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中间。
前言
自从中国对韩国实行免签政策以来,上海这座东方明珠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韩国游客潮。
街头巷尾,韩语的交谈声此起彼伏,仿佛一夜之间,上海成了韩国人的"后花园"。
数据显示,短短几个月内,韩国赴沪游客数量就突破了860万人次,这个数字着实让人吃惊。
但让人意外的一幕发生 ,当韩国游客游玩上海的视频在外网引起了非常大的热度之后,韩国网友竟然要求中国“归还”上海。
那么,韩国人为何会如此的“自信”?为何会提出这样一个令人发笑的问题?
免签东风:韩国游客涌入魔都
说实话,看到这个数字着实是有点意外。
虽然上海确实是个魅力四射的城市,但这么多韩国人蜂拥而至,还是让人不禁好奇:到底是什么让韩国人如此迷恋上海?
或许答案就藏在上海的街头巷尾,漫步外滩,韩国游客们举着自拍杆,背景是黄浦江对岸林立的摩天大楼。
再看看南京路步行街,韩国游客们提着大包小包,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看来,上海不仅满足了他们的观光需求,还喂饱了他们的购物欲望。
不得不说,上海这座城市确实有独特的魅力。
它既有东方韵味,又充满国际范儿,对韩国人来说,这里既熟悉又新奇,既能感受到亚洲文化的亲切,又能体验到国际大都市的繁华,难怪他们会如此着迷。
但是随着韩国游客数量的激增,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言论也随之而来。
有些韩国网友竟然声称上海曾经是"韩国的古都",甚至要求中国"归还"上海。
说实话我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时,都要被气笑了,这种言论不仅荒谬,而且有点好笑。
那么,这些韩国游客在上海究竟经历了什么,让他们产生了如此夸张的想法?他们眼中的上海,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魅力上海:吸引韩国人的秘密
上海对韩国人的吸引力,说白了就是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走在外滩,一边是充满历史感的欧式建筑,一边是现代化的摩天大楼,这种反差美让韩国游客们惊叹不已。
说到上海的国际化氛围,那可真是让韩国人感到宾至如归。
在这里你能听到各种语言,尝到世界各地的美食,对韩国人来说,这种多元文化的环境既新鲜又不会让人感到不适应。
同时来到上海的韩国人也是非常喜欢海底捞,同时对海底捞的小料台也表示非常的喜欢,尤其是可以随便吃上水果。
要知道一些新鲜的水果在韩国那还是非常昂贵的,有些只能吃冷冻过的水果。
不仅如此,上海的一个遗址也成为了韩国人争相打卡的地点。
那就是位于上海黄浦区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更是将照片兴奋的放到网上。
但让人震惊的是,韩国人竟然表示找到了韩国“统治”中国的证据,甚至还让中国将上海还回去?
那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何韩国人如此的自大!
从惊叹到"索要",韩国网友的夸张言论
这就要从韩国人扎堆浏览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说起了。
在开放了免签的政策之后,大量的韩国人参观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甚至在门口早早地就排上了长队。
当这样的事情在外网爆红之后,不少的韩国网友开始发表令人看不懂的言论了。
他们嘴上贬低上海不如首尔,但却还觊觎上海的繁华,竟然声称让上海快点回归到韩国吧,而这是勉强可以接受的事情。
咱就是说,光是上海不如首尔这句话就有失偏颇,上海作为世界国际化大都市,和首尔比似乎还拉低了上海的档次。
韩国网友还表示,“中国把他们的祖先维护得很好”、“赶紧拆了都带回来吧”。
不仅要求“归还”上海,同时也表示像是重庆这样的城市,也只有韩国人才能建造出来。
当看到韩国网友发出这样的言论的上海,不禁让人发笑,这是哪来的自信啊?
而韩国这样把别人的东西当成自己的事情,也不只是一次了。
尤其是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频繁声称所有权,包括历史人物、节日习俗和文化符号,甚至延伸到城市认领,这种做法令人费解。
这可能反映了韩国在寻求文化自信过程中的一些困惑和不安。
然而文化交流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过度声称他国文化遗产为己有,不仅无助于增进国际理解,反而可能引发不必要的矛盾。
而上海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那时候韩国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上海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经历了岁月的洗礼,直到1992年才得以重新焕发生机。
这座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遗迹,更是一个象征,它诉说着上海这座城市在动荡年代所展现的勇气和坚韧。
我国对其进行修复,是因为它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包容精神,愿意为他国的独立事业提供支持。
这个旧址的存在和修复,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正义的坚持,展示了我们在国际舞台上的责任感和担当。
再说了,上海发展成现在这样,是几代上海人辛勤劳作的结果,怎么能说"归还"呢?
不过韩国网友有句话是说对了,那就是忘记自己民族的是没有未来的,而韩国挖掘出来的书籍上还都是汉语。
在明朝期间,更是我国的附属国,究竟是谁忘掉了自己的历史,按照韩国人的话来说,他们是个没有未来的民族。
不过仔细想想,这些言论背后可能反映了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也许是某些韩国人对中国历史了解不足,也许是对上海的喜爱之情过于强烈,以至于产生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无论如何,这种言论确实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结语
上海的魅力无可否认,但历史不容篡改。
面对这些误解和夸张言论,我们应该以理性和包容的态度,加强交流,消除隔阂。
让我们携手前行,用真诚的交流和深入的了解,架起友谊的桥梁,共同书写中韩友好的新篇章。
来源:澎湃新闻(2024-12-20)——《韩国年轻人“特种兵旅游”挤满上海》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