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1月13日讯 近日,曲家庄村、常家村社区大学文化“两创”第二期培训班,以及王哥庄村社区大学文化“两创”首期培训班圆满结业。结业仪式上,学员们脸上洋溢着笑容,欢声笑语交织成一曲曲对充实学习时光的赞歌。尽管大家收获满满,但心中仍满是眷恋,纷纷急切打听下一期培训班何时开班。
要让文化“两创”开花结果,关键在于让群众从心底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街道精准把握这一要点,指导各培训班立足实际,在课程设计上精心谋划、用足巧劲。在借鉴先进经验模式的基础上,各培训班紧密围绕“养生、养身、养德”,联合党建工作办公室(群团)、社会治理办公室(综治)、宣传文旅中心(文体),开设了系列非遗手工技艺课程。这些课程精准契合群众兴趣,让大家在动手实践中,深刻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与此同时,邀请街道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走进培训班开展中医义诊,为学员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加深他们对中医养生文化的认知。
除了丰富的课程设置,培训班还特别融入了暖心环节。为开课当月的学员举办集体生日会,提前准备亲人祝福视频。在温馨的生日歌中,大家同蛋糕,共享甜蜜时刻。在冬至、腊八等传统节气,组织大家一起包饺子、喝腊八粥;曲家庄村村民曲志训在首期开班仪式上献唱《父亲》,将深藏心底的情感化作歌声,向老父亲曲全雨深情告白,这也是他人生中首次以这样的方式向父亲袒露心声……这些精心设置的互动环节,实现了培训班与学员间的温情双向奔赴。
学员们通过系列课程学习,寻到了更多乐趣,自内而外焕发更美“夕阳红”。常家村学员梁玉娅在结业典礼上送上一面写着“不忘初心得民意 社区和谐聚民心”的锦旗,她感慨地说道:“以前,我很少出门参加集体活动,生活平淡且单调。自从参加了培训班,我整个人都变得开朗起来,还爱上了国画和书法,每天都过得无比充实。”她的女儿常新新也表示:“母亲的变化太大了。现在,她每天回家都会兴高采烈地和我们分享当天学到的知识。周末,她还带着我们练习拍打养正操,给我们讲述‘五福’家庭理念。”在梁玉娅的带动下,一家人都深受文化的熏陶,自觉成为文化“两创”的宣传员,积极向身边人传递文化的火种。
培训班也让年过古稀的学员冯作花背起书包,与街坊邻里一起相约在村里上起了“大学”,重拾了“背上书包上学校”的乐趣。“之前看别的村办的红红火火,咱村发通知后,我第一时间报了名,也算圆了自己上大学的一个梦。”关于老师授课的所有内容,她都学的格外认真,对她来说,71岁的年纪竟在家门口上起了“大学”,是她之前不敢想的事情。“参加培训班后,我的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五福’家庭的新理念,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希望培训班能一直办下去。”
如今,上文化“两创”专题培训班在村民中成为一种新风尚。这不仅是学习平台,更是厚植良好家风家教的肥沃“土壤”。培训班期间,邀请了街道各级道德模范、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通过视频展示、现场讲述等方式,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分享那些平凡生活中的不凡善举,将孝亲敬老、和睦乡里等优秀传统好家风、好家教具象化,让其融入日常生活、落在日常,以德润身、以文化人,在言传身教中传承延续。
以“小家”风气涵养“大家”风气,最终在基层治理中绽放“善治繁花”。常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维克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培训班不仅让邻里情谊升温,亲如一家,更使干群关系的距离更近了,“有位长辈学习后思想有了大转变,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不光扫净自家门前,还顺带把整条胡同清理了。”这一转变正是文化“两创”培训班为村庄治理注入活力的生动缩影。接下来,王哥庄街道将按照“成熟一个,开班一个” 的原则,分期分批次开设文化“两创”培训班,进一步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层善治、进入百姓日常,同时对文化“两创”培训典型和成功经验及时加以总结推广,打造形成文化“两创”的“王哥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