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一个地主婆变卖了所有家产,支持儿子抗日,儿子拿到钱后瞬间失联。几年后,地主婆意外在报纸上看到儿子的消息,原来这么多年他骗了自己......
王毕氏那这保值的双手不住的颤抖,面如菜色的盯着报纸上的那张照片,眼泪也是止不住的往下流,在她布满沟壑的脸上,很快就挂满了泪珠。
众人皆是不忍纷纷上前安慰她,可没想到,这时她却用尽全身的力气对着众人说:“你们看到没有,我儿子是好样的,他死的光荣。”
老太太说出这句,众人都是惊了又惊,有人惊讶于她的勇敢,有人敬佩她的伟大,一个母亲竟能在儿子惨死之时说出这样的话,她到底是抱了怎样的决心呢?
这就要从1931年说,那个时期国家的苦难是如今的我们所想象不到的,一寸山河一寸血,并不是一句夸大的话,随处可见的尸体,随处可闻的惨叫呻吟,随时面临的巨大死亡威胁,都让中国人民苦不堪言。
那是一段噩梦,即使我愁吃穿的王凤阁看到了也不免悲伤愤慨一起涌上心头,他自身本就是一个拥有正义感和报国心的有志青年,再加上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思想上比较积极先进,所以看到这样的场景,他第一想法就是站起来反抗。
跪着只能苟活或者挨打,甚至朝不保夕,连命都交到了别人手中,但只要勇敢站起来,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难关。想到这里,他心潮澎湃,决定拉着爱国青年一起做斗争。
那个时候国内的革命形势并不好,国家比较贫穷,想要拥有武器进行斗争反抗就必须得有钱,刚开始王风格不知道要怎么向母亲开口,但知子莫若母,他的母亲很快就察觉到了他心中的梦想和目标。
有一天,母亲主动找到他将家中的存款拿了出来,等他郑重其事的结果,这些财产时,他的眼中已然布满泪水,母亲对他说:“你去吧,做你想做的事,娘就是掏空家底也得支持你。”
无国何以为家?人在国家危难之时,大发横财压榨百姓鱼肉乡民,正如刘文彩,而有人却在山河破碎之时挺身而出发出内心最真挚的呐喊:“我们绝不做亡国奴。”王毕氏就是这样。
她的伟大不仅仅因为她的母亲身份,更是在于他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之后他也一直在帮助儿子的部队,不管是武器,粮食,衣服亦或是药品,他就会抱有一种“只要你要,只要我有”的态度,卖掉手中一切值钱的产业。
但他一个人的力量仍然是有限的,所以他召开一次家庭会,将有钱的亲戚都带动起来,如果执意做守财奴,那最后的结果就只能当亡国奴,在这样的思想感染下,亲戚们也纷纷开始了他们力所能及的资助。
但在这一群正义之士中,却依然存在着思想摇摆不定的人,王凤阁的革命活动以及影响力都在不断的增多增大,日军长官也是拍着桌子急令要他的脑袋。
重金之下必有叛徒,因此,他们遭到了敌人的堵截和追击,真是没一个一个倒下敌人,这次却下了十足的决心,紧咬着他们,不放眼看他们的队伍越来越少,真到了被逼入绝境之时,就只能被敌人带走。
当时,王凤阁一家三口,可谁都没有说出半句违背良心的话,极刑打不倒他们,利益也诱惑不了他们,日军怒火中烧的处决了他们。
等王毕氏看到的时候,儿孙已经离她而去,她伤心却绝不后悔,同时也更坚定了她永不放弃,抗战到底的信念,而终于她迎来了国家的新生,在一刻,他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参考信源:党员之友 《抗日英雄王凤阁母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