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最近失业了,想瞒住家里人,可以来我这里假装上班。”近日,在二手交易平台上,类似的商品推荐层出不穷,“30元一天提供工位,早十晚五不打卡,可以缴纳社保医保公积金”,一家家“假装上班有限公司”在平台上荒诞地开张了。有失业者闻声而去,把那里当作暂时停留的港湾;也有人说这就是“成人托管班”,管吃管喝;还有商家钻起了法律的漏洞,摇身一变干起了挂靠社保的生意。

每天支付30元

得一个工位一份假工作

最初,假装上班只是一条短视频演员自创的网络段子,一度引发网友热议,许多人自嘲“失业了就来这里上班”。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记者通过搜索二手交易平台和社交媒体发现,多家“正牌假装上班公司”已悄然成立,甚至有些岗位明码标价,普通员工收费3000元/月,项目主管4000元/月,高级总经理6000元/月。

明明是工作,到头来竟变成了付费上班。观察大部分“假装上班公司”提供的服务,大多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主,如一个工位、一顿午饭、配备空调饮水机的办公环境,一天30元的价格也更像是前段时间流行的自助实习室,因此,也有网友评价:“这不就是成人版的小饭桌吗?”

最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公司主打“瞒住家人”,“入职”假公司的员工可以拍摄工作场地照片,以此营造“上班氛围感”,也因此,二手平台商家大多直接以“让失业的人体面过到年前”为宣传语。

或为保住面子,或为逃避家人,一些无奈的失业者不得不选择这种自欺欺人的方式。

失业者无奈选择

需警惕背后的权益风险

如果只是交钱租赁一处空间,为求职做准备,这些“假装上班”更像是求职者的权宜之计,安稳度过空窗期。但记者发现,一些商家打着“可以缴金”“可开实习证明”“包月含社保”等旗号大肆宣传。记者向多个商家询问“是否可以缴金”后,有的避而不谈,有的发来微信号,要求换个平台“具体商量”,还有的直接打包票称“没问题”,甚至能安排多人交多个月。记者仔细了解后发现,这些多是陷阱,背后潜藏着诸多法律问题,商家不过是虚假宣传。

而对于失业人员而言,花钱买工作的体验,终究获得的是工作体验,而不是工作,这些有名无实的工作,更是自欺欺人。

因此,有观点指出,“假装上班公司”是将劳动当儿戏,将失业者当作筹码的一种不当思考。失业者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与其假装上班,甚至陷入社保骗局,不如借此机会好好休息,同时放松焦虑心情,与家人坦诚相告,提升自我技能,增强职业竞争力。

(劳动报记者 梁嘉蕾)

来源:中工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