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至4日,在2025年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全面总结了2024年工作,并结合当前广电视听发展趋势和所面临的困难与机遇,重点安排部署了2025年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作。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淑敏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咏雷作会议总结,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昕、杨国瑞出席会议。
(一)
会议对2025年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重点工作作出部署,并明确了2025年工作总基调,那就是坚持“二三四”工作定位,锚定“巩固提升广播电视、创新发展网络视听、整合聚合形成合力”三大工作方向,坚持守正创新、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着力推动和实现改革、创新、突破,努力在精品创作、融合传播、科技引领、安全保障、综合治理、国际传播等领域开创新局面,推动广播电视媒体系统性变革、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广电力量。
其中,很多业界人士会发现,在三大工作方向中,由原“开拓创新推进媒体融合”调整为“创新发展网络视听”,不要认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工作不是主要方向。创新发展网络视听,正是为了更有效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是在新形势下的一种主动作为、主动协同的具体体现,从而形成更为广域的“大视听”发展理念。
会议提出的2025年10项工作,项项均是重点与难点,件件均是事关实现人民群众美好视听生活和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事与大事。2025年,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是主基调,唯有秉持初心、坚定信心、坚持恒心三重维度,坚持在发展中创新,在系统性改革中实现破局,在高质量发展中谋求行业大踏步前行。
会议强调,实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品创作工程,完善总体规划、政策措施、体制机制,加强扶持引导,推动形成更多精品、更广传播、更优环境。
将精品创作放在首要位置,凸显了新形势下对广电视听行业的新要求、新期待。
2023年以来,广电视听精品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包括《中国智慧中国行》《文耀中华》《乐在其中》《戏宇宙》《歌手2024》《还有诗和远方·非遗篇》《博物馆之城——中华文明探源季》等优秀综艺节目,聚焦不同主题,打造国风新潮流,努力推动传统文化走近年轻人;《中国通史》《中国》《何以中国》《寻古中国》《如果国宝会说话》《秘境神草》等纪录片,充满了时代奋斗的力量、历史文化的启迪、神奇自然的惊奇。
《问苍茫》《鲲鹏击浪》《人世间》《风吹半夏》《繁花》《欢迎来到麦乐村》《县委大院》《日光之城》《西北岁月》《大海道》等精品电视剧,成为用影像力量讲述中国故事、为时代画像的重要样本;《我的阿勒泰》《一梦枕星河》《有种味道叫清溪》等微短剧的出现,让“影视内容”与“文旅”跨界融合出新出彩。
如此背景下,总局仍然将精品创作放在10项重点工作之首,一方面,这是广电视听行业的立世之本,内容为王是恒古不变之道;另一方面,正是因为优秀电视作品的不断涌现,上有中央对广电视听精品创作的新要求,下有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要求精品创作必须在深扎现实生活上下功夫,在展现时代力量上下功夫,在传承和承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上下功夫,在呼应人民普遍情感、回应社会主流期待上下功夫,这也是将精品创作放在首要位置的根本要义。
(二)
会议强调,推动广播电视媒体系统性变革,巩固提升广播电视,大力推进频道频率精简精办、结构优化,坚决整治医药广告播出违规问题,做强做优广电新媒体,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当前,系统性变革是全行业热点话题,如何改、怎么改成为业界甚为关心的话题,想来《关于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会给出具体指导意见。
但从宏观层面来讲,有几个“决心”是不会变的。
首先,巩固提升广播电视的决心不会变,这是固业之本,是生存、发展、创新的根本所在。而所有的创新基点都是建立在传统广播电视之上,唯有不断巩固提升传统广播电视的公信力、影响力和创造力,让其在持续创新中找到赖以生存的基本法则,并不断探索新机遇、新突破,实现新发展和新图景,广播电视才有更好的未来。
其次,精简精办的决心不会变。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亦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广播电视自身改革发展的具体实践。当前,频道频率所存在总体数量规模偏大、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要切实转变粗放式、低水平、低效益的发展方式,走出一条频道频率高质量发展之路是当务之急。
另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做强做优广电新媒体的决心不会变。
体制机制改革并不仅仅是行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行业创新发展的新课题,当然,还有多年陈弊下的“老大难”问题。
行业发展到新阶段,所遇到的挑战和困难是结构性的问题,需要下决心改变。但需要明白一点,所有的创新需要紧紧依托两个方面,一方面,要通过持续业态创新和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吸引人民群众重新回到电视大屏上来;其二,要通过做强做优广电新媒体,主流媒体全面占领主阵地,让主流思想舆论更鲜明,让主旋律更高昂,让正能量更响亮。
