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切关注着刚刚完成第六次海试工作的国产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的同时,很多人也没有放过国内某陆地“水泥航母”的新变化。从“水泥航母”的舰岛从舰体右侧中部挪至右侧后部,到疑似舰载型六代机模型出现在“水泥航母”的飞行甲板上,它们或说明了两件事:其一,舰岛位置后移恐意味着国内在为打造核动力航母做探索;其二,比现有的歼-15和歼-35都更大的疑似舰载六代机模型的出现,恐说明国产核动力航母的体量和吨位将比“福建舰”还要大一圈。
“水泥航母”的新变化
于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就来了:舷号19的下一艘国产航母,究竟会是“福建舰”的同型舰或小改型号,还是“一步到位”式的10~12万吨核动力“超级航母”呢?当然,首先需要说明的一个事情是,受舰载机体量逐步放大这一趋势所带来的影响,未来航母的体量或也会随之增加。说不定在未来15~20年内,“超级航母”的吨位会来到约15万吨,现有的“8万吨是‘超级航母’吨位下线”的标准可能也会生变,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的“福建舰”也许在未来只被视为大型航母,地位与当前达6万吨级的“辽宁舰”和“山东舰”相似。
国产常规动力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
具体说到19号航母,甚至是将来更多的国产航母这里,与其猜测它们会是有先后顺序式的“吨位从小到大”和“动力从常规变核能”,或许一个更大的可能性在于,中国海军会在未来一个时期内,以“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搞核常兼备。也就是说,我们大概既会在常规动力航母之路上前进一段时间,也要在更大且更先进的核动力电磁弹射型航母之路上同步推进。
“企业”号是人类首艘核动力航母
在这方面,美国海军的航母发展之路值得加以借鉴。回想上世纪60年代初期,作为人类首艘核动力航母的“企业”号成功交付美国海军,其有着浓浓的“试验舰”色彩,是美军探索核动力航母研发、建造和运用的开山之作。正因如此,从稳妥角度出发来想,美军也并未放弃对常规动力航母的持续发展,产物就是“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
“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
得益于此,在动工于1968年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首舰“尼米兹”号诞生之前,4艘“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有力地确保了美国航母技术的持续发展,并为维持和扩大美军航母总量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而在中国海军这里,不排除我们也会在未来至少约10年时间内,做出与当年的美国海军相同的选择,即更加稳妥的“核常兼备”之路。
舰载型六代机上舰也需要进行考虑
虽说核动力航母已问世60余年,但对于中国海军来说,其无疑仍是个“新鲜事物”。不仅如此,在第六代战斗机时代到来的情况下,国产核动力“超级航母”必然也会在研发阶段做出相应考虑和设计,以便在满足现有的舰载型四代半和五代机上舰的同时,也为未来的舰载型六代机上舰做好准备。从这个角度来说,国产核动力电磁弹射型“超级航母”的项目难度和风险,恐并不比当年用“企业”号来“第一个吃螃蟹”的美国海军小多少。
19号航母或将是“福建舰”小改型
既然如此,过于激进大胆的“全面转核”就显得并不稳妥了。在新型核动力航母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且中国海军仍需继续增加航母规模的情况下,同步发展“福建舰”同型舰或小改型号的“核常兼备”,才是更加合理的选择。继“福建舰”后,国产8万余吨常规动力电磁弹射型航母,或还将新增1~2艘,直到核动力航母可能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得到最好的解决和优化之后,人民海军大概才会从“核常兼备”走向“全面转核”。舷号19的下一艘国产航母,仍是常规动力航空母舰的概率会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