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之“学”(6)
很多家长苦恼的问题是: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
解决问题很难,回答问题很简单:缺乏学习的动力。有动力,谁不爱学习呢?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学习没动力?
回答还是一如既往地简单:因为不知道学习的意义。
呃……解决问题还是一如既往地难。
所以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回到孔子那里,从这位万世师表、教育界的祖师爷那里,找找答案。
你别说,还真有。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
话一如既往地短,内涵一如既往地深,争议一如既往地多。
咱也一如既往,先简单解释这段话,再来说说为什么说它触及到学习的意义乃至社会阶层流动的深层问题。
这段话的解释,是有争议的。
一种解释,是以学习为标准,把人进行“分等”——这就容易带来误会:
孔老爷子说:生来就懂人生大道的,是上等人;学习然后懂人生大道的,是次一等的人;在实践中遇到困难,想到通过学习解决问题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却不知道学习,躺平、摆烂的,就是下等人了。
是不是听起来有点刺耳?孔老爷子有时候说话不太好听啊,咋滴,我不爱学习就成下等人了?
别着急,孔老师骂人的时候多着呢,什么“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什么“老而不死,是为贼”……习惯就好了。
另一种解释,则完全从学习的角度来阐释,从“天资”上对人进行了分层:
天资聪颖,不学习就能洞察世事、明了事理的圣人;通过学习才能洞察世事的人;天生愚钝,却有股韧劲,能通过学习让自己变强的人;蒙昧无知,却又不爱学习、自甘放手的人。
简而言之——
生而知之:“不思不勉,从容中道,圣人也”(《中庸》);
学而知之:一点就透,一学就通;
困而学之:资质愚钝,“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孟子·告子下》)。这样的人,“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
困而不学:安于蒙昧,甘于自弃。
如果你穿越回去,当面问孔子:“这两种解释,您老人家倾向于哪一种?”恐怕他自己也不好回答。
因为,这两种解释是纠缠在一起的,很难截然分开。一个人在学习方面天资甚好,在社会上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身处寒门,也会向上跃升;反过来,仔细观察你见过的不同层次的人,也能发现:越是成功的、对社会贡献大的,学习能力越强。
——这怎么分呢?没法明确区分。
这里面还隐藏着孔老先生对社会的另一深刻思考:有没有学习的机会,会不会学习,爱不爱学习,是社会阶层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爱学习、不会学习的人,很可能向下沉沦;本身就在下层的人,没有学习的机会,很难有翻身之日。
我们都知道陈胜吴广起义的故事。他俩是典型的下层农民。然而,看看相关史料的记载,你会认为陈胜是个普通人吗?“苟富贵,勿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样的话,是普通的底层百姓能说得出来的吗?
起义之前大打舆论战、鼓动人心,起义时有意曲解秦朝“失期当斩”(事实上误期并没有这么严重)的政策,起义后巧妙地使用“张楚”国号,吸引对秦最为不满的楚人响应……如果没有超强的学习能力,这一切如何可能?
你可以说陈胜不识字,却不能说他没文化;你可以说他是文盲,却不能说他不爱学习。
没有这种学习力,陈胜即便想成为一代枭雄、政治流星,也绝无可能。
孔子当然不知道陈胜(比陈胜早了200多年),但他看得见子路的进步。
前面不是介绍过子路吗?他初见孔子的时候,那发型,几乎就是“莫西干发型”,甚至凌暴孔子——用人话说,就是打了孔子一顿。
孔子没和他计较,反倒用自己的课程吸引了这个愣头青。愣头青入了孔门,成了弟子,还是经常让孔子难堪,师徒俩闹个脸红脖子粗,是常有的事儿。
但不管怎样,子路有了学习的机会。
很多人猜想,子路在见到孔子之前,大概率是个文盲——我不反对这种猜想。问题是——孔子的私学,不是教你“洒扫应对”的古代“小学”,而相当于古代的“大学”!
一个大学,来个文盲,您说孔子难不难。
然而学习改变了子路。从《论语》中,你不难发现,子路依然那么有个性,那么勇猛、那么“冲”,但他的不少想法、做法、说法,已经很有智慧。看完《论语》,如果有人说子路入孔门之前是个文盲,你大概率是极其惊讶的。
子路后来也从政了。从小混混,最终跃升,成为士大夫的家宰。
孔子的学生中,有富豪,比如子贡;有贵族子弟,比如孟懿子;有穷得叮当响的,比如颜回、原宪;有小混混,比如子路。
有了学习机会,而且努力之后,他的学生可以入仕,从而改变命运,阶层由此实现了流动。这大概是孔子颇有成就感的地方,也是他对不学者“怒其不争”,斥责“民斯为下矣”的原因所在。
高金国,笔名高了高,高级编辑,著有《好父母养出好孩子》《写给孩子的趣味中国历史(12册)》《少年读史记故事(3册)》《中国历史超好看(6册)》《人生是一场修行》《唐朝那层窗户纸》《齐国那些事儿》等图书3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