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民众党主席柯文哲再遭羁押,白营昨日举办“111钉孤枝,拒绝绿色威权,还我司法正义”集会,号召群众对民进党与台当局领导人赖清德发出怒吼。19名蓝委以及无党籍“立委”高金素梅、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云林县长张丽善都前来声援。国民党中央方面,党主席朱立伦核心幕僚、副秘书长江俊霆、桃园市议员凌涛、国民党文传会主委李彦秀、国民党发言人杨智伃等也到场支持。
对此,有媒体评论,蓝营率队支持民众党集会挺柯文哲,选前蓝白合的纷争已经翻页。但类似说法是过度简化了这场抗争活动的意义。事实上,国民党方面自始至终的定调都不是声援柯文哲,从头到尾都是针对司法程序。
蓝营人士强调,国民党质疑的是司法程序不公,如果司法可以服膺于政治,那今天就不只是柯文哲一人的问题,所以国民党声援这场活动,就是希望司法可以回归正轨。至于容积率等案情争议,国民党非诉讼当事人,自然对细节不清楚,这点则需由民众党自己对社会大众说明。
其实,党主席朱立伦本人不参加,也没有指派副主席连胜文或秘书长黄健庭参加,就是与柯文哲案作出微妙的区隔;但副秘书长江俊霆与政策会副执行长凌涛又是“朱核心”,也代表朱个人对“钉孤枝”活动的声援,朱立伦藉这样的安排,也是对民众党代理主席黄国昌释出善意,创造蓝白在立法机构进一步合作的友好气氛。
因此,当一些媒体,尤其是台湾以外的观察评论者,将昨天参与活动者都视为力挺柯文哲清白,这种二分法的解读,反而会掩盖柯文哲在图利或政治献金侵占等问题上存在的争议。毕竟,在柯文哲因京华城案被收押之前,其“大选”经费有多笔款项帐目不清,已经满城风雨。而时隔多日,柯文哲才召开记者会说明,宣布备受争议的“木可公关”停止运作,清算后的盈余捐作公益,这些在检调介入之前就爆发的问题,也不能都以“政治迫害”盖棺而论。
另一方面,即使柯文哲对待人与钱的诸多自作孽行为在不少人心中已经清白涂地,但这不该成为民进党当局以此为破口,加码对政敌施以追杀的遮羞布。尤其是一些岛内的统派意见领袖,也不应该因为柯的两岸立场,就此否认北检在柯案侦办过程中的败笔。
例如,北检指控柯“违背职务收贿”,但过去四个月并未拿到更多实证,查证柯文哲硬碟中的档案,并逐一传唤“证人”,基本确认档案中的数字就是政治献金,但关键的“小沈,1500”到底是不是1500万?关键金流从来到去,都是“不详时地”,就此定罪也难让挺柯者心服口服; 在北检的起诉书中,不能证明柯文哲“收贿”,却证明“侦查不公开”都是谎言,起诉书中的内容了无新意,被镜周刊每周一报,也坐实了外界对绿检媒合一,摧毁柯文哲人设的质疑。
此外,相较前台盐董事长陈启昱在掏空台盐绿能光电案后,在地院裁定无保释放,失踪长达24日,陈启昱可能进行了串证、灭证等违法行为,但检调似乎无从查察;前桃园市长郑文灿的贪污案件,7年前便已经有人检举,但检调却一直未采取行动,直到现在才有500万收贿证据,证人转为污点证人后才开始查办。正如前台北市长郝龙斌所言,从柯文哲被羁押、到陈启昱的纵放、郑文灿案的延迟办理,这些案件的处理结果暴露了司法单位的显着差异,检调办案颜色有别。
一些统派意见领袖就两岸立场批柯固然言之在理,但也不能因为柯是墨绿出身,就此合理化检调在侦办过程中暴露的诸多瑕疵。黄国昌昔日支持过“太阳花”人尽皆知,不需要目光如炬也能分辨,而捍卫司法正义,也不等于否认当年那场以摧毁两岸制度化经济合作的抗争,带给台湾乃至两岸关系的伤害。就眼下论,蓝白在立法机构的合作是大势所趋,即便以一些统派意见领袖的期待,国民党应该主动提废“反渗透法”,破除两岸交流的障碍,以蓝营现在的52票,没有白营支持也难以实现,这也是在“大义凛然”的理想之外无法忽视的政治现实。因此,评断柯文哲案,若将司法正义问题与柯的两岸立场混为一谈,也无助于厘清事实真相。
就当前而言,白营因柯案与民进党的矛盾激化,或许可以促使蓝白合作更为紧密,但这种矛盾能否彻底颠覆岛内现有的“反g去中”的意识形态大局,台湾民众是否因为对民进党不满,开始自觉的反思两岸立场乃至扭转被错误教育影响的身份认同,一些台湾以外的观察评论者,对此案今后如何牵动岛内政局发展也应该审慎解读,不必投以过度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