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国汽车卖到俄罗斯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俄乌冲突这三年,中国汽车品牌抓住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制裁的机遇,大举进军俄罗斯市场,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23年起,俄罗斯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第一大市场。

有数据显示,2024年1至11月,中国对俄出口106万辆汽车,同比大增26%。截至2024年底,中国品牌在俄罗斯新车市场的占有率已稳定在68%。据俄车市机构统计,俄罗斯新车销量前10名当中,有7个品牌来自中国。说中国车企“席卷”俄罗斯市场,也不为过。



俄乌冲突后,西方品牌纷纷退出俄罗斯市场,这为中国汽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在外观设计上,中国汽车品牌近年来不断提升自己的形象,摒弃了传统印象中的“低质廉价”,塑造出更为高端、时尚的品牌形象。相较于俄罗斯本土汽车,中国车看起来更为现代,也因此成为俄罗斯消费者的心头好。

此外,中国汽车的技术水平和质量也取得了显著进步。无论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创新,还是传统燃油车的稳定性和舒适度,中国品牌都展示出强大的竞争力。

面对这一情况,俄罗斯坐不住了,连出四招反制。

首先是限制平行进口。由于吉尔吉斯等欧亚经济联盟(EAEU)成员国对俄罗斯出口享有较低关税,很多车商选择将车辆先运至这些国家,然后再转至俄罗斯销售。但自2023年10月1日起,这一通道对中国汽车品牌关闭了。

接下来,自2024年4月1日起,俄罗斯规定从中国经由中亚国家中转的车辆,需要补齐各类税费。此举直接导致了来自吉尔吉斯的汽车进口份额大幅下降。



第三项措施是提高进口汽车的回收费,这是一项环保处置费用,也是影响进口汽车成本的重要因素。2024年10月1日起,这一费用平均上涨了80%,而且未来将逐年递增。

此外,俄罗斯还将基准利率提升至21%。由于大部分俄罗斯消费者依赖信贷购车,高利率使得银行贷款更加昂贵,从而抑制了汽车消费需求。

当然,限制中国汽车进入并非俄罗斯的本意,俄方的最终目的还是希望中国车企能在俄罗斯设厂。如此一来,不仅能带来外汇储备,还能提高就业率和税收,并增强本土出口能力。

但就目前而言,中国车企对在俄罗斯建厂普遍持保留态度。

首先,在俄罗斯建厂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规划周期长达10-15年,但当前的地缘政治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俄罗斯还在跟乌克兰打仗,美欧洲援助了乌克兰大量远程导弹,俄罗斯境内已经没什么地方是绝对安全的了。

此外,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也是一个重大障碍。俄罗斯市场的容量有限,对于高档汽车市场,年销量估计仅为10-20万辆,而要实现经济效益,至少需要每年生产5万辆汽车。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车企就此放弃俄罗斯市场,从长远看,在俄建厂仍是必经之路,只是当下风险太大,还需再观望一段时间,等到局势明朗再行动。

不管怎样,摆在中国车企面前的,是一道复杂的战略题,如何在机遇和挑战中寻求平衡,在博弈和竞合中谋求发展,需要智慧和魄力,更需要耐心和定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