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的同学们经常把牛摆出各种造型,没事就去“搬牛”,已经成为一项学校传统。图/网络视频截图

大学生白天上课晚上“搬牛”,你见过吗?据九派新闻综合报道,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因“随机刷新两头‘牛’”,引发了热议。

据悉,川农大的大学生们经常将学校的几头雕塑牛搬来搬去,在校园里的各个角落,都能够看见它的身影。1月11日,川农大宣传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同学经常把牛摆出各种造型,没事就去“搬牛”,已经成为学校传统。

没事就去“搬牛”,对川农大的学生而言,绝非仅仅是多了份课余时间的消遣,更多了独属川农大学子的共同记忆。看似有些随意的举动,会为每个人身上打上更明显的高校印记,也大大增加了大学凝聚力和校友身份认同感。

这就是高校传统的价值,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应该有的样子。其背后,一所大学给大学生创造的这种自由开朗氛围,无疑是更重要的,也更值得珍视。

据报道,这组雕塑牛,是2006年四川农业大学百年校庆时,著名雕塑家陈萧汀设计的校园景观5头“拓荒牛”,并将其摆放在雅安校区。

由于这些雕塑没有固定,过了没多久,就有同学悄悄将牛搬动,创意摆放出不同造型。而且,为了鼓励学生们增加创新精神,“川农牛”还曾被复制了5头放到成都校区。

“搬牛”,或许从一开始,只是几个学生的“冲动之举”,但其近20年延续下来,从一件有意思的趣味活动成为学校的传统特色,这其中无疑离不开学校的包容、鼓励。而这种自由、开朗的校园文化风气,也正是大学所需要的。

若从管理角度而言,景观设施一般会有固定的摆放位置,也不能由人随意变动。川农大的“搬牛”行动,恰恰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需要打破边界,需要给尝试多些选择空间。

大学处于一个人最宝贵的青春时期,活泼好动、点子多、有想法,正是大学生身上的特点。如何把这种富有青春韵律的活力发掘出来,为大学生们提供发挥想象力、开展集体活动的舞台,考验着大学治理的智慧。

事实上,类似这种有些“奇葩”的校园创意活动,已在国外不少大学转变为特色传统。

比如,加州理工学院的“逃学日”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最初的时候,“逃学日”也只是低年级学生在大四学生毕业考试前破门而入的胡闹行动,但校方允许了这样的“胡闹”,并最终让这个活动成了一项传统盛典。

具有“南哈佛”之称的维克森林大学,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学生们就开始用扔卷纸来庆祝学校在体育赛事中获胜,逐渐地演变进化成全校性的传统特色活动。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的母校,里德学院每年会为氮庆祝。

其他类似扔南瓜、泡沫大战、午夜尖叫、时间仪式等活动不一而足,构成了高校各自的标志性传统,也成为了校友身份认同的密码。

近几年,一些国内高校也在通过各种方式丰富校园生活。类似校园寻宝大赛、“一院一品”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创建等,在一些学校也办得风生水起。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构成参差不齐的高校治理版图,成为高校打造自身特色化之路的有机构成。

这些特色活动,有的是因学生而起,有的是高校与学生的共同创造,但都成了一种让高校颇显“另类”的标志,成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对高校文化认同感的有益尝试。

由此而言,川农大学生的“搬牛”成为传统的过程,也是学生与高校一次美好的双向互动。学校乐意为学生的“冲动”创造条件,学生每次“搬牛”,都能见证自己创意的实现,这小小的成就感,为高校校园绘就出颇为动人的风景。

而高校对学生自由的包容、对创意的鼓励,无疑会成为一种开朗的校园风气,进而影响到每一位学生。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7年,川农大就曾因“大学生搬牛”上过微博热搜。热搜背后,大家不仅是在看热闹,更是在表达某种期待。

如今,人们依然关注一所高校这般有意思的传统,其实也是一种提醒,对类似“搬牛”的校园创意不妨多一些,也多给一些学生去玩一玩的自由。为想象力留出空间,为未来多些留白,说不定就能创造更多高校的“独家记忆”。

撰稿 / 流水(媒体人)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卢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