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

3、射覆


(西汉 马王堆汉墓出土博具)

射覆,是汉代酒令文化中的猜物游戏。就是在瓯、盂等器具下覆盖某一物件,让人猜测里面是什么东西,猜不中罚酒,猜中有赏。《汉书·东方朔传》:“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能中。”颜师古注曰:"于覆器之下而置诸物,令闇射之,故云射覆。"

射覆最初带有占卜的性质,很多占卜名家都善于此道,比如东方朔,三国时管辂、晋郭璞等。不过具体如何占卜没有详细记载,已经失传。不过,以笔者臆测,应该有提醒的语言文字之类,否则就过于玄学。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射覆到了后代,逐渐演变成酒令文化的猜字谜和谜语,这是确凿无误地。

4、藏钩


(大英博物馆藏东汉六博釉陶俑)

藏钩,又叫藏彄(kōu)之戏,酒令的一种,是汉宫中极流行的近似于射覆的一项游戏。东汉辛氏撰著的地方志书《三秦记》记载藏钩游戏源自汉武帝钩弋夫人,据说其生下来两手攥拳,从不伸开。汉武帝路过河间使其双手伸展,手中现一钩。武帝娶她回宫,号“钩弋夫人”又称“拳夫人”。当时的女人纷纷仿效钩弋夫人,攥紧双拳,人们称这种姿态为“藏钩”,后来就演变成酒令游戏。

西晋周处的《风土记》记载了玩法:“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较胜负”。参加的人较多,分为两曹,即两组。如果人数为偶数,所分的两组人数相等,互相对峙;如果是奇数,就让一人作为游戏依附者;她可以随意依附这组或那组,称为“飞鸟”。游戏时,一组人暗暗将一小钩(如玉钩、银钩)或其他小物件攥在其中一人的一只手中,由对方猜在哪人的哪只手里,猜中者为胜。

藏钩由于男女混杂,分曹对猜,“握手无罚,目眙不禁”。趣味性强,不像后代那样男女设防,因而在汉唐时期非常流行。正如唐代李商隐的《无题》有“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后来也称“分曹射覆”,为当时酒令文化中最受欢迎的游戏之一。

5、钱令(意钱)

钱令,也叫酒令钱、意钱,是起源于汉代的一种酒令游戏,具体玩法已经失传,史料记载很少。《后汉书·梁冀传》有:"(梁冀)性嗜酒,能挽满、弹棋、格五、六博、蹴鞠、意钱之戏"。其中“意钱”古人认为是博弈赌博的博戏,笔者猜测应是酒令钱的游戏。唐代李贤注引南朝(宋)何承天的《纂文》:"诡亿,一曰射意,一曰射数,皆摊钱也。"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夫人窦绾墓酒令钱 记数钱)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夫人窦绾墓酒令钱 意钱)

因为从现今出土的考古资料来看,意钱为酒令钱比较恰当。诸如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夫人窦绾墓中,就出土了一套四十枚的酒令钱(如图)。其中有20枚记数钱中,缺了“第三”,多了一枚“第十九”;另20枚上面铸有阳文韵语,其中三字者为19枚,四字者为1枚(如图)。

有人根据其韵脚和文义加以整理出上面所有文字。为:“圣主佐,得佳士,常毋苟,骄次已,五谷成,府库实,珠玉行,金钱施,贵富寿,寿毋病,万民番,天下安,起行酒,乐无忧,饮其加,乐乃始,饮酒歌,自饮止,畏妻鄙,寿夫王母”。


(畏妻鄙)


(寿夫王母)


(骄次己)

另外陆续还有网友晒出一些单枚汉代酒令钱。大致分为两种,一种就是计数,一种是酒令辞。因而这些酒令钱和宴饮文化极大相关,以饮酒助兴为主。至于说“意钱”是博弈赌局,应是骰子之类,似乎和钱拉不上关系。当然,也有人称之为“宫中行乐钱”,是专门为宫廷铸造的,然而由于出土文物少,历史记载缺失,因而这点有待专业人士研究论证。

6、博茕(qióng)


(秦始皇陵墓偏殿出土的14面石制茕)

博茕,就是现代骰子的最初雏形,是酒令文化游戏的一种辅助工具。《说文》:“茕,回飞也。鸟回转疾飞曰茕”。博茕:指掷子则回转来确定棋局的步数或结果。考古发现最早的茕是在秦始皇陵墓偏殿出土的14面石制茕(如图),每面都刻有一个字,其中一面刻有“骄 ”,一面刻有“男妻”(联想到酒令钱,似乎“妻畏”更妥帖),而另外12面则依次刻有数字一到十二。


(汉代十八面行酒令青铜骰子)

另外在马王堆3号西汉墓、江陵凤凰山10号墓及临淄西汉齐王墓等都出土了博茕,其胎质有木胎漆茕、空心错银镂孔铜茕和石制茕等。从目前发现来看,汉代的茕皆为18面体,其中16面上刻着数字,另在相对的两面刻“骄”和“妻畏”二字之类。“骄”指骄棋,亦为枭棋。“妻畏”为骄的反义词,意不利棋步。

7、歌咏起舞


歌咏起舞是汉代宴饮文化常见助兴形式,源自先秦宫廷宴饮文化的祝酒辞。酒可以激发思兴,使人引吭高歌,因而“对酒当歌”、“放歌纵酒”。先秦的祝酒辞相对比较自由随意,不太讲究押韵,比如上文的秦简酒令,到了汉代比较重视韵脚。

诸如《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回归故里,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载歌载舞,汉代宫廷饮酒多有舞蹈佐兴,诸如四川的新津、成都和彭县,河南新野等地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上,都有饮酒跳舞的图案(如图)。不过,在汉代歌咏起舞只是烘托宴饮气氛,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酒令之一,直到后代才逐渐形成了酒令文化之雅令。

三、小结


从以上可知,汉代由于经济文化繁荣,因而酒令文化大发展。不但延续了先秦的投壶、博弈、骰子、祝酒辞等形式,而且推陈出新,演绎出了六博、樗蒲、藏钩、射覆、钱令(意钱)、博茕、歌赋等酒令,极大地丰富了酒令文化,为后世酒令演绎演变打下基础。限于篇幅,关于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等酒令文化,我们下文详谈。


(汉 错金银镶嵌铜骰子 河北省博物馆藏)


(未完待续)

2022/2/17榆木斋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史记·世家·齐悼惠王世家》西汉 司马迁编撰

《史记·列传·刘敬叔孙通转》西汉 司马迁编撰

《史记·列传·滑稽列传》西汉 司马迁编撰

《汉书·东方朔传》东汉 班固编撰

《后汉书·梁冀传》南朝(宋)范晔编撰

《风土记》西晋 周处撰著

《荆楚岁时记》南北朝 梁宗懔撰

《晋书·陶侃传》唐 房玄龄等人编撰

《演繁露·六》宋 程大昌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