左右。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何那些记录之中的兵器重量如此令人惊奇了。


毕竟在古代并没有摩托化步兵这一现代的机动方式,战将作战的坐骑选择的都是训练有素的战马。

一匹建昌马的载重极限在70-75千克左右,如果一把兵器的重量就重达百斤,那再加上身强力壮的战将本人以及他那一身沉重的盔甲,恐怕刚上马压得它不能动弹了。

三.文学性的夸大,武器重量被人神化

一度量衡的差异似乎能够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古代战将使用的武器动辄上百斤这一问题。可这一论据放在隋唐时期似乎并不适用。

因为古代的度量衡随着朝代的更迭演进,并不是一个一贯沿用的标准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指标。在隋唐时期,一斤要相当于668.19克。

这一换算比例比现行的标准甚至要更高度量标准不同这一论据显然已经不再适用。

那么,《隋唐演义》中那些800斤的擂鼓瓮金锤、320斤的凤翅金镗,该作何解释呢?难不成他们都是来自于异世界的超人不成?

这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了,那就是文学作品之中对于武将战力的夸大化描写。


随着松散自由的文化氛围和商业活动的不断解禁,市井文化这一与传统的士大夫文化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开始逐渐发展。

相对于那些阳春白雪的诗歌雅乐,人数更多基础更为广泛的平民大众、劳动人民需要的是下里巴人的通俗文化。


正是为了适应这一需要,演义小说等文化产物开始产生和发展。《隋唐演义》、《三国演艺》、《水浒传》等小说就产生于这样的需求推动之中。

这些小说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基础和历史原型,但究其本质仍是一个不完全依照现实世界物理规则的“架空世界”。

所以在历史现实的基础之上进行文学性质的夸张描写也是无可厚非的。塑造一个人们无法想象,战力无双的角色显然比描写一个贴近现实的角色更符合受众的心理。

同时,说书这一艺术形式推动了说书艺人这一职业的产生,基于表演之中的需要,他们将这些经典进行了适应说书表演形式的二次加工。


为了增加表演效果和维系观众的观看热情,在那些说书人的口中,对于人物的塑造显得更加脱离现实和夸张。

这一批通俗文化上的先锋深刻影响了之后的文化创作和文化氛围。这些关于古代战将的夸张描写也在深厚的群众基础以及口口相传的民间传播之中保留了下来。


与枯燥的历史典籍不同,这些历史小说既有着现实人物原型和时代背景的对照使读者不至于太过跳脱无法产生沉浸感,也有着更为紧张刺激,迎合受众心理的情节设计。

所以这些小说往往比那些真实记录历史的典籍更易为人接受,拥有更为广泛的受众基础。

这也就是《三国演义》这一明显带有“亲蜀贬魏”立场倾向和神化情节的小说比真实记录历史,还原三国时期真实景象的《三国志》更受人欢迎的原因。

实际上,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大量古代的兵器也逐渐出土问世。这些出土的兵器虽然在形态各异,但其重量尚且都在我们可以理解的范围之内。


出土的唐代金瓜锤,其重量折合现在的标准在18斤左右; 供奉在项家祠堂的霸王枪其重量只有三十斤都远远达不到演艺小说中的那些夸张的标准。

甚至是被誉为“百兵之首”代表着中国古代最高锻造工艺,在传说中“重达60斤”的越王勾践剑其真实重量,在湖北博物馆的测定之下仅在658克左右。


所以各类文学作品对于古代战将战斗力以及他们所使用的兵器重量的夸张描写对我们形成“古代的将军都能轻易挥舞重达百斤的兵刃”的认知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四.结语

所在了解了这些原因之后是否你心中会泛起一些失望?觉得关羽、项羽这些驰名千古的武将的战斗力不过而而?


事实并不是如此。由于现在的社会以和平和发展为主调我们这些生于太平之世的普通人早就对兵器的重量失去了概念。


实际上,没有经过复杂的系统训练以及在科学的饮食结构安排下生活的普通人想要使用20斤的哑铃弯举做组都很困难更不要说像战将作战那样随意的挥舞了。


西欧所盛行的,长度能达到一人多高的双手阔剑在重量上只有3.5公斤也就是7斤。

实际上,作战使用的兵器并不是越重越好,因为在人的身体素质有极限的情况之下提升武器重量在提高破坏力的同时势必会相应的带来灵活性的下降。

而这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之上显然是致命的。那些能够挥舞起10斤左右长时间作战的战将已经是人中龙凤的战力巅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