当前,媒体深度融合已经进入到攻坚阶段,创新成为重要胜负手,无论是内容、表现形式、技术乃至于管理体制方面的创新,均需要从更高视角、更宽视野、更具前沿的眼光和思维,决定媒体融合下半场的具体创新方案,在少走弯路的基础上,需要涌现更多具有较强操作性、广泛性、可落地的融合方案和扶持政策,推动媒体融合成为全行业的集体行动,这也是广电总局提出做强做优广电新媒体的题中之义。
会议强调,实施广电视听融合发展工程,围绕“特色鲜明、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基本要求,建设包含基础设施网、内容服务网、监测监管网“三张网”的新型广电网络,完成剩余8个省的“一省一网”整合,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融合应用和5G NR发展。
“三张网”的新型广电网络战略,不仅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还将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与5G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创新,推动行业向高科技方向迈进。应当讲,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超出实践的速度,这就要求广播电视必须时刻紧跟技术创新步伐,这也是当代广电人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另外,会议提出要完成剩余8个省的“一省一网”整合,从现实角度来看,难度不小。
其主要原因是,8个省的“一省一网”整合工作,均存在或多或少的历史遗留问题,这才导致一直没有整合完成。
这就需要我们下决心敢于碰硬石头,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多方沟通,以最终实现整合为目标,设置时间表路线图,全力以赴确保在年底前完成整合目标。
(三)
会议强调,全面提升网络视听领域治理能力,完善节目类视听内容管理,制定《微短剧管理办法》,在繁荣发展和规范管理并举上下功夫。
当前,微短剧的发展速度迅猛,一方面作为网络视听新兴业态,丰富和壮大了网络视听内容矩阵,而另一方面,也为科学有效实施管理提出巨大挑战,这也是会议提出在繁荣发展和规范管理并举上下功夫的重要动因。
如何做到既要管得好,还要管得住,更要健康有序发展,还是要坚持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坚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发展中破解难题。
2024年,广电总局针对微短剧管理一方面通过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等创作计划,指导和引导微短剧精品创作;另一方面,则通过连续下发管理提示、约谈等方式,对微短剧创作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及时纠偏,坚决杜绝和遏制不良倾向的外延。
2025年年初,广电总局印发了《关于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 赋能千行百业的通知》,从更高层面发挥微短剧的优势并带动内容提质升级以及赋能千行百业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和举措。通知明确,2025年,广电总局将深入组织实施“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继续推进“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微短剧里看品牌”创作计划,启动“跟着微短剧学经典”“跟着微短剧来科普”“微短剧里看非遗”等创作计划,将推出300部左右具有引领作用和创新价值的重点微短剧,打造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质微短剧。
必须要看到,对于微短剧以及其它网络视听内容,既要防止“一管就死,一放就松”的管理困境,在行业管理主导上还是要坚持以“发展”为主,并全面提升网络视听领域治理能力。
根据微短剧的发展现状和预期,总局明确提出制定《微短剧管理办法》的举措是恰当的,也是及时的,其要义就是做到科学管理、有的放矢,让内容创作、传播做到有据可依。
会议强调,推动超高清端到端全链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促进内容生产、节目播出、网络传输、终端呈现等各环节超高清升级,确保大屏小屏用户获得真正的超高清体验。
对于广播电视而言,无疑,超高清建设代表着未来,广电总局在推动超高清建设方面也是不遗余力。
广电总局把加快发展超高清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按照“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全链升级”的工作思路,在北京、上海、广东率先试点,并选取了多个地区推动省级卫视超高清播出。试点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打通超高清在内容生产、节目播出、网络传输、终端呈现等各个环节的堵点,让超高清节目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
广电总局还一体推进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电视大屏和手机小屏的超高清化。计划到2025年底,全国将新开播包括央视和省级卫视在内的13个超高清频道,届时我国超高清频道将超过20个。到2026年,将再新增11个;同时,包括爱奇艺、优酷、腾讯、芒果TV、B站、咪咕等平台,年新增节目中超高清占比也将超过50%。届时,超高清将成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的主要呈现模式,人们在家里就能够切身享受到震撼的“沉浸式”视听体验。
如此大的举措,还有很多基础性工作需要强化,也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攻克,包括建设资金等方面同样需要多方支持,比如,当前超高清还存在各个环节技术质量不达标的情况,需要联合有关部门全面建立质量认证机制,切实保障用户获得真正的超高清视听体验。
总之,超高清建设是一项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视听美好生活的“精品工程”“民心工程”,这项工作只能加强不会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