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奶豆爸爸~
在网上刷到两则视频,前后一对比,感慨万千。
其中一则,是一个上初中的女生,跟妈妈强硬的索要最新款的手机。
从视频来看,是普通家庭,妈妈解释说快过年了,家庭用度会比较多,过上半年再买。
谁成想,女孩不但不买账,反而气急败坏的说:“那跟我没关系,我现在就要手机”。
妈妈语塞,站在一旁无可奈何的样子,惹人心疼。
另外一则,是一个9岁的小男孩,妈妈前两年因意外离开,只剩下他跟爸爸相依为命。
谁想天有不测风云,爸爸没多久因病瘫痪。
从那以后,瘦弱的小男孩,便承载起了家庭的一切。
但他并没有抱怨,为了维持生计,上下学路上,他会捡一些塑料瓶子卖掉。
回到家,除了洗衣做饭、做功课之外,还得给爸爸擦身,喂饭……
那熟稔的样子,不觉让人泪目。
有记者采访小男孩,问他说每天这么辛苦,会觉得累吗?
小男孩回答说,不累,因为爸爸妈妈那时候就是这么照顾爷爷奶奶的。
两则视频一对比,高下立判。
作为父母,我们不求孩子能有多大的出息和作为,但却希望他能有一颗感恩之心。
那么正如“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所说的那样,孩子是会感恩,还是自私,其实草蛇灰线,早有迹可循。
一般来说,从3个方面就能窥见一二,基本上八九不离十。
到底是什么呢?接下来了解一下吧。
01.懂得换位思考,才是感恩前提
网上有这么一句话:
亲密关系能保持稳定和谐的秘诀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得到对方。
对应到亲子关系上,也是如此。
因为“看得到”父母的付出和辛劳,才能有共情力和同理心,也才能在换位思考之后,感恩父母所做的一切。
那怎么判断孩子有没有看到父母的不易与辛酸呢?
其实很简单。
举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妈妈前脚刚收拾完家里的卫生,把地板拖的干干净净,这时,孩子会不会视若无睹的把垃圾扔在地上。
别看这一个小小的举动,可能背后所蕴藏着的就是孩子的感恩之心。
说到这里,想起在网上看到的清华博士庞众望。
当初他以744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在网上引起轰动,可当大家把目光看向他的家庭的时候,却无比动容。
母亲常年坐在轮椅上,父亲患有精神疾病,空荡荡的房间,只摆放了两张床,客人进门,连个桌子凳子都没有。
可就是这样的条件,却培养出了庞众望这样有出息的孩子。
据说,为了供儿子读书,庞众望的母亲坐着轮椅四处借钱,终于凑齐了学费。
这份沉甸甸的爱,让庞众望牢牢的记在心里。
面对记者采访,庞众望自豪的说:
我从未觉得自己的家庭,有哪一点拿不出手,我妈妈那么好,每一个亲人那么好,我并不觉得他们给我丢脸,相反,大家应该羡慕我才对。
所以说,一个能看到父母的爱,并且懂得换位思考的孩子,会把感恩这两个字,永远的记在心中。
反之,则会在自私的路上,越走越远。
02.溺爱过后,就是理直气壮的自私
老话说:凡事,过犹不及。
现在虽说物质条件丰沛,不少家长都非常宠爱孩子。
但如若宠溺无度,那也许就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之前看过这样一张图片:
一个孩子手里握着游戏手柄,而线上却慢慢的诠释着妈妈的不易和辛劳。
可孩子不管不顾,玩的不亦乐乎。
自私的白眼狼,可能就是这样养出来的。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名为“贝博定律”。
说的是如果对一个人太好,非但无法得到对方的感恩,反而让他习以为常,甚至变本加厉的榨干你身上的所有。
说起这个,想起身边的一个例子。
邻居家两口子,算得上是老来得子,所以宠爱有加,甚至到了含在嘴里怕化、抱在怀里怕掉的地步。
后来,他们家孩子渐渐长大,因为从小就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犯多大的错误,也能被原谅。
所以让这个孩子变得无法无天,嚣张跋扈。
有一次因为上网打游戏没钱,于是他就跟爷爷发生了争执,当场把爷爷推倒,抢了钱跑了。
再往后,他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家里人安排了几次工作,全都无疾而终,每天只能瞎混。
等到他三十多岁的时候,有次跟母亲发生口角,结果争执之下,母亲发了脑梗,从此撒手人寰。
家里人这才如梦初醒,可惜,已经太迟太迟了。
再次听到他的消息,是两年前,听说因为拦路抢劫,被抓了起来。
所以说,当家长无度的宠溺孩子,就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甚至会让孩子理直气壮的伸手索要着一切。
03.是否把孩子当成中心很重要
在网上,不少家长总喜欢探讨孩子是来“报仇”的还是“报恩”的话题。
实际上,孩子报恩或者报仇,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养育方式。
说到这里,想起之前看过的一则视频:
因为下雨的缘故,来接送孩子的父母,都走得十分艰难。
而视频中,有两位妈妈和孩子的行为,让人感慨。
其中一位妈妈,一手撑着伞,熟练的蹲在地上,而她的孩子毫不犹豫,熟练的被妈妈背了起来,似乎早已习以为常。
而另外一位妈妈,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
她先是试探了一下水的深度,觉得是孩子可以承受的范围,紧接着,她一手撑伞,一手牵着孩子,两个人一同小心的趟了过去。
其实,透过这则视频,也许能让我们无数家长反思。
在如今的时代,家长习惯于替孩子做决定,帮他们大包大揽的承担一起,心甘情愿的把孩子当作世界中心,这样的教育方式到底是对还是错呢?
可能上述的这则视频,已然能够告诉我们答案。
如果,父母的无尽付出,换来的是孩子的理直气壮的漠视,和习以为常的自私,那么这付出,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说,养育孩子,并非是把他们当作自己生活的中心。
因为只有父母先看得到自己,才能养得好孩子。
最后也想问问大家,你觉得该如何养出一个感恩孝顺的孩子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