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创刊号,一版和四版像是报纸的模样,有创刊词,有董事长致辞,有公司简介、人物专访,图文并茂,色彩艳丽。打开再看,二版三版居然是DM刊。啊?你说它独具特色独运匠心也好,你说它非驴非马、姜子牙的坐骑神兽“四不相”也罢,反正横空出世,在一方小天地我和它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二〇〇三年九月十一日,我跳槽入陈氏超市人力资源中心供职。陈氏创始人、时任董事长的陈瑞珉先生早在面试时就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他有两个个愿望,一个是随着企业的发展,网点越来越多,总想有一张司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倡导企业文化,指导经营管理,督导员工行为,引导顾客消费,提升企业形象;另一个是办一个管理学院,培养人才。希望我到职后能办成这两件事。
后来知道为了办报纸,公司物色了几个人,也拿出了清样,都不太尽如人意。我说,虽然喜欢看报,但没有编过。喜欢文学的陈总以“自古成功在尝试”鼓励我。
随后,在做好培训工作的同时,“没吃过猪肉还没看过猪跑”的我邯郸学步尽心谋划。先是按照陈总的设想,拟出四开四版,月报,一版要闻·动态,二版关注·人物,三版知识·培训,四版副刊·文萃,并拟定了几个小栏目,如新知、心语、潮声、人物素描、一线写真、文趣等。一有空闲,我就跨上破旧的自行车,东奔西走,深入门店采访。一位店长还夸我“像战地记者”有“老八路作风”。同时我几次到市文化局新闻出版处咨询刊号、准印证事宜。
一直忙到十月四日版式基本设定,十月十八日打出报纸小样。司报有《陈氏之声》《陈氏风采》《陈氏导报》《陈氏世界》四个名字待选,最后陈总认为《陈氏世界》大气,且符合企业发展趋势,确定以此为名。对我撰写的稿件,几位领导阅后,提出一些“建设性”指导意见,我虚心接受坚决改正。本来定于十一月十五日出版创刊号,但由于尚未通过有关部门审批,又考虑陈氏超市河北店十一月二十八日重装开业,所以十一月一日司务会上,决定二十五日出刊,且伤筋动骨,调整内容,二版、三版刊登商品促销信息,创刊号与DM刊合二为一。我不得不忍痛割爱,把二三版内容部分调整至四版,原来拟出的第四版文字全部撤掉。另对时效性较强的报道作了删除。这些文字显然称不上“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但都是脚踏自行车后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又几易其稿而成,确实心疼。
对这样的改变我大不以为然,不过吃人家的饭看人家的脸,端人饭碗服人管,我也只能诺诺说声“嗻”!
当时除我,还有董事会秘书长任有志兼任主编,公司策划部耿军任美编,采编仅我一人,我起了笔名“信言”,取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之意,得以分身有术,避免“一家之言”。
十一月二十六日《陈氏世界》创刊号出版。
对创刊号,公司内部褒贬不一。其实除了对“二刊合一”的耿耿于怀,我和美编对印刷效果也颇有微词。但“十月阵痛一朝分娩”,“孩子”是丑是俊是尖是傻也回天乏术了,只能期待在以后各期有所改进。十二月十五日,我将新一期清样交给主编。令我没有想到的是,“黄鹤一去不复返”,随着开店速度加快,“形而上”的所谓“传播企业文化的窗口”,被“形而下”的市场营销怦然关闭。随后我奉命筹建即对内又对外招生的戛戛乎难哉的管理学院,第二期“难产”了。直到“头胎”出世三年半后,“老二”才呱呱坠地,总算没有创刊即终刊。只是我像第一任主编只挂了个虚名,另外特招了一位女大学生编辑、记者一肩挑。继出的司报由铜版纸彩印改为新闻纸单色印刷,且不再刊登商品广告,回归了报纸本质。不过,一般人是不会留存DM刊的,也许这期报纸为后人看到会说“咦,那时的物价还不算贵呵”。
说点题外话,之所以对这份司报出刊前后的过程,显得记忆犹新,其实得益于我记下的工作日志。我有“三记”,即工作日志、生活日记、读书笔记。这一习惯是我在日常阅读和在国企从事文秘工作时养成的。
离开陈氏近二十年,当年红红火火曾把门店开到外埠的这家公司而今安在哉!每每看到我一直保存完好的这份创刊号,常常感慨:行迹在斯,心迹亦在斯;言说在斯,难言亦在斯。知我“罪”我,其惟“司报”乎?唉,曲终人散,纸上声远。
关注更多
冀图邮书
抖音官方账号
官方微博