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才过了几天,国际政坛又迎来了一波重磅炸弹—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宣布辞职!
从年轻、开放的外交形象到如今的“内外交困”,特鲁多的离开将是加拿大政坛大变天的开始。
新任总理人选成为全球热议的对象,反对党波利耶尔夫将是热门人选之一。
但波利耶尔夫曾公开表态:当选后能赶走中国!
波利耶尔夫为什么对华态度如此坚决?
一、特鲁多、波利耶尔夫对华态度的区别
特鲁多连任2届加拿大总理之位,且他的父亲也是政坛红人,是名副其实的政治世家出身。
特鲁多任职总理时,对华态度与波利耶尔夫有明显的区别。
2023年,就“中国干预加拿大选举”问题,令特鲁多坚定表明“中加没有和解”的空间。
加拿大也多次以强硬的态度,指责中方的干涉,并散播对中方不利的谣言,损害中方在国际上的形象。
特鲁多强调不与中国“和解”,也证明他们承认中加两国的确存在着很大矛盾。
但是,加拿大的贸易、科研领域离不开中国,所以加拿大又不能坚决切断与中国的所有联系。
特鲁多只能够放下一句“睁大眼睛”与中国打交道,加拿大一边与中国保持稳定合作关系,一边又不敢放下对中国的警惕。
也就是说,特鲁多在位期间既不能完全得罪中国,又不能在中国面前示弱,时刻都要拿捏好与中国交流、合作的尺度。
中国看穿了加方的心思,却没有急于戳破,而是本着友好、和平的态度,与加方进行多方面的周旋与沟通。
如今特鲁多突然辞职,新的总理一旦走马上任,中加两国关系又将迎来新的挑战。
尤其总理热门人选波利耶尔夫对华态度比特鲁多还坚决、还强硬,中国势必要提高警惕。
在这场选拔大战中,波利耶尔夫公开表态,将竭尽全力将加拿大打造成一个“伟大且独立”的国家。
波利耶尔夫这句话明显是说给特朗普听的,以打消特朗普把加拿大“占为己有”的念头。
因为特朗普为了让加拿大心甘情愿服从,曾以“不会有关税”等条件进行威逼利诱。
波利耶尔夫必须借此机会放一放话,才能让特朗普清楚了解加拿大的立场和态度。
但是波利耶尔夫肯定不能真正与特朗普硬碰硬,所以他还强调了一句“加拿大是美国最好的朋友”,以此表示加拿大不存在“叛变”的心。
在加美关系处理上,波利耶尔夫已给出了明确态度,那波利耶尔夫又准备怎么改变中加关系?
波利耶尔夫说:上任后要夺回对北极的控制权,彻底赶走中国!
一直以来加拿大都把北极当成自己的领土,担心中国在北极的活动会影响它们对北极的占有权。
可实际上,北极对各国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且丰富的自然资源也让各个国家都想分一杯羹。
而中国在北极的科研、经济活动从来都是在合理、合法、合规的范围进行,中国有权利从中获取属于自己的资源。
加拿大不仅无权驱逐中国离开北极,更没有权利独占北极。
波利耶尔夫“赶走中国”的言论,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二、加拿大对华态度转变
有网友说,加拿大是美国的“小老弟”,美国指哪打哪,比美国任何一个州县都要听话。
当中美双方一直处于竞争、角逐的状态时,加拿大肯定与美国统一战线,与中国在政治问题上不断拉扯。
加拿大从一开始就坚定站队,一是因为美国早早以“加收关税”等条件加以威胁,让加拿大在中美两国之间做选择。
为了与美国达成永久的贸易合作,加拿大最终决定牺牲中国,投靠美国。
当然加拿大对华态度的转变,也源于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长、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中国成了加拿大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
所以加拿大与美国一起对中国采取加收关税等政策,不断给中国制造压力和麻烦,强势遏制中国的发展。
但中国现在早已不再任人摆布和拿捏,别人愈是打压、遏制,中国愈要绝地反击,从此不再受制于他人。
三、波利耶尔夫能否顺利当选?
北极问题,确实是加拿大多年来重点关注的政治问题。
但特鲁多卸任后,即将上任的新总理还是应该多关心关心内部政治问题。
原来在总理职位上干得蛮出色的特鲁多,突然宣布辞职是因为加拿大正在经历经济增长乏力、社会问题频发。
特鲁多扛不住这份压力,只能老老实实“退位让贤”,让更有能力的人接手。
波利耶尔夫作为总理热门人选,他的能力如何暂时还不清楚,但从他的立场、言论来看,他比特鲁多更加强势、更有手段。
他不急于处理内政挑战,反倒把外交议题放在首位,以一个“强硬”的外交形象,向全世界展示加拿大的态度。
但对于选民来说,如何进行国际外交是政府官员应该关心的问题。
他们只想知道新总理上任后,能否替他们解决住房危机、医疗问题、恢复经济等等。
波利耶尔夫一开口就集中在“赶走中国”、“说服美国”等问题上,是普通选民不感兴趣的话题,自然很难得到选民们的绝对信任。
能否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决定了加拿大未来在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发展。
可波利耶尔夫一方面对美国放话,要带领加拿大“独立自主”,一方面又不得不依附美国处理北极问题。
波利耶尔夫如此前后矛盾,选民们无法明确了解他的态度和想法,更无法坚定跟着他的步伐走。
结语
从特鲁多宣布离职,到波利耶尔夫参加候选,加拿大正在经历一场艰难的政权转变,国际政坛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
波利耶尔夫每一句言论,将时刻影响着加拿大未来的外交政策,也给中美两国敲响警钟。
当然,无论最终是谁当选加拿大总理,中国从此刻开始都要时刻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