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和邓颖超是我党的神仙伉俪,他们二人的一生,正是一对理想主义者为理想奋斗,矢志不渝的一生,然而遗憾的是周总理和邓颖超一生都没有自己的孩子,在革命时期,周总理夫妇收养了许多烈士子女,将他们视如己出。

在周总理夫妇的一生中,他亲自承认的孩子,共有四位,其中包括三个女儿,一个儿子,但是周总理这个唯一的“儿子”却隐藏真实身份40年,直到1978年,他和周总理的关系才被世人所熟知。



这个人叫做王戌,他和周总理有着怎样的过往?他又是如何成为周总理的“儿子?”

1939年春,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与国民党谈判首席代表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中将副部长的身份,踏着抗日硝烟来到浙江开展抗日活动,3月28日至31日,他还以到绍兴祭祖为掩护,与浙江的中共秘密组织联系,布置革命工作。

1939年3月29日上午,周总理来一行乘乌篷船从绍兴城出发去先祖的几处墓地,同行的还有一位年仅17岁的少年,名叫王戌。

王戌的祖母周桂珍是周总理的嫡堂姑母,所以,他也是周总理的姑侄儿,当时王戌正在读初中,因他早就仰慕表伯周总理,那天又刚好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牺牲纪念日,学校放假,他也就有机会陪同周总理祭祖。



祭祖之后,他们一行人又去游览大禹陵,一听说去大禹陵,王戌就高兴地跳了起来,他对大人们说:“我们老师说过,大禹是个有得之君,是我们中国最早的几个好皇帝之一。”

随即,他又讲了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周总理听后,微笑着给他做了补充,说禹在治水,发展农业方面都做了许多好事,还曾制造过九鼎,后来,由他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这就是夏朝。

“周表伯,什么是九鼎?”王戌问。“鼎是古代烹煮用的器具,九鼎就是九个鼎,代表九州,意思是指大禹以及全中国。”

“表伯,你知道的怎么比我们老师还多?”王戌听了表伯的讲解,感觉表伯知识渊博,从心里格外敬佩他了,周总理也对这位少年善于动脑,不懂就问的态度打心眼里喜欢。



他幽默地回答说:“我也是听老师说的,不过,教我的老师比教你的老师年岁大得多,所以我知道的就比你多。”周总理的话将在场的人都逗笑了。

晚上,祭祀游览归来,周总理应邀到姑父王子余家吃晚餐, 第二天一天活动下来,周总理又到姑父家吃晚饭。

饭后,周总理应亲友们的要求,为大家题词留念,当给王戌题写的“冲过钱塘江,收复杭嘉湖”的宣纸交到王戌手上时,王戌激动地对父亲说道:“爸爸,你替我跟表伯说,我愿意跟随他一起去抗日前线打鬼子!”

父子俩返回屋内,周总理听闻王戌的志向时,稍微迟疑地说:“你立即还小,应该继续上学,这次还不能带你出去。”

然而,周总理不忍心看到王戌难过,伸手把王戌拉到面前,亲切地安慰说:“你做我的干儿子,好不好?”



王戌父子一听都很高兴,一起连声说:“好!好!”周围在场的人都说好,王戌便向周总理鞠了三个躬礼,并当众叫一声:“干爹!”周总理应声之后,马上取一张宣纸,为王戌重新题词:“乘长风破万里浪,慕向表侄儿。”慕向使王戌的字,周总理在署名时上一幅多了“义儿”两字。

自从绍兴老家一别后,王戌再也没能见到他的义父周恩来,但王戌一直牢记周总理的教导,坚持刻苦读书,并于1945年抗战胜利那年考取上海交通大学。

1949年,王戌毕业时,上海刚刚回到人民手中,他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服务团,很快就被分配到福州市政府工作,后来又调到福建高级工业学校工作。

此后,王戌曾给义父写过许多信,但周总理来均没有回信,周总理不是不思念自己的这个“表侄义儿”,而是考虑到如果给他回了信,就怕因为有他这层关系而影响王戌的进步。



新中国成立后,王戌入闽50年,一直兢兢业业地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他一直牢记周总理的10条《告亲戚朋友》的家规,特别是第九条“任何场合都不要讲出与周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他更是牢牢记在心中,一直坚持在自己的教育岗位上默默地为人民服务,直到退休。

王戌与周总理的这层特殊关系,直到1978年绍兴市委请他回绍兴回忆整理1939年周总理绍兴之行的有关资料时,才被人们所了解。

对于他虽与周总理有特殊关系而淡泊一生的做法,现在已经86岁高龄的王戌感慨道:“表伯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但他的音容